阅读历史 |

番外 圣道留命种,大荒演方舟(1 / 2)

加入书签

番外 圣道留命种,大荒演方舟临荒镇中央竖着一面老旧的黄色旗帜,黄色的光芒冲天,与来自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青红白黑四道光相接,五色交织,在天空形成一片迷离的半透明的穹顶,如薄纱一般笼罩在整个荒泽之上。

透过那光雾可以看见天空的星辰正在坠落,形成壮丽的流星雨。

远处的月亮比从前要亮很多,彷佛她已不甘做太阳的陪衬,准备取而代之。但她柔弱的肌肤终不能承受这澎湃的力量,明亮的月表出现了细密的裂纹,里面涌动着赤色的火焰。

昨日西沉的太阳到现在还没有升起,但西边和东边天空的尽头都留着红晕,霞光已经亮了一整天。

“圣人一念的毁灭,世间不知要经历多少个千年的灾难!”满头白发的郞裕文站在临荒镇的最高处,抬头看着天空。

“郎先生!”一骑快马卷着尘土而来,骑马的汉子翻身下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到处都乱了,公路铁路都已经断了,车进不来,我已经让人用马队去运物资。”

“不用了,荒泽广大,物资可以再生产,关键是人,你尽一切努力,能接多少人就接多少进来。”郞裕文说。

那人答应一声,正要翻身上马,忽被郞裕文喊住:

“等一下,你把这个带上。”郞裕文从身上拿出一块机械表,“天象已乱,日夜不分,电子设备也都失效了,你用这个看时间,还有七个小时,七个小时后,荒泽就会封闭,与外界隔绝,一定要在七个小时内回来。”

“可外面还有很多人……”

“管不了了。”

那人点点头,接过手表,上马扬鞭而去。

听着远去的马蹄,郞裕文叹了一口气,再次抬头看向混乱的天空,自言道:“这就是圣道终要付出的代价吗?”

“郎先生!”

不知站了多久,身後一个声音把郞裕文的思绪带回现实。

“哦,张总啊!”郞裕文转身看见张道远就站在不远处,“张总辛苦了!临荒镇能在短期内建设成现在的模样,全靠了张总和您的建道团队啊!”

“郎先生过誉了,建设之事,张某分内之务,自当尽力。只是如今……唉!”张道远长叹一声,“天道将亡,天道建立的一切规则也将失效,无法无术,建设进度就再也快不起来了。到那时,我们恐怕也只能筑茅屋丶居岩穴,重回茹毛饮血的日子了!”

“大道兴废,非我辈所能看透。”郎裕文看上去倒是没有那麽悲观,“李公子既然给我们留了荒泽这片土地,就一定是另有生机。公子所求者,众生平等,万物与一。原本我等皆应随他而去,重归混沌。但那样显然又会和过去一样重演无数次天道。公子留下这片荒泽,可不仅仅是留下他的至亲好友在这里终老而已。於公子的境界,天地万物早已无差别,哪里还分什麽亲疏。他要留在荒泽的,是圣道的种子。是於混沌中抽出的一根线头,是洪荒重演时不再重复旧日秩序的希望。千百年後,天地再生,却再无天道。这是公子所望,也是我们还活着的意义。”

说到这里笑了起来,“所以张总大可不必忧心,你今日建造的这些工程,都是给接引入荒泽的人过渡用的。即使全部烂尾了,也不打紧,只要过了这一段时乱道危的岁月,荒泽就会有全新的面貌,那必是你我从未见过甚至也想象不到的景象。没有分别心,没有弱肉强食,真正的和谐圣世,又岂是你我刚从凡尘中过来的人能想到的?”

张道远点点头:“先生所言极是。从前我对公子的大道,所悟还是肤浅了。自上昆仑,於至高处见仙魔纷争,见得人模鬼样,又被夫人和丁香姑娘以六虚轮转大法送来临荒,於轮转中看尽六道众生,我才终於有点明白圣道真谛了。不过比起郎先生,我还是差了太远。先生虽不修术法,於大道领悟,却比我们这些所谓修行人高出太多了!”

张道远并不是恭维,他是真心佩服郎裕文。

临荒镇要在天道将灭之时,承担起拯救大道之责,至少是埋下圣道之种静待发芽,可不是轻飘飘一句话就能成功的。

张道远听过西方诺亚方舟的故事,现在的临荒镇就是一艘更大的方舟,孤零零悬浮於天星乱坠的混乱宇宙之中,在寂灭之前存一点生存的火种。

可方舟不是一日建成的。不知要提前多久,动用多少人力丶物力丶财力,才能做到。临荒镇能有今日的模样,都是郎裕文在暗中运作。很显然,郎裕文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在为今日做准备了。

这麽看来,李公子对今日之局,也早已庙算无遗,了然於胸。

张道远无法揣测李沐尘是什麽时候筹划这一切的,但现在想来,或许在第一次来荒泽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终局吧,要不然怎麽会在那时候就收了蓝圣女为徒呢?

他心里想着,便望向远处那五色交织的地方。那里,就是如今的圣地,也是张道远帮忙建造的第一座建筑——五行宫。

五行宫不是宫殿,只是一座高台,台上插着一根旗杆。看似简单,但这座高台的要求可比普通宫殿要高多了,其内部结构也复杂得多。按照要求,它必须能承受天劫的强度。

人间的建筑是不可能承受天劫的,张道远刚接到这个工程时,还以为郎裕文在开玩笑。那时候他的建道集团刚成立不久,但已经干过几个大工程。修行人的场地对建筑要求当然要高於凡尘,毕竟动不动就是演法斗法,可谁也不会以对抗天劫作为建筑要求。谁又会在自己平时住的地方渡劫呢?

只有法器能抗劫,而且还得是神器级别。郎裕文帮张道远找来了很多材料,张道远也不知道郎裕文是怎麽找到这麽多炼器材料的,於是就接下了这个工程。

对建道集团来说,一个普通的工程通常几天就完成了,难一点的也就一两个月。可这个工程,一干就是好几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