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1章 尚书仆射(2 / 2)

加入书签

要麽是互相拔擢后辈,你徵辟我的儿子为吏,我举荐你儿子为孝廉,这是关系互换的一种常见形式。

要麽是上司提拔下属,被提拔者承了恩情,今后面对诸多事项之时也要与他站在同一阵线上,这是不忘恩德,重情重义的表现。

但如今司马懿向皇帝举荐陈矫,陈矫却一跃而起,变成了录尚书事丶尚书仆射了!都是录尚书事,谁比谁更高贵一些?尚书右仆射比尚书仆射更值钱吗?

至于身上的司空头衔,若无兼领着的其他职司,三公就只剩被人尊崇的地位了,死后能多食些冷肉祭品,并无太多实际用处。

想提拔陈矫,竟让陈矫与自己等同了吗?

「哎。」司马懿轻叹了一声,摇了摇头,不去再想。

而另一边,辛毗回家取了些衣服行李,一个时辰后便随羊耽一同出发,欲要沿着寿春丶洛阳丶长安丶陈仓丶祁山这条路走。

这对翁婿同车而行,也是数年内的第一次了。

「大人,」羊耽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我还是有些不解,陛下为何要派你前往秦州?派个侍中或者尚书之类的不行吗?」

「不行。」辛毗摇头答道:「自陛下确立了阁臣职位的贵重之后,天下尽知阁臣重要。张合在关西多年,柱石一般未可轻动,他是生是死丶是福是祸,总是要找个位阶更高的人去看看,让侍中是不行的,他们还不够格。」

「我明白了。」羊耽恍然:「正如书房中所议论的,大将军不可轻动,董公年迈,司空又负责尚书台之事,那就只能让大人出巡了。」

「不过陛下方才问大人谁可继之,大人为何不说呢?」

辛毗道:「你久在朝廷之外,对陛下还不甚了解。有的时候少说一些,比多说一些更有用处。」

「那陛下会明白大人心意吗?」羊耽不解。

辛毗双眼微闭:「陛下圣明之姿远超世人想像。该知道的,陛下定会知道的。」

「哦,我明白了。」羊耽复又问道:「我久在陈仓,少有洛阳讯息传来。不知我那侄女在宫中如何了?」

辛毗猛地睁开眼睛,瞪了羊耽片刻:「你怎麽与辛敞一个样子!宫中的事情与你们有何干系?一个女子罢了,真就能让你家我家富贵起来了吗?」

羊耽难得见到自家岳父发怒,不禁微微弯下身子以表歉意,再不敢问了。

数年之前,辛毗作为侍中为皇帝往郭瑶家中送去聘礼之时,辛毗之子辛敞就开口向他问过羊徽瑜能不能进宫。

羊徽瑜之父名为羊衜,羊衜家中行二丶与行三的羊耽乃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故而羊徽瑜也是羊耽的亲侄女了。

却不料数年之后,羊徽瑜却被郭太后牵线搭桥送入了宫中,与别人毫无瓜葛。按照寻常人家的辈份来算,羊耽长皇帝一辈,辛毗也就长皇帝两辈了……

但天家有天家的规矩,皇帝为天下臣民的君父,除了皇室里的至亲长辈外,皇帝的辈分面对所有人都会自动变成最大,倒是不能等同视之。

……

二月二十八日,接了诏书的陈矫从洛中乘车抵达了寿春,刚入了城,就被皇帝派在城门口的侍中卢毓接到了,径直入了寿春宫中,领下了自己的新职位,以录尚书事丶尚书仆射的身份成功入阁。

第二日,陈矫长子陈本才从洛阳回返。

人各有志,也各自有各自的朋友。

陈本作为第一批太学毕业的士子,当年与夏侯玄丶司马师丶姜维这些人都是彼此熟悉的,加之又做过散骑丶去过倭国丶当了巡海御史,父亲陈矫的职位也愈加重要,连带着陈本也如士人中的顶流一般,向上窜了几个等次。

陈本也是有人迎接了。

陈本入城之后,寻了侍中裴潜复了皇命,又被裴潜告知自己应去枢密院的水军房当值丶而非其他地方,陈本也就依令而行,去水军房找了直属上司刘夏报导。

晚间,寿春城中的一众年轻官员们,纷纷聚在一起,摆宴迎接陈本归来。

「哎呀,子元,何必搞得这麽隆重?我何德何能啊?」陈本见到不大的厅堂中聚了这麽多人,一时有些惊讶。

「若不是休元(陈本表字)此前随着海船队刚一回到寿春就往洛阳去了,我们当日就该为你摆宴的,如今已经迟了一个多月了。」司马师爽朗笑着:「寒舍不大,略备薄酒,八九名知己,一同听听休元在大海之上和倭国的见闻!」(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