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7章 崩溃(1 / 2)

加入书签

第447章 崩溃

美国时间是从傍晚到上午,华夏时间则是从黎明到深夜。

这过去的二十四小时里,俞兴的睡眠断断续续,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比较亢奋,一直在第一时间与刘琬英沟通忽如其来的变化情况。

「你觉得《纽约时报》的爆料杀伤力怎麽样?这个药房消息的来源看起来是内部人士的手笔。」刘琬英注意到了做空资金的流入,本以为变化还要再等一等,但瞧见媒体最新的爆料就有了风雨降临的预感。

「它这则报导看起来说了很多内容,实际上没提到具体的数字,这不就是凸出这件事严重的性质嘛,性质属于财务造假,至于造假规模有多少……」俞兴给出自己的想法,「我怀疑这种Philidor药房的渠道只能是小规模的的营收虚增,确实是为了财报好看,但这样的自产自销实际上很难挪动太多的资金。」

这种水分不像华夏森林控股那样夸张,但应该确实存在。

就像过年时间还聊过对乐视的看法,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最容易出现利益的模糊,凡利亚无非再次证明这一点。

至于这次曝光能带来的杀伤效果……

俞兴的看法是:「未必能太多,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动静,美股盘后的流动性本来就低。」

《纽约时报》是在线上更新报导内容,时间看来也是经过选择的放在盘后。

「我们是可以追加进一步动静的。」刘琬英斟酌道,「我就是觉得这种爆料忽然从《纽约时报》那边冒出来,没准就是一个风向。」

Philidor药房的销售渠道此前是被过山峰忽略的方向,而且,相隔甚远也确实拿到更深入的信息。

刘琬英还是更相信资金流动所带来的预示,现在又冒出来可信度很高的爆料,过山峰有限的筹码似乎可以再往上压一压。

俞兴听出来小英语气里的意思,跟着思索许久后说道:「你要是觉得可以试,那就试,这也没什麽对错之分,反正都是猜。」

刘琬英没什麽犹豫了,按照自己的感受在《纽约时报》之后押上有限的筹码。

于是,擅长保护消费者权益并经手过数百起集体诉讼的全美知名律所米尔贝格在晚间接受媒体采访,宣布代理多位患者对凡利亚制药公司发起集体诉讼。

这是刘琬英在之前思虑许久的一个委托,有钱能使鬼推磨,凡利亚的操作本身也存在集体诉讼的条件,相关代理就暗中委托进行,一直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她不知道现在算不算合适,但确实决定一试了。

就像俞兴的判断,《纽约时报》的爆料确实挫伤了凡利亚的盘后股价,接近3%的下跌也是过山峰露面以来的最大跌幅,象徵着有超过16亿美元的市值蒸发。

真正让股价重挫的还是SEC的介入,不同于先前的迟缓,它这一次就给出迅速的反应,以《纽约时报》的爆料为切入点发起对凡利亚公司的调查。

这两个变化让凡利亚公司的盘后跌幅扩大到5%,而晚间律所的集体诉讼继续把数字扩大到6%,如此超过24亿美元的市值下跌已经显示出不错的利空。

盘后交易时间结束,股价的下跌暂且中止,更多的消息却在飞速蔓延。

以及,更多的资金明显在疯狂涌入做空仓位,因为,Put期权价格从《纽约时报》释放利空消息以来就在不断攀升,隐含波动率也在飙升。

刘琬英在隔空加上利空筹码后也额外调集了一千万美元的本金追加这次的行动。

不过,因为流动性不足,期权价格是存在滞后性和非对称性的,它的波动可以大幅超过股价的跌幅,也可能在次日开盘后出现大幅的修正或者延续。

凡利亚的盘后跌幅与相关消息引来广泛报导。

俞兴一方面等待更多的消息,一方面也注意到国内的讨论已经先给过山峰开上香槟了。

「还得是过山峰!凡利亚的问题曝光出来了!」

「二十多亿美元啊……这就是超过一百多亿的华夏币不见了,这些空头……破坏性真是太强了!过山峰更是强中强啊!凡利亚又给过山峰增加一笔战绩啊!」

「阿克曼是谁?不认识,我就认识过山峰。」

「狗咬狗罢了。」

俞兴瞧见「狗咬狗」的评论,心满意足的关闭百晓生论坛。

他满心都是大洋彼岸的情况,难免就在会议上也有点恍惚,只是,有人纵然瞧出来,也不会出声纠正老板就是了。

胡铮南在会后的时候本想和俞总聊聊更多的情况,但瞧见他重重的黑眼圈,觉得今天不是一个很好的时间,也就只额外提了一个情况。

「俞总,我们最近的测试车辆有在外面跑,圈里有朋友给我打电话了。」

俞兴喝完杯里的苦咖啡,看向胡铮南:「打电话干嘛?什麽情况?」

「也没什麽情况,他们有汽车测试的业务,说是可以做一做测试情境设计。」胡铮南答道。

俞兴念头转动的慢了一拍,刚想答应就反应过来:「就是能做剧本呗?」

胡铮南觉得「剧本」这两个字很合适。

俞兴笑着问道:「你想搞?」

胡铮南从老板的笑容里嗅到不一样的气息,立即说道:「俞总,我是碰见这事,就想着公司里面得提个醒,咱们还是不要碰这个,毕竟百晓生本身也有测试,容易反噬。」

俞兴点点头:「那就好。」

他也不管面前这位到底是怎麽想的,提到年前熊潇鸽介绍的车企高管宋钢,要在近期约个时间一起聊一聊。

胡铮南倒是认识宋钢,还知道碳矽集团有对进行过招募,有点惊讶的问道:「宋钢愿意投奔我们了?」

「你怎麽不说他是愿意上梁山了呢?」俞兴没好气的说道,「他肯定是很有能力的,我们今年的供应商落地与产能的预备,这都还缺人,他其实是挺合适的人选。」

车辆的测试和优化一直在密切进行,生产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渐匹配到位。

之前徐欣推荐的老厂长庞瑞阳其实挺适合负责这方面的工作,但他年纪上来了,精力不足,俞兴聊了两次也就从善如流的继续物色人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