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0章 这不天选牛马嘛!(2 / 2)

加入书签

朱允熥逮着他这份答卷看了好一会儿。

随后才缓缓抬起头来。

脸上更是难得带着一丝兴奋和喜悦:

「文中虽开头就说,自己不知道什麽通货膨胀不膨胀的,可往后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在说通货膨胀!」

朱允熥要的自然不是让人去逐字逐句解释自己提出来的这个名词,说白了,这就是对经济现象的一个命名,在这个时代,朱允熥就算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这个现象,都没事。

「没记错的话,他在任户部尚书期间,还曾试图稳定因滥发而贬值的宝钞,只不过效果有限,最终还是没能避免大明宝钞变为一堆废纸的结局。」

「以他这个底子和这份见识……」

「提溜过来给他灌输灌输经济学概念,费心思教一教,用不了多久,就能如臂指使!」

「从今年开始往后,整个大明要涉及的事情越来越多,户部的事情也只会越来越多丶越来越广而繁杂,傅友文那货年纪大,还真说不准能撑到啥时候。」

「等夏原吉这个天选牛马历练学习个一段时间,刚好无缝衔接,也省得虐待老人了。」

看完手里这份答卷,朱允熥心里立刻就有了想法和安排——如果说之前对夏原吉的了解,完全是基于历史资料上那为数不多的记录,这份答卷便让朱允熥真正对夏原吉有了个初步了解。

心里做出安排之后,朱允熥看向马三宝道:「此人,果然甚合朕的心意!」

马三宝垂眸躬身道:「那奴婢便恭喜陛下了。」

他虽面上平静,可心下却一惊再惊:「陛下素来对任何事情都是淡然自若而处之的,方才那般神情,鲜少见到!不过……这次两道考题虽的确事关大明江山社稷,可让陛下高兴至此……两道考题当真有这麽大的力量?」

显然,马三宝虽初步对朱允熥告诉他的答案有了理解,可他终究没有见过……

后世那些没有硝烟的战争。

有时候甚至比荷枪实弹的战争来得更加严厉!

能够有效把控「经济」这一门学问,于一个国家层面上带来的变化能够有多麽巨大。

所以此时马三宝高兴之馀,心中还有些纳闷儿。

而朱允熥这边,有了这第一份成果,他也顿时信心大增,打起了精神来,目光重新落在两沓答卷之上,道:「朕这次的鱼饵终究没有白放!看看了有没有。」

马三宝看到自家主子满意,虽然还不完全明白自家主子在高兴什麽,脸上却也不由得泛起由衷的笑意——他不明白别的,但他明白,主子高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事儿!

当下也撇开自己心里的疑惑和不解。

应声道:「是,陛下!」

说完,主仆二人便再次扑在这一堆堆的答卷之中,继续进行着枯燥乏味的阅卷。

不过,两个超脱了这个时代认知的概念,能有人答对,是撞运气,答不对的,才是常态。所以接下来,乾清宫殿内只充斥着宣纸被翻动的声音。

朱允熥和马三宝两个人,一直从上午看到下午。

这才堪堪把所有的答卷看完。

朱允熥看着龙书案上被格外挑出来摆放好的四份答卷,长舒了一口气:「总算看完了!」

说完,他挑了挑眉,立刻把书案边上那些被他丢得乱七八糟的答卷,往地上一扫,进行了一个「桌面清理大师」的工作,同时露出满脸嫌弃的表情。

毫不留情地吐槽道:「一个个还说是什麽饱读诗书丶学富五车丶进士出身……吹得是天花乱坠,实际上却只知道咬文嚼字,好在也是屎里淘金,勉强有两个可用的。」

这一天看下来,他都不由得有些头昏脑涨的。

最关键的是,这些人,不知道两道考题的答案也就罢了,又想蹭着热度,碰运气猜猜这次的彩头,结果一大堆人在那里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说什麽……

「通」出自哪里,可能是什麽什麽意思;「货」出自哪里,可能是什麽什麽意思……

全特麽抠字眼做阅读理解。

朱允熥看下来,难免带着脾气。

听到朱允熥的吐槽,马三宝不由暗暗扯了扯嘴角,同时憋住自己的笑意:「屎里淘金……陛下这话说得……虽说话糙理不糙,可这话也有点太糙了。」

当然,马三宝早知道朱允熥是什麽尿性了。

从来就不是讲规矩的人。

说出这样的话,一点也不奇怪。

他立刻弯下身去,把那些散落一地的宣纸给一一捡起来,一边对自家主子笑着安抚道:「陛下心思深远,高瞻远瞩,旁人但凡能够揣测到陛下用意之一二,都是万中无一的难得了,虽说过程艰难,终究还是找到了几份像样的答卷不是?陛下消消气,奴婢这便喊人来替陛下消消乏。」

朱允熥自然也不至于因此怪罪朝臣些什麽,时代的局限性造就的不理解而已,他也就纯骂两句消消怨气而已。

所以也没有再多说什麽。

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面前这四份答卷的名字上。

除了最开始的夏原吉之外,一共还有三个名字——郁新,古朴,林承轩。

其中,郁新丶古朴这两个名字,朱允熥并不陌生,因为都是从朱允熥看的这一沓答卷里面挑出来的,都是当朝在职的官员,而且历史上也都留有姓名。

他们的答案虽然不似夏原吉一样对两道考题都有不错的见解,但他们的答卷也足以证明他们在经济学一道上的天赋和才学,再者也巧,其中一人历史上还是夏原吉的得力副手呢。

郁新,明洪武二十一年以布衣人才被徵用,明洪武二十四年超迁户部右侍郎。如果不是因为朱允熥这个变数,如今的开乾元年,也就是历史上的洪武二十六年,他会在傅友文之后继任户部尚书。

他本就在户部任职,答对些点子也在情理之中。

古朴,同样国子监出身,如今是在兵部任职的,永乐朝时期,任户部左侍郎,辅助夏原吉。

所以对这个名字的出现,朱允熥同样不意外。

只是除此之外的另外一个名字。

「林承轩……」朱允熥在嘴里念叨了一句,眉头却微微蹙了起来,因为这个名字他还真没有听说过,无论是当朝在职人员,还是历史上,都没有他的姓名。

是马三宝从他那一沓答卷里面翻出来的。

却意外让朱允熥颇为满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