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1 / 2)
两辆电动车,都是今年丢的,还有找回来的希望。更重要的是,他不仅开的有洗车店,开的还有汽车和电动车的配件店,不管是对盗窃案,还是周边的治安,都有不爽之处。
江远看看窗外的天色,道:“太晚了,不能想啥时候喊人,就啥时候喊人。唔……我先打个电话。”
江远脑袋里想的是魏振国,电话也是打给了魏振国。
魏振国所在的六中队常年做偷盗相关的侵财类的案件,算是正管的刑侦中队了。
刚刚才离开几个小时的魏振国还以为纵火案有什么未尽事宜,飞快的接起电话,笑呵呵的问道:“江法医,您说……”
江远的脸上带起一丝微笑:“魏队,你之前说,有啥要帮忙的,一定找您……”
第35章 亲自去
午后。
刑警大队长黄强民,又来四楼溜达了一圈。主要是到法医办公室里,来说了会话。
刑科中队的中队长陆建锋热情陪同。
陆建峰也是技术明星出身的刑科人。不过,那是十多年前了。当时,做毒检的陆建峰建立了宁台县第一个毒检实验室,并接连破获涉毒案件,多次立功。
但是,随着最近几年的毒品案越来越少,化学品的检测需求始终都不高,毒检几乎都沦为体检岗了,陆建峰的工作重心,也就越来越偏向于行政了。
黄强民表扬了刑科中队最近的表现,释放了高强度的笑容,重点表扬了江远的“勇于任事”。
县局里,法医是天生的香饽饽,高水平的痕检更是。
一名高水平的痕检,可以直指凶手,能够让大家少跑许多路,少做许多活。提高破案率什么的,不仅是立功受奖的基础,更能提高大家的工作完成度。说的再大一点,还能提高大家对警察这份工作的认同感。
破案,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工作或者任务。
这一点,从古至今都是未曾改变的。每天百十元的特岗津贴,也从来都不是加班的理由。
等这一波人散去了,魏振国才笑眯眯的钻上来。
魏振国带着人,过来道:“牧志洋,你之前见过的,这两天先让他跟着你,跑个派出所,做个询问笔录,看看视频啥的,都没问题。”
“太好了。”江远也不能真的让人家一个老刑警跟着自己去找电动车,向年龄相当的牧志洋笑笑,道:“牧姓挺少见的。”
“在我们当地也不多。据说是黄帝有个大臣叫力牧,后人以字为姓,就这么传下来的。我是从外地考过来的。”牧志洋显然没少给人介绍自己的姓氏。
魏振国在旁总结道:“外地考进来的年轻人,社会关系简单,好做事。没有家庭负担,好加班。有文化,好办案。也就是江远你要人,别人想要,我是不会派牧志洋过来的。”
江远于是再次表达感谢,又道:“那几个指纹我都弄完了,回头让王钟发给你。”
警局的案子是做不完的,各个刑警队的任务列表更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同样的,大家需要做的指纹列表,也是永远都没有清空的时候的。
与积案的指纹不同,每一起现案都可能涉及到非常多的指纹,其中大部分都是不具有决定性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