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1(1 / 2)
“熬”字一语双关,生生把旁边的王澜给逗笑了。
柳景辉也认识这名清河市的法医,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过去。
“我们昨天都在给尸体脱骨。”王澜补全了这个非常地狱的笑话。
柳景辉最擅长的就是推理了,脑筋一转,顿时被恶心的够呛。
“你们这些做法医的……”柳景辉也算是见多识广了,摇摇头,又问江远:“你对案子有什么感觉?”
虽然接下来就是案情分析会了,但柳景辉更在意江远的想法。
他也算是在全省各地,跑了10年的老刑警了,见过土生土长的奇人,也见过部委和其他省市支援过来的专业选手,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看,江远的技术和判断力都是T1级别的。
同级别的人物也是有的,但清河市局显然没有。
江远拍拍自己的脑壳,想了想,道:“我觉得这六具尸体,都算是处理的比较干净了,尤其是后面两具,升级的很彻底,也不知道他怎么处理剩下的脑袋了。”
柳景辉没想到江远是从这个角度考虑的,不由道:“怎么处理脑袋的,重要吗?”
“相比身体其他部位,脑袋还是比较难处理的吧。”江远道:“颅骨是最硬的,切割起来不容易,可能用锤子砸还好一点。总之,有办法处理脑袋的话,按说也可以处理身体其他部分的。”
“什么意思?”柳景辉不确定自己是否听明白了。
江远道:“我看了水库抛尸的地方,附近都是有公路的,我怀疑凶手是开车到公路附近,然后再运尸体过去,然后弃尸。正常来说,他应该不会再单独挖坑埋尸了吧。”
“恩,凶手应该很强壮,用非机动车,甚至直接背尸也有可能。”柳景辉向江远说着自己的判断。
江远有点意外:“那尸包很重的。我们抬到解剖台上,都是四个人轻松,三个人费力。”
“农村过年抬猪也得四个人。”柳景辉一语带过,又道:“背还是能背动的,我们之前做过相关统计,中近距离的抛尸,以人背和非机动车为主。”
“你觉得凶手住在水库附近?”
“至少对水库很熟悉。”柳景辉道:“我去现场看了,也问了帮忙捞尸的当地人。凶手选择的地方非常好,如果不是这次干旱,正常情况下,都是发现不了的。”
“如果非常熟悉水库的话,不是更应该选择深水区吗?”
“这要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深水区都靠近水库中央,陆运抛尸的难度比较大。另一个,凶手或许正因为对水库熟悉,所以才更不会考虑干涸的情况。因为在他的记忆里,水库恐怕没有干旱到这种程度。”
江远缓缓点头。柳景辉的推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江远也不准备在这方面跟柳景辉辩论。
“再一个。凶手后续的小尸包,是在更深水的水域发现的,这也可以看做是犯罪升级的一部分。”柳景辉停顿了一下,道:“我怀疑他抛小尸包的时候,考虑了水流的问题,这样的话,原始的抛尸地点还要再考虑。”
江远看着柳景辉头大的样子,不觉一笑。
刑事科学技术有一点很困难的地方,就在于你要解决的是现实的问题,但所用的技术其实是来自于纸面的。
等于说,要通过纸面和实验室的操作,来解释现实中的情况。
这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DNA和指纹为什么用的那么广泛,那么好用,就是因为它们简单直白,受到现实的干涉比较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