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02(2 / 2)

加入书签

“方金乡的摩托车,已经被我们扫了一遍了,没有筛出来嫌疑人。”黄强民叹口气。

江远有点意外:“扫的这么快吗?那……方金乡周边?距离冯晓燕比较近的农村?”

“也有可能。但这边用摩托车,不像是紫峰镇那么多。”黄强民顿了顿,道:“也可能是从二三十公里外,其他乡镇骑过来的?”

“稍微远了点吧。而且,摩托车上带一个油锯都够呛了,带两个油锯,或者带一个油锯两个链条?太累了吧。”

“说的也是。”黄强民停了一会,道:“冯晓燕也是有可能移动的,不过,她单独一个人离开几十公里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黄强民说着,自己就把自己给否定了。

“这么说,凶手就在方金乡,或者周边的概率确实很大,可惜其他几具尸体都找不到尸源,否则的话……”黄强民有点烦闷,接着又道:“分尸工具这一块,我们也一直在注意,都没什么发现。恩,你的发现还是很有价值的,我给徐处报告一声,还是得加强这边的搜索排查。”

江远应了一声,挂掉电话,也有点疲惫了。

说是范围缩小了,但方圆十公里,或者方圆十五公里的范围,也很不小了,这要是时间充足,那就一点点的细细排查,收获的可能性就很大。

偏偏排查是最费时间的。

第251章 说服

江远在解剖室里有点呆不住了。

他看了这么长时间的骨头,好容易发现的线索,依旧没能发挥作用。

现在想想,从开始侦破此案,到现在,大家发现的线索并不少,可距离锁定嫌疑人,始终有较远的距离。

这一方面说明嫌疑人的反侦察能力强,也变相说明他作案的次数可能更多,另一方面,也不免让办案人员沮丧。

江远的沮丧感可能更强一点。

这个案子,是他极其迫切的想要侦破的案件——理由不用说,柳景辉暂时还处于失踪状态,可失踪的时间越长,找回来的机会就越小,这一点,是大家都不愿意去细想的。

而在以前的案件中,江远多少有点无往而不利的感觉。

他的技能是完全碾压县域水平的,所以,哪怕是大家都很畏惧的积案,到了江远手里,也有可攻破的机会。

然而,今次的案子是没有回旋余地的。

必须侦破,且要快速侦破。

反而是死死的卡在了那里。

江远也不想看骨头了,下意识的,他觉得证据之王提供的证据,也是不够的。

看看解剖室里还在忙碌的几名同事,江远就找到王澜,低声道:“王姐,我想去方金乡看看。”

“你们黄队喊你了?”王澜很自然的想到。

“不是,我呆的有点闷,想出去跑跑。”江远回答的挺直白的,也是他在警队里的地位渐涨,不用再像是小年轻一样小心翼翼了。

王澜也不是江远的直接领导,见他确实要求,于是笑笑,道:“煮大骨的味道散光了,你就不爱呆了,行吧,出去透透气也好,你自己在群里说一声。”

“好。要是再煮大骨了,再喊我。”江远配合的回了一句,就在“宁台紫峰干警群”里打了字:

江远:【@黄强民,黄队,我现在往方金乡去。】

黄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