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63(1 / 2)

加入书签

下更多的痕迹,提供更多的信息。

从痕迹的角度来说,正常的进出大门,是留痕最少的方式。

这是因为进出大门的不止凶手一个人,而之后人的每次进出,都是对现场的一次破坏,这是犯罪现场勘察最麻烦的事。

反而是不走寻常路的痕迹,留下的痕迹单纯,反而有更好的利用率。

唯一的问题,就是留在了哪里。

江远也不着急,凡是能进出的门窗处,都仔细的看一看,肉眼看不清楚的,不能确定的,就用马蹄镜看。

凶手要逃离,势必不可能花费太多的时间在痕迹遮掩上,既是花费了,以江远的这种做法,其实也是遮掩不住的。

在这个留根阴毛就相当于拍了一部小黄片的年代,很少有凶手能做到不留痕迹的。尤其是室内,难度过大,以至于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长时间的练习才行。

眼前的凶手,已经算是技能娴熟了,但在LV4的犯罪现场勘察面前,在江远长达两小时的细致排查下,还是轻易的暴露了行藏。

“这个窗户是从外面关起来的,用了点小花招。”江远查到二楼厕所的窗户的时候,很轻易的就发现了多处痕迹。

这种程度的隐蔽,也就糊弄一下LV1级别的痕检,但凡有个半步LV2的痕检,稍微认真一点,就能做出类似的判断了。

实在是不留痕迹太难了,尤其是想用极短的犯罪时间,来对抗痕检们较长时间的搜索,难度倍增。

随同而来的派出所的民警看了看位置,道:“这边是二楼了,下面就是酒吧的后巷,但后巷也有摄像头的。”

“搬个椅子过来。”

江远要了个椅子,再站上去,推开窗户,在身体不触碰任何物体的情况下,探头细看。

“空调上面有脚印,墙边有十几厘米宽的突出部分,也有脚印,应该是最近几天留下的。恩,调辆车过来。”江远都不站出去,就用手机拍了几张照片,然后继续检查其他的门窗。

等所有的门窗都检查完了,一辆不知从哪借来的托举车,也开进了酒吧后巷。

江远再爬上托举车,重新拍照,取样。

酒吧建筑外沿之处,灰尘密布,提取的脚印清晰无比,江远用LV3的足迹分析看一会,感觉都可以直接画出此人的背影了。

虽然说,这一串脚印有可能是某位流窜的野鸳鸯留下来的,但在其他门窗没有相应的痕迹的情况下,这一串脚印的嫌疑度就非常高了。

“样本身高176公分左右,70到75公斤,年龄35岁左右,应该有锻炼痕迹,体脂率低,大概率和受害人的体脂率差不多,类似于运动员的身材。身体的平衡性也很不错,穿43码的运动鞋,脚弓比较低,所以应该不是专业的运动员。”

江远分分钟就将足迹给读了出来。

牧志洋慌忙的掏出笔记本来记录。

“往这边走。”江远顺着脚印的方向指了一下,跟着就往这边走。 网?阯?发?b?u?Y?e???????w?ě?n????????????.?????м

脚印向前延伸了六栋建筑物,等于说,凶手一直是以二楼高度为平台,一路从二楼的高度,走了上百米。

江远的脑海里,立即想起曾经遇到过的某位跑酷高手。

不过,这位学的应该不是跑酷,因为沿途基本没有留下多少手印,其人基本是凭借着傲人的平衡力,来维持前进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