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3章 进展(2 / 2)
「试验也是有风险的。」徐泰宁也不等列印了,让人拿了PAD,也开始在上面翻。
一时间,现场都是翻阅页面的声音,或者PAD,或者纸质文件。
「巴江焚尸案,就是那起B级相似度的案子,我认为在侦查阶段,也可以暂时判定为是同一系列案中的一起。」柳景辉此时发言,接着就开始说一些字里行间的细碎的信息,以推理凶手相同。
江远和徐泰宁听了一会,都表示认可,于是,李慧敏案升级为系列案,涉及地点分别是梅洋丶谷旗丶立元丶宁台和巴江,总计五起案件。
五起案件都是命案,但除了宁台县的案子,其他四起案件都没有焚车。不过,谷旗和梅洋的案子是入室,立元和巴江的案子都是野外焚尸,虽然不确定交通工具是什麽,但劫车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徐泰宁于是一边安排人手正常跟进这几起案件,一边又派人去立元和巴江,调查相应时间内的失车案。
与此同时,徐泰宁又将凶手身高1.8米,180斤,现年42岁到46岁的信息通知了出去。这条信息得到了多重验证,到现在,就又是一条线索了,与十几年前的命案积案丶入室盗窃和劫车类的案件比对,说不定又能发现新的线索。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除非人多。
徐泰宁这边一条命令,放到任何一个市县,起码需要好几个人排查,重视的有馀力有想法的说不定要派出十几个人搜故纸堆,粗粗一算,这就是上百名警力的投入。
换成普通的专案组,总共二十多三十名警员,就算有这样的线索,最多一个县市派两个人去跟进,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请对方配合,最好再借一两个人陪同,即使如此,没日没夜的刨,除非全员出动,否则,几十个县市跑几个月是很正常的。
有的专案组,追这麽两条线索就算是到头了,追上了继续,追不上就差不多该结束了。
但对徐泰宁来说,这不过是万里征程中的一段罢了,他还多方徵集足迹线索,以求江远能有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还专门派人重捋时间线,研究凶手的逃亡路径。
最重要的是,徐泰宁直接重启了梅洋丶谷旗丶立元和巴江的四起命案。
立元和巴江的两起案件都是野外焚尸案,主要的线索就是尸体,当地调查的也比较深入,但它们没有相应的嫌疑人的身份信息,梅洋和谷旗的两起案件都是入室抢劫杀人,着重调查了销赃的情况,还利用了特情等消息,但如果考虑到这四起案件其实是系列案的一部分的话,很容易想到,凶手不仅会采取异地销赃的方式,还可能跨省销赃。
这在当年的环境下,调查起来就太困难了。
但对徐泰宁来说,这些都是新线索。
专案组像是一辆重型盾构机,在茫茫大山的致密山体中穿行,看似势不可挡,哪里都能去得,实际上非得经过周密的计划,精致的设计,才能达成目的。而它内部飞快转动的无数齿轮,最终表现在外的,只是每小时几米的程度罢了。
线索飞快的集聚,再被徐泰宁重新派发出去,再重新集聚……
几天后。
江远早起来上班,就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安湾市局的门口。
「江主任。」魏振国看到江远,不等他开口,连忙道:「我知道我不适合参与专案组的行动,但我也希望专案组不需要避讳我。我在跟前租了房子住,专案组有什麽需要询问的,我随时可以提供。」
说完,魏振国也不等江远的回答,转身就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