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5(1 / 2)

加入书签

了,该说的,有可能就不说了。

孙金强开口了,就停不下了,只能继续道:“我是听人讲,现在收粮的人,手里都有现金的。因为好多种粮的农民年纪大,都喜欢要现金。再一个,他们也喜欢给粮农借钱,借了钱,到了收粮的时候不用还钱,就还粮食就行了,价格随行就市,就是为了能收到粮,我就想,我们也借一点呗……”

“去了,我就把话给说了,结果人没答应不说,还笑了起来,你没看那有钱人的样子啊……我能惯着他吗?”

“我抡刀子了,我舅就帮忙踹了两脚……”

他交代着过程,跟杜金福交代的相互印证,加上现场的调查,再出错的概率就不高了。

一直揪心不已的侯乐家总算是轻松一些了,长吐一口气,心道:这个刑警大队长,真的不能再干下去了,再干真的活不到领退休金的时候了。还是黄强民脑子活,不知道卖了什么就做了副局……

江远在监控室里看了一会,也就出来了。

这案子里面,舅舅和外甥两个人,算是很有反侦察意识了,别看抓起来以后,挺窝囊的样子,但看他们杀人的场景就知道,两人都已经是接受过监狱教育的完全体狠人了,作案的时候,说不定有多自信。

事实上,案子也确实是有一些难度的,江远也是依靠蛛丝马迹来寻到的杜金福。若是没有那滴汗渍的话,江远多半就要依靠现场的足迹来筛人了。

如果是隆利县自己搞,其实也是有办法的,最有可能的是特情,舅甥两人都是刑满释放人员,社会关系复杂,甭管想做什么生意,呼朋唤友的吹牛是必须的,隆利县也不是多大的地方,很容易就有风声透出来。

再一个,就是依靠大规模的询问排查,以及名犬黑子出马,看能不能逮到什么马脚。或者通过交通工具,将当日的外来人口都筛一遍的话,也是有可能出结果的。

唯一比较有技术含量的,反而是舅舅的大包大揽。他有对抗审讯的经验,又是明知道必死的情况下,直接将锅全背到身上去了,犯罪细节又交代的非常准确。要不是江远查的现场,遇到这种情况,确实很难面面俱到。

接下来两天,侯乐家忙着带案犯分别指认现场,指认埋藏凶器的地点等处。

前序步骤完成,再送检过去,警方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这时候,江远也收拾好东西,准备撤回宁台县了。

侯乐家望着那些装备,电脑,CT机,还有装载他们的车辆,心都在滴血。

这些可都是隆利县多年积攒下来的家底啊,就这么钝刀子割肉似的给拉走了。侯乐家都不能想象,黄强民看到这些得多爽。

可惜留不下江远……侯乐家也是掏不起钱了,也是掏不出案子了。

隆利县的积案还有不少,但侯乐家已经是支撑不住了,隆利县局的支持力度也有限。

积案也不是一天形成的,就算把江远视作是一次好机会,隆利县局也很难下定决心主攻积案——现案不做也会变成积案,而像是这次的凶杀案,其所消耗的资源已经很少了,但还是调动了大量的人手。

江远积案专班,组成一个小车队,兴致昂扬的返回宁台县。

队伍的最末尾,王钟留了一个小窗口,隔一阵子,就塞出去一张黄纸。

黄纸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画了符,盖了章的,王钟只要时不时的算一下时间和方位,填写上去,再丢出去就可以了。

据说这么做,能够有效的阻止冤魂跟随,进入到宁台县。

虽然说,王钟也不是太理解,冤魂怎么会如此想不开,跟着江远的车队去宁台,但他还是学着把黄纸给撒了。

就当是做练习了。

回到宁台县局,吴军耐心的等在办公室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