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76(1 / 2)
了,但被江远用一枚指纹给打断了,这会儿再开口说话,就更显得礼貌了。
江远自然不需要掩饰,直接道:“我昨天看到证物名单里,有4名受害人的衣物,我觉得可以从这块出发,先用法医植物学,圈定一下案件的地点。”
法医植物学,一边联系的是人,一边联系的就是地点。
用法医植物学,最容易找到的不是人,而是地方。
而在这起连环强悳奸案中,犯罪现场始终未能找到,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这不仅关乎到侦查阶段,也关乎后续的诉讼环节。
江远看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还不太明白情况,于是接着道:“我的想法比较简单,作案人行凶的时候,受害人的衣物,应该会接触到第一现场以及第二现场。而且接触的时间应该不短,有四起案件的话,或许能找到规律。”
“第二。凶手第一次施暴的地点,应该距离受害人被电击的位置不远,受害人因为被电击,被蒙眼,以及惊吓等方面的原因,无法说出准确的时间和地点。花粉没这个问题。”
“这……这样能找到吗?时隔一年多了,花粉证据还有用吗?”支队长只觉得越听越难以置信。
江远只道:“对花粉来说,相隔十年都是小儿科,不过,具体要看今天的实验操作了。”
支队长和徐局等人听的就是一阵点头,为什么,不知道。
第540章 省流
会议结束。
江远跟着四大队的大队长庞继东,直奔物证室,取了主要的物证,也就是四名受害人的全部衣物。
除此以外,当日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还从受害人身上取了些别的物证,包括一些细小的草叶或树叶,受害人指甲缝里的泥土和纤维,受害人下体和内裤上存留的润滑液等等,但都没有决定性的物证。
江远也没有提取这部分的物证,就带着衣物回了实验室。
相比于人体本身,花粉在纺织物上存留的时间更久。特别是某些花粉相对于某些纺织物的话,因为体积大小合适,花粉甚至能够存留几个月乃至更久的时间不丢失。
事实上,花粉研究的实际应用,最多的是用在考古学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考古学家们从铁器时代的墓穴中,一具有着保存完好的衣物和头发的墓穴中,自纺织物中找到了黑麦、大麦、大爪草、艾属花粉等栽培作物和草本植物的花粉,这些花粉显然不可能是下葬时污染所致,而是旧有的存于纺织物中的。
拥有类几丁质的聚合物外壳的花粉,假如能够放大到建筑物的规模,它的防御性能是比人类最强堡垒的防御都要强的,尤其是三防性能,以及对抗自然界侵蚀的能力上,比人造物要强数个数量级的。
在微量物证实验室的体视显微镜下,证物的表现也证明了此点。
每件衣服上都有花粉和孢粉的存在,且数量不少。
不经过特别清洗的话,正常人的衣服里就应该如此——由此衍生出来的一个生活小技巧,如何知道你从淘宝买来的衣服是崭新的,还是被人穿过的退货呢,花几百块钱从淘宝买一只体视显微镜,看看织物内存有的植物花粉的数量就知道了。
要是看书多一点,知识储备丰富一些,还可以通过织物内的植物花粉的种类,判断上一任主人的生活环境,乃至于生活轨迹。
若是足够闲,再加一点点运气的话,说不定还能定位到上一任主人的地址。
至于体视显微镜的操作也不困难,类似的型号最常见的场景就是修表师傅,修手机师傅的工作台,做雕刻和古董鉴定的,用的也是此类显微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