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3(1 / 2)

加入书签

出去建厂房了,这些厂子大的有一两千人的,小的也有几个人,十几个人的,村里的自建房也多有隔间出租的,有的厂子还建的有宿舍,环境复杂,人员混杂,要从这种地方获得有效的线索,普通的走访根本没用,基本得是排查的水平才行。

柳景辉倒不是畏惧排查,呼叫徐泰宁的技能,他也是具备的,无非是召唤时间长一点罢了,何况这次有江远在。问题在于,寻找手机距离找到凶手太远了,手机在凶手的手里本身就是一个猜测,连推理都算不上,而就算是找到了手机,也不见得找得到凶手。

另一方面,手机作为一种高价值的财物,它本身就有极强的流动性。一个很容易理解的设想,假如凶手将手机弃于路边,它能在遍布流动人口的地方呆多久呢?

而就目前的手机流通模式,捡到手机的人如果将之转手卖掉的话,甚至可能24小时就抵达华强北了。为这样的线索而耗费人力物力搞排查,不到绝望的时候,柳景辉是不建议的。

“我觉得还是应该在死亡时间上做文章。”柳景辉还是更信任江远的发现。在他心里,对于各种证据是有信任度的,只是这一点,他日常是不会说出来的。

余温书同样信任柳景辉,问:“柳处有什么想法?”

柳景辉道:“首先一点,我看马大队这边已经做起来了,那就是死亡时间提前了,那之前的调查,也都应该往前推一下,比如监控录像,比如之前车辆卡口拍摄的内容,还有走访的目击证人,都应该扩展到至少7号以前。”

马继洋在旁边点头,道:“这方面在做了。”

“第二点的话,凶手是怎么做到,死亡时间相差如此大的?应该不是一般的手段吧?”柳景辉看向江远,问道:“要是能解决这个问题,说不定案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推理案件中,如果出现了明显有悖于常理的情况,那解释了该情况,往往就能解释整个案件,柳景辉暗地里的思路就是这个。

“我今天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方法还是有一些的,但具体是哪一种,还要看各方面的检查结果。”江远说到这里,特意说明一句:“毒理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和微量物证实验室,还有DNA实验室,我都送检了大量的检材,队都排满了,看看最后出什么结果吧。”

“我让人催一下,给你插队到前面。”余温书立即道。

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证据的情况下,江远的技术也发挥不了作用。

案情分析讨论到此处,江远飞快的审视了一遍自己的技术表,道:“我去趟图侦好了,看看柳处的监控能不能出点东西。”

第841章 防腐

W?a?n?g?址?F?a?布?页?ⅰ????ū?????n??????Ⅱ???.?????M

柳景辉带着脑子,跟江远一起去往图侦大队。

长阳市的图侦大队的指挥中心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屏幕,用不用得上不知道,但看起来确实是有点高科技的感觉。几名图侦大队的刑警看着也像是有文化的样子,还有双手操作键盘就能变换角度的。

柳景辉站在后面,看江远指挥着几名刑警走视频,他的眼睛盯着前方的屏幕,实际上已是走神起来。

侦办的案子多了,有时候也是一种负担。对柳景辉来说,他做过简单精巧的小案子,做过残忍血腥的大案子,做过领导关心的要案,也做过玄妙的谍报案件,而这些案件,往今天的案子上套,似乎都有可能。

从凶手的身份来说,既可能是懵懂的激情杀人,也可能是深谋远虑的谋杀,同样排除不了专业人士的专业手段。

这如果是美国大片的话,柳景辉现在就要考虑的就得是前CIA特工,或者克格勃间谍什么的,恐怖分子都得是比较高级的那种,才能在实验室里研究出来,能打乱死亡时间的秘药。

当然,如果只是推理小说的话,柳景辉要考虑的就得是一些普通人就能用到的手段了。比如曾经在电影里出现过的,通过降低空调的温度,延迟尸体腐烂的时间,这种方式就类似于把食物放冷藏,比较温和,不注意的情况下,就很难发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