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129(1 / 2)

加入书签

,跟激情杀人的,预谋作案在这方面还是有一定优势的,判的也重。

“这块我们来查吧。”苏山明主动道:“我们找技侦帮忙,先把陈暖打过的电话都查一遍,如果都能查到出处最好,如果有查不到的,再跟网安那边碰一下,看是诈骗电话还是什么……”

“打拐这一块,是否有特情可用。假定陈暖遭遇的是拐卖的情况的话。”江远曾经是专门做了一批拐卖案的,对这一块的调查也是有经验可循的。

简单来说,拐卖妇女儿童从来都不是孤立的案件,而是一整条的产业链。这跟器官买卖是类似的。单独拐卖一名妇女或儿童还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拐卖妇女,往往是有负责诱拐的,有负责实施控制行为的,有负责运输的,有专门对接买家的。而且,中间每一个层级都是中间商,意味着回款极快,效率极高。

甚至最后的买家也不是纯粹的买家,许多人还会将买来的妇女再次转卖,转卖次数多的有五六次以上。裁判文书网里,价格最便宜的一次交易,是一名拾荒者将捡来的有精神问题的妇女转卖给另一名拾荒者,只换了一只工具。

而在这种长链条的交易中,可以认为知情者是存在的,只不过,这些家伙就像是在一个局域网中,网内互相分享资源和交易,对网外则有重重警惕。

特情,也就是香港电影里的线人,是较为容易打破这种限制的。

苏山明迟疑了一下,再看向支队长郎亨。动用特情的权力还是收的很紧的,尤其是跟外单位的交流。

郎亨跟黄强民对视一眼,再道:“我可以让人问问看,但是否有消息,我现在也说不准。”

“可以。”江远也不能指望对方立下军令状什么的,转头也看向黄强民,道:“我觉得可以跟谷旗市局联系一下,我们之前抓的那些人贩子,应该都是他们送检起诉的吧,不知道判的怎么样了。”

“已经执行死刑的有十几个,还有些人在走二审或者死刑复核的流程。”黄强民跟外地有钱的单位的联系还是比较多的,这种大事也都比较清楚。

江远点点头,道:“那跟他们联系一下?看看有没有人愿意立功的。”

“这个可以。”黄强民果断应了,想了想,当场给谷旗市局的局长高长江拨了过去。

在座的昌勒市局的局长和领导都没反应过来,黄强民的电话里已经传出爽朗的假笑。

黄强民三两句就将情况给说了,并提出了要求。

对面的高长江没什么犹豫的就答应了,并道:“我跟司法厅监狱管理局协调一下,争取给你找几个愿意立功的犯人。”

监狱里的生活是绝对的不轻松,光是每天从早到晚的单调如一的营养丰富的健康餐食,在几个月以后就能摧毁人的信念,更别说每天的严苛要求和每天8小时的劳动了,只有那种在衡中之类的地方读过书的人,才会觉得这里的生活还过得去。

而一般的犯罪分子都是黄毛出身,哪里受得了这样的罪。

有些犯人刚被抓的时候,心里甚至还有哥们义气之类的想法,有的甚至会自己背了罪名,将同伙给保下来。不过,在监狱里住一段时间,发现同伙根本不在乎自己,老婆要离婚,又或者同伙跟老婆一起演曹操的时候,总有些人的想法会发生180度的转变。

以高长江的经验来说,就算当年的那些人贩子被筛过一遍,能说的都说了,这一两年过去了,外面的情况可能又发生了变化,当年不值钱的小弟长大了也是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就算那些人贩子把能说的都说了,总有些不能说的不愿意说的内容,这些不指望他们自己说出来,发展一下他们的狱友狱头之类的,也是有希望挤出来的。

俗话说的好,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许多犯人本来就是坐几年的监狱,坐着坐着就坐成了一辈子,有的到了想坐牢而不得的程度。

黄强民再跟高长江讨论了一番细节,挂掉手机,向昌勒局的几个人笑笑,道:“我们江远当年给谷旗局破案,抓了一大票的人贩子,正好又用上了。”

“谷旗局出了好大的风头,我记得的。”昌勒局的局长不禁感慨一声,望着江远的眼神亮闪闪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