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12(1 / 2)

加入书签

柳景辉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在名单里找人。

总共30多人的名单,再加上年龄等因素,很快就有两个名字被柳景辉拉了出来。

“先调查他们看看。”柳景辉也不搞什么复查的,现在资源充沛,只怕没有线索可查的。

不过,20多年前的年轻人,现在也是老的够呛了,好在京城之人,迁居者少,这两个人还都在本地生活,调查起来并不困难。

几辆警车轻飘飘的开了出去,算算时间,估计总要几个小时才能出结果。

柳景辉拍拍面前的卷宗:“来都来了,要么,把张校明的工作单位,也这么撸一遍。”

他是觉得这个方法挺好的,限制条件也多,真撸下来,实际名单上的人也不多,调查起来的负担也不重。

江远自不反对,整个积案专班的成员于是再次被发动起来,找出该工厂的名单,再分到个人手上,一个个的调查。

比起之前,现在的流程还更快一点。

而且,相对于居住于建门院的以机关干部为主的同事们,单纯的工厂工人的条件往往并不好,能够达到“飞黄腾达”和“功成名就”水平的,少之又少,两千多人的名单,最后拉出来的也就是几十个人,调查起来就更方便了。

第998章 峰回

中午。

返回的警车开始明显增多,刚刚腾出来的办案中心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大部分被带回来的人,连嫌疑人都算不上,依旧属于是群众,所以进的都是询问室,而非讯问室。

比起讯问室,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审讯室,询问室要温馨的多,通常会有沙发坐,有水喝,还能看到审讯民警难得一见的笑容。在这里,也不会被上手铐,更不会有安全带一样的锁链扣着胸,简而言之,就是尚能维持做人的基本尊严。

大部分人进到询问室里,说说当年的故事,做一份笔录就差不多了。有疑问的则会继续做笔录,不断的被询问,继而渐渐向审讯靠拢。

将人带到警局来询问,就是为了询问的严肃性。

一个人在自己家里的时候,在单位或者户外的时候,会习惯性的胡说八道,仿佛撒谎没有成本一样。

事实上也是没什么成本的,但在警局是不一样的。

警局里的每一句对话都会被记录下来,会被反复询问,也会被进一步的客气的质问,继而被厉声讯问。

少数已经搬迁到外地去的人,也是被带到当地的警局里询问的,所谓小案电话,大案上门,建门院案是京局有名的重案,负责去带人的警员,连打电话都非常谨慎,生怕会打草惊蛇。

效果亦是……毫不显著。

“没有其他线索,单单只是受害人的同事这一点,再加上飞黄腾达一项,我们能缩小的名单就是这个了。”王传星将一张薄薄的名单递给江远。

名单上还有6个人,简单描述,就是张校明的同事中,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6个人。

“调查结果呢?”江远知道这6个人是一定被询问过的。

“没有明显的证据。”王传星微微摇头,意味着这次排查又是雷声大雨点小了。

江远略感失望。就他的刑侦生涯来说,这一次,也不大不小的是次失败了。

柳景辉一眼看出来,笑笑道:“找到线索查一下,没有结论也是很正常的,这次排查没结果的话,接下来查另一条线索就好了。”

江远不由看了柳景辉一眼。

柳景辉一愣,瞬间理解:“对了,咱们已经没有第二条线索了。哈哈,跟你一起办案的时候,好像还挺少遇到这种情况的。”

“就是说,你还是经常遇到类似情况的?”江远听出了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