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53(2 / 2)
“是。”马继洋立即道。
“江远判断受害人的死亡时间是15到18天,其手机关机则有21天的时间,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你们一定要调查清楚。”余温书停了一下,再道:“看看能否确定死亡时间,死亡时间是否相符,有问题的话,立刻给我打电话。”
他这一波说的略略隐晦一点,但在马继洋听来,已经是过于直白了。
余温书一方面是要他固定证据,另一方面,还担心江远判断的死亡时间有误,更担心犯罪现场的证据,会与江远的判断有出入。
这种原本也是很正常的事。马继洋经历的法医比经历过的女人都多,遇到法医判断出错的情况,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过,马继洋也非常明白余温书为什么格外叮嘱。因为省厅的领导们都在宁台县呢。这时候,要是说江远的什么判断出了错,那相当于当着省厅的领导面,打江远的耳光。
此等事,自然是能不做就不做的。
暗念一声江远的面子够大,马继洋在余温书的再三叮嘱中结束了通话。
“所以说,得道多助是有点道理的。”马继洋回想着余温书的态度,忍不住感慨一句。
余温书的想法和念头,肯定不会提前通知江远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余温书不太相信江远的表现。
但是,余温书是真的为江远着想的。
马继洋羡慕嫉妒了几秒钟,转念一想,自己其实也是得到了类似的待遇的,只不过,自己作为长阳市刑警支队的自己人,得的更理所因当一些。
车队开了四五十分钟的样子,就抵达了曹家渡的一处停车场。
这附近有院子,有较为低矮的三四层的办公楼,也有七八层楼高的老住宅,都是比较老旧的风格和规划。本地的一些小企业喜欢这边离城较近,又租金较低的特点,少量的聚集了一些。
马继洋在路上就已经安排好了任务,下车再跟本地的派出所的民警汇合,然后取了防弹衣和枪械,开始穿戴。
本地派出所的民警都看傻了,问:“不是说调查吗?”
“要是正常的案件,凶手大概率就在这里。如果凶手不在,这个案子可就麻烦了。”马继洋现在说话,跟给领导说话就是两个层面了。
给支队长打电话,他不好把话说的那么满,但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马继洋也是侦办过无数大案要案的,并不觉得眼前的这个案子难办,至少在刑警层面上来说,是这样子的。
不过,这么难得的表现机会,马继洋是绝对不愿意浪费的。
确实,以正常的刑案模式,先派两名刑警过来走访调查一下更合理,但省厅的领导们晚上就走了,明天或者后天才出的结果,就像是冰冷的屎一样,味都散不出来了。
防弹衣和枪械,马继洋也不觉得能用上,但它们穿起来帅,又显得正规,那就穿起来。
马继洋再喊一声“一队跟上”,就在派出所民警的指引下,在百度地图的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