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66(2 / 2)

加入书签

“可以。”江远也不需要一个百分百的策略。

如果是徐泰宁搞排查,那确实需要接近百分百的保证的。因为花钱太多了,哪怕是长阳市这样的省会级城市,用到徐泰宁,也很难接受钱花了,案子没破这样的结局。

至于说合理不合理,对比商业片的大导演就能理解了。高风险的投资下,还允许你有极大的自主权,那就必须要用既往成绩来做背书的。

再说回来,柳景辉的方案就不需要讲究这么多了。几十个人的排查,都不适合用“排查”来描述,就直接用调查即可。

即使柳景辉想查的细一点,这个数量和难度,对刑警队来说,都只能说是普通工作。

得到江远的认同,柳景辉第一时间指挥起了刑警们。

今次的案子是宁台县自己的案子,就不用像是在外地那样,要经过当地警队的允许和批准了。

伍军豪的防爆巡警大队,刘文凯的刑警大队,早都摩拳擦掌了,待柳景辉分配了任务,立即就动了起来。

伍军豪的防爆巡警大队是真的动,执行的长时方案,就是询问名单里的每一个人,将他们当日的活动轨迹,以笔录的形式记录下来。

刘文凯的刑警大队走短时路线,先从技侦那里拿结果,然后直接调查筛出来的“重点”嫌疑人,但这个调查就更细致了,采用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派遣刑警上门,依旧没有排除怀疑的,就开始派人跟踪。

双方的路线略有重叠,柳景辉也不在意,因为重叠的嫌疑人本身就有着更高的嫌疑度。调查两遍或者换人调查,本身也是一种调查模式。

接下来几日,9号楼的会议室都保持着灯火通明的忙碌状态。

67人的名单迅速的降为23人,接着是17人,12人,6人,3人……直到0人。

“所有人的嫌疑都排除掉了。”柳景辉倒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这种可能,但最终得到这个结果,还是有点出乎他的意料。

“要对重点的嫌疑人,再调查一遍吗?”黄强民收到消息过来,也没有说抱怨或安慰的话,直接表示了对柳景辉的支持。

柳景辉略有心动,但缓缓摇头,道:“调查的已经很仔细了,再来一遍,意义不大,嫌疑人都是被排除的,除非我们的线索有误,否则,就是嫌疑人没在我们框定的范围内。”

这是排查或调查中最烦人的一种,你调查了一大批的嫌疑人,结果发现嫌疑人都被排除了。重头来过的话,相当于重新开始了。

柳景辉沉思片刻,看向江远,问道:“要么从三号尸体再入手,确定尸源的话,再行寻找共同点?”

“三号更难搞,要确定尸源的话,弄不好得大排查。”江远也研究好几天三号尸体了,回了一句,再道:“二号尸体的身份已经清楚了,暂时也联系不上,三号恐怕也是一个结果。”

江远现在做的是自家的案子,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不可能去搞一个市级的排查。

柳景辉不得不承认,自家金边闪箔碎钻的华生说的有道理。

目前找到的三具尸体里,第一具尸体还是最有价值的,也是能够提供线索最多的。

相比后两具尸体,一号尸体的随机性似乎没有那么强——当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