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30章 日常(1 / 2)

加入书签

晚上,陈思琦带着琳玉她们几个都过来了,张罗了一桌。

当然,不是陆严河亲自下厨。

是跳起来总部公司的食堂阿姨过来做的。

陆严河顶多炒两个菜,要张罗一桌子的本事还是没有的。

苗月跟出版公司谈完事情,带着许小茵过来了。

陆严河许久没有见许小茵,惊喜不已。

他和江印出版社的合作,都还是因为许小茵建立起来的。

现在许小茵每年都还是会给他寄一些新书,包括没有出版之前的试读本。

如果陆严河喜欢,就会给她写一段读后感或者推荐语。

许小茵就能用这段话,帮助这本书做市场推广——甚至直接印在书的腰封上。

陆严河的推荐对书籍——特别是新人作者的书,帮助很大。

这毕竟不是一个纸书为王的时代了。

出版社要推新人作者也很难,可能这个作者的第一本书都要做好不赚钱的打算。

这不仅仅是因为愿意看书的读者变少的原因。

还有现在仍然读书的读者要发现一本新人作者的书难度加大的原因。

陆严河还能愿意继续做这样的事,也带动了不少明星艺人做这件事。

像江印出版社,因为小说IP运营的关系,跟很多影视公司丶制片人丶导演和演员都建立了联系,除了陆严河,他们也会给一些愿意做推荐的丶有影响力的艺人寄书。

往往他们愿意在社交媒体推荐一下,就能让这本书进入畅销榜。

许小茵现在已经成为了江印出版社虚构类出版内容的主编。

只有苗月这种级别的作者的书,才会由她亲自负责。

晚上一起吃饭的,从事的都是文化类的工作,也能聊到一起。

这一聊,陆严河才发现,刘毕戈的阅读量很大,他甚至对国内的作家,从纸书到网文,都了解。

刘毕戈说:「我挺喜欢读小说的,尤其是故事吸引我的小说,不过好多人都觉得我喜欢读那种文艺的丶意识流的小说,也不能说我不喜欢,但其实我最喜欢的还是故事性,那种故事性不强的小说,我就不太喜欢。」

「看你拍的电影就知道了,你的电影虽然个人风格很强烈,尤其是《暮春》给人感觉很文艺,但哪怕是《暮春》,其实都是强情节的电影。」陆严河说,「你的电影,镜头节奏都很快,不是吗?哪怕是长镜头,也不是那种静止不动的镜头,而是让故事发展一镜到底。」

刘毕戈:「你还是对我了解,你知道有的演员来见我,想要上我后面的戏,估计是认为我是那种比较闷的文艺片导演,我甚至都怀疑他们没有怎麽看过我的电影,或者就看了一些片段,然后一张口就说什麽想要拍一些真正的丶不讨好市场的艺术电影,拍那种完全聚焦人物的内心和变化的电影,又说自己演一些狗血的剧情,都演得快不认识自己了,我一听都懵了,我心想我哪部电影是这样的,《暮春》剧情那麽狗血,我自己都觉得狗血,而且,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怎麽通过镜头聚焦人物的内心和变化。」

陆严河笑了。

「所以你的电影其实是那些电影节电影里相对受观众喜欢的。」陈思琦说,「你的电影只是在风格上很独特,有你个人的作者性表达,但电影的内容本身,还是在好好地讲一个吸引人看下去的故事。」

「是。」刘毕戈点头,「我自己都不乐意看那种没什麽剧情发展的电影,我不是说那种电影不好啊,有的导演也能把那种电影拍得好看,但我没有那个本事。」

「你都国际大导了,怎麽这麽谦虚呢。」陆严河笑话。

刘毕戈端起酒杯,笑骂了一句:「国际你大爷!」

几个人说说笑笑,到后面,都喝得有点多了。

陆严河和陈思琦安排车,给他们各自送回去。

等屋子里只剩他们两个人,他们一起坐在沙发上,依偎在一起。

谁都没有说话,就保持这个姿势,差不多十分钟。

然后,陈思琦才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麽,说:「刚才许小茵问我,你会不会愿意把你之前写的剧本,做一下出版。」

「出版?」陆严河有些惊讶,「剧本出版了有人看吗?」

陈思琦:「挂了你的名字,那些电影又很有名气,肯定有人买,也肯定有人看。」

陆严河略一思索,却有些犹豫。

因为,剧本和最终的成片,其实是有差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