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百四十四章 茶素有了自己的好大学(2 / 2)

加入书签

评估组的组长是大浙的校长,当初上级也不知道是怎麽想的,让冤家对头来评估。

说实话,茶素国际医科大的崛起对大浙的影响是最大的,因为大浙也是挖掘手,可因为有了茶素,在临床和基础这一块,大浙几乎就不是茶素的对手。

所以,最后一句为能形成协同,这句话其实是说给黑子听的,你挖来人又能怎麽样,你没综合学科,你们连个衔接都做不好,抢了我的目标又能在怎麽样,钱白花了吧!

张凡脸上带着笑容,一点都不生气,这就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态,反正人已经到了,行不行的,他一个外院的知道个屁。

「学科生态失衡制约发展上限,单一的学科结构限制了解决复杂医学问题的能力(如罕见病机制丶慢性病防控需多学科协同),也阻碍了前沿颠覆性技术(如基因编辑丶细胞治疗)的源头创新和临床转化……」

如果不是已经通过评估了,听人家的反馈意见,估计都以为学校没通过呢。

反正什麽「重技轻道」人文与创新能力培养不足丶教学模式传统,信息化与个性化不足师资队伍结构需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面临挑战,学科领军人物与青年拔尖人才储备不足。

几乎可以说,茶素国际医科大除了临床以外,就没有能看的。

这个时候,就是带着耳朵来听埋怨的,至于反驳,一点都不能反驳,面子是必须给的。

等评估组这边反馈完毕,高晶晶踩着高跟鞋,穿着小西服,上台就开始感谢,然后又汇报了学校下一步的举措。

其实这些都是不疼不痒的面子工程,但高晶晶这边说着说着,就有点威胁的味道了。

「我校计划成立由医院院长丶校长任双组长的「双一流」整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协调资源,结合在「双一流」专项经费基础上,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丶社会捐赠支持。

并且建立柔性管理机制丶长周期人才评价机制丶深化与国内顶尖医学院校(如中庸丶北医丶上医)丶中科院丶工程院实质性合作。

人才能南流,也可以北往,我相信,茶素国际医科大有实力有能力做好人才储备人才交流的重要工作!」

张凡听的都要捂着脸了,这文化人怎麽就一点沉不住气呢。

这种事情是能拿出来说的吗?还尼玛是在这个大会上形成报告的说,这种事情就是偷偷摸摸乾的,结果……

茶素国际医科大的评估反馈会议开的是争锋相对,会议结束评估组连准备好的宴会都没有参加,连夜就跑了。

紧接着,也不知道是谁,直接就把高晶晶最后汇报的几句话放在了网上。

然后教育圈就像是地震了一样,一群吃瓜不嫌事大的网友甚至调侃的说道:「赶紧洗乾净了等着茶素医科大的临幸吧!」

事情越闹越大,甚至有的南方大学已经放出话来了,茶素医科大就是一个扶贫产物,没有南方各个发达省份的支援,你连个显微镜都买不起。

边疆这边阴戳戳的公布了这几年对于茶素国际医科大的支持帐单。

然后东南西北的大学都参与了进来,吵的是不开开交,结果本来没人家什麽事情的水木和大北遭殃了。

因为他们的经费最多,闹的越来越不像样子了,教育这边直接下了封口令,教育人家可不像是卫生那麽软弱拿诸侯没办法。

张凡对于这个事情也是无奈的,人家高晶晶也没错,错的只能是发展不均衡了。

不过这样也好,王明发不是来了吗,正好,借着这个事情,和老王谈一谈,你们两桶油就不支持一下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