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章 宋辽会谈(1)(2 / 2)
章惇都尚且如此,何况是他这样的小人物?何况,刘安世知道,自己是解释不清楚的。
他的俸禄,他的收入,根本不足以让他在洛阳买园宅,在相州置田产。
哪怕把他全家的收入加在一起,也是不够。
所以,刘安世知道的,他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认罪认罚。
只是……
这样做的话,等于是自断仕途。
此生都将在偏远军州的监司上为官。
故而,刘安世在深吸一口气后,握紧了拳头。
他知道的,假若他不想这辈子,都如刘挚丶王觌等人一般,在穷山僻壤的偏远军州看当地土人玩泥巴,或者在一个无关紧要的监司里看着空荡荡的仓库。
那他实际上,只能拼死一搏!
怎麽个拼死一搏法?
自然是把水搅浑!
只有这样,他才有一线生机。
于是,他一咬牙,直接开始提笔,写起了札子。
不过不是自辩札,而是弹劾札。
……
赵煦在答覆了向太后后,就真的将精力,集中到了外交事务上。
先是,召见了礼部尚书王存丶翰林学士刑恕等人。
命这两人,尽快安排好,列国使者入觐的流程。
这两人回去后,自是立刻就把赵煦交代下来的事情给办好了。
下午时分,就递上了安排好的列国使臣入觐时间。
赵煦看完,直接批示:可。
于是,到了第二天,元佑二年十二月戊子(初十)上午。
辽主耶律洪基的贺使耶律永昌,以及辽太孙耶律延禧的贺使耶律拱辰,便在刑恕的陪同下,来到了福宁殿前的东上阖门前。
之所以安排的这麽急,是因为这两个人明天就要离京回国了——他们得赶快回朝,去向耶律洪基复命。
以方便耶律洪基根据他们两人的汇报,调整明年的正旦朝贺使的任务。
而明年的正旦朝贺使,将直接与赵煦商议明年的宋辽交子贸易的各种细节。
宋辽交子贸易,是目前整个世界,规模最大丶涉及商品数量最多的两国经贸丶金融条约。
不夸张的说,宋辽交子通过其金融魔法,如今已隐隐在两国国中,都培养出了依附于此的庞大既得利益集团。
过个三五年,说不定就是真正的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变成一个无论耶律洪基,还是赵煦,都轻易不愿动的怪物。
甚至,可能直接上升到,动就等于宣战的程度!
宋辽两国中,目前虽然还没有人察觉到这一点。
可是,有识之士,都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了,这个始于元丰八年的交子贸易协定,在两国国内,日益重要的迹象。
这也是耶律洪基,之所以会派耶律拱辰来到汴京的缘故。
……
当童贯来禀报,刑恕已带着耶律永昌丶耶律拱辰在东上阖门下候诏的事情时。
赵煦正在赏玩着,由沈括牵头,苏颂参与,调动了整个大宋朝廷所能掌握的先进技术和能工巧匠们所雕刻的新的宋辽交子铜版。
而三年的技术叠代以及持之以恒的不断投入,所产生的技术进步,自然是相当亮眼的。
哪怕赵煦不怎麽动雕版雕刻丶印刷。
但仅仅看着面前精美的铜板,赵煦也知道,新的宋辽交子,较之旧交子,无论在那个方面,都是碾压性的!
在听了童贯的禀报,赵煦就吩咐道:「快快有请!」
为了今天,赵煦已经等了一个多月了。
从宋辽两国,达成了高丽停战和约后,他就在等着今天了。
一刻钟后,刑恕就领着耶律永昌丶耶律拱辰,到了赵煦面前。
「翰林学士臣恕……」
「大辽皇帝贺大宋皇帝陛下兴龙节使丶北院枢密副使丶宁远军节度使臣永昌……」
「大辽皇太孙丶梁王丶朝鲜国王贺大宋皇帝陛下兴龙节使丶宁昌军节度使臣拱辰……「
「恭问皇帝陛下圣躬万福!」
在刑恕的引领下,耶律永昌丶耶律拱辰依着大宋的朝觐之礼,毕恭毕敬的四拜问安。
「朕躬安!」赵煦端坐在坐褥上,轻声答礼:「三位爱卿免礼!」
「童贯,给三位爱卿赐座丶赐茶!」
「诺!」
童贯带着殿中内臣,为三人搬来椅子,又奉上煮好的茶汤。
三人谢恩之后,坐到椅子上。
耶律永昌和耶律拱辰,看着被奉到他们面前的茶汤。
都是忍不住的口舌生津。
便是耶律拱辰,也条件反射般的咽了咽口水。
没办法!
他到汴京,虽然也就几天。
但却被汴京的茶汤,所深深折服了。
这种和过去的南朝点茶法,完全不同的新式茶汤,用了牛奶来烹煮,去掉了过去那些花里胡哨,味道驳杂的香料。
转而加入了红枣丶蔗糖或者荔枝干丶桂圆乾等物。
味道醇厚,口感甘甜丶顺滑。
对于在北方寒苦之地长大的辽人来说,这简直就是针对他们的身体量身打造的饮料。
哪怕是耶律拱辰,也无法拒绝。
端起茶盏,耶律拱辰满足的喝上一大口,才依依不舍的放下来。
「永昌卿丶拱辰卿……」端坐在坐褥上的赵煦,视线在耶律永昌和耶律拱辰身上扫过。
两人立刻起身,躬身而拜:「臣等恭听皇帝陛下德音教诲!」
赵煦见着,微笑道:「两位爱卿不必如此拘礼!」
「都坐下,都坐下……」
「宋辽两国,乃是兄弟之邦!」
「大辽皇帝陛下,是我皇叔祖!大辽皇太孙则是我皇弟!我与大辽皇帝丶大辽皇孙虽素未谋面,却神交久矣!我早已视大辽皇帝丶大辽皇太孙为挚爱亲朋!两位爱卿虽是辽臣,但于礼法上,也属我之臣!」
一席话说下来,不止耶律永昌,欢喜不已。
就连耶律拱辰也是眉飞色舞。
他可太喜欢赵煦的这一番表述与态度了。
因为,这意味着,这南朝宋国的皇帝,中原的天子,承认了大辽与大宋是对等的存在。
且隐约默认了宋辽一家,这个辽人百年来,挖空心思,费劲手段,想方设法想要南朝承认,却始终无法成功的概念。
宋辽一家!
就意味着大宋是中国,大辽也是中国!
一旦如此,将来王师南下,大辽官军就不会被中原百姓丶士绅与军民视作夷狄胡虏。
太宗当年,入主中原后,却被中原军民群起而攻之,只能含恨引兵北返,最终身死杀胡林的事情大概率就不会重演了。
只是想到这里,耶律拱辰就欢欣不已。
却不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大宋丶大辽互认中国。
不止有利于将来,大宋北伐,攻灭辽国后的统治。
更有利于现在,大宋对辽国上下的渗透——宋辽既然都是一家人。
那,大宋天子赏赐阁下,就等于大辽天子赏赐阁下啊!
都是赏赐,都是恩典!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