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会德丰!(1 / 2)
第686章 会德丰!
第二天,李长河来到了办公室,叫来了艾拉。
「艾拉,我记得前段时间,张玉珊家族是不是有个丑闻来着?」
「你帮我把那些报纸找出来,我打算看看!」
李长河这时候冲着艾拉吩咐说道。
「好的,boss!」
艾拉虽然好奇,自家boss怎麽忽然间要看张家的丑闻,但是还是不折不扣的执行了李长河的命令。
很快,之前关于揭露张家丑闻的那些报纸就被艾拉找了出来,然后送到了李长河的面前。
李长河看完之后,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
没错,他就记得前段时间看到过这个新闻,张氏争产案!
张氏争产案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家族内讧。
按照报纸上所说,张家以前是传统的华人大家长模式,不许分家,同住一处,不许有私产,所有的支出都是家族统一提供,就连下面的儿媳妇们买衣服,也是给一样多的钱,然后在同样的价格内自由的买款式。
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长式的华人富豪家族。
而他们的掌权者也是兄终弟及,从他们家的创始人张祝珊之后,先是老大张玉玠掌权,然后是老二张玉麟,再到老四张玉良,几个兄弟接连掌管家族大权。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张玉良身上,他掌权的时间太长了。
前面几个兄长,掌权都没几年,早死的早死,病死的病死,老早就挂了,而张玉良则是从六十年代开始,一直掌握家族大权,直到现在。
前面十多年,他们家族没闹矛盾,是因为张玉良他们的老妈,也就是张祝珊的原配夫人还在,她维护着各房的利益。
但是在77年,也就是李长河穿越过来的那一年,这老太太死了。
而他死之后,张玉良上面再无人钳制,这位张家掌权人开始慢慢的玩手段了。
公司大权就不说了,张玉良掌权十多年,其他各房的人根本没有资格插手公司业务,自然也没资格争夺。
矛盾真正的爆发点,在于他们的祖宅。
这几年,伴随着港岛房地产的火爆,很多富豪把主意打在了自家祖宅的土地上,因为以前很多华人富豪的港岛祖宅位置不算太差。
很多富豪家族开始把祖宅的地皮改建成商业大厦,由此不但获得一栋大厦,还能靠收租赚取i大量的财富。
比如说,张家这套祖宅,位置就在铜锣湾。
而张玉良也是采用的类似手段,用家族公司的名义,开发自家的祖宅,要在铜锣湾这里建一座商业大厦。
这个思路是很好,但是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里面的拆迁。
毕竟这是张家的祖宅,而根据张家以往的条例,大房,二房,三房的人都住在这里面。
所以你想拆自家的祖屋,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清出去。
张玉良想的则是一劳永逸,不但把这些人踢出去,甚至宣布以后家族公司也不再供养这些人。
而张玉良给的条件,就是每房150万到300万港币的拆迁款,再加上每个子侄每人不到一百万的补偿款。
也就是说,大房二房三房每房也就能领到撑死几百万的补偿,然后就被踢出家族产业了。
张玉良不知道怎麽搞定的大房和三房,但是二房的遗孀崔秀英不干了,坚决不走,当起了祖宅的钉子户。
双方经历了绝食,强拆,暴力驱逐等一系列手段,最后,崔秀英直接一纸诉状,把张玉良告上了法庭,要求清查张氏的资产,四房平分财产。
这个小叔子与寡嫂的内讧,也成为了去年港岛纸媒热衷爆料的新闻,让李长河对这件事有了印象。
也因此,在昨晚上跟包钰刚聊起之后,最后他记起了这个事件。
从法理上来说,崔秀英的诉求是没有问题的,张家的企业,包括会德丰的股份,应该是属于张氏四房的共同财产,所以四房肯定有权利分到这些。
但是按照历史记忆来说,包钰刚收购会德丰的时候,很明确是张玉良主导卖的股份。
也就是说,张玉良那时候依然是会德丰的大股东,甚至是整个张氏家族的掌权人。
「看来,崔秀英这个案子是失败了?」
「可是不应该啊,从报纸上的描述来看,崔秀英的证据和诉求都很明确,胜率是非常大的。」
李长河看着报纸上关于两家的描述,微微皱起了眉头。
港岛的媒体记者其实挺有能力的,双方的基本信息罗列的并不差,以李长河的观点来看,崔秀英的控诉其实赢得概率是很大的。
那麽为什麽最后张玉良胜了?
是花了钱?还是?
李长河坐在那里思索了起来。
片刻后,李长河打电话叫来了艾拉。
「艾拉,你去帮我调查一件事情。」
「boss,您吩咐!」
艾拉恭敬地说道。
「就是这个张氏争产案,你去调查一下,这个案子的判决结果出了没,如果没出,主审法官是谁?」
「还有,你把张氏家族除了张玉良这一脉之外,其他几房人员的信息都调查出来,最好能确认联系到他们本人。」
「对了,你顺便做一份会德丰的」
李长河这时候冲着艾拉吩咐说道。
艾拉点点头:「明白了,boss,我马上去查!」
待艾拉离开之后,李长河走到了窗前,俯瞰着远处的维多利亚港,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还真没打过会德丰的主意,因为比起怡和和和记黄埔,会德丰虽然同样也是港岛四大洋行之一,但是他的核心业务并非是地产,而是航运。
会德丰跟包钰刚其实是有合作关系的,双方在75年曾经联合组建了会德丰航运公司,而且这两年包钰刚弃船登陆,卖掉自己手里的船,接受的人有两个大客户。
一个就是东方航运的董家,而另一个就是会德丰的马登。
跟董船王一样,马登也是押注航运业的复苏,所以接手了包钰刚很多的船。
相比较之下,会德丰的地产业务,反倒不是特别多,不过也算是不错了。
会德丰之前最主要的商业地产,其实是手中的国际大厦和联邦大厦,这是两座位于中环的商业大厦,也是以前张玉良家族的联邦置业持有的资产之一。
张玉良家族之所以会成为会德丰的大股东,就是因为马登收购了张玉良家族的地产公司,然后用的是合并加换股的方式,由此张家成了会德丰的大股东。
不过相比较于置地和九龙仓,会德丰在港岛的地产业务并不算多出色,未来的潜力比不上置地和九龙仓,也比不上和记黄埔。
其实现在的李长河收购会德丰,是比较鸡肋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