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1章 操碎了心(1 / 2)

加入书签

朝廷法度是那样,实际到了地方上,因为王小井他们造过反,他们家会被县衙着重关注丶监视,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回访。

而地方的优惠政策,比如免除部份劳役丶捐税等,他们这些人家往往会排在最后,或是被直接剥夺权利。

这种随机概率性的东西,还没法申诉。

汪县令既然特意提起,那就是能做到,这对王小井他们这样的人家重新融入乡邻无疑是最好的。

父母大人做出了一个表率嘛。

潘筠笑吟吟的。

一旁的潘素若有所思。

友好交流之后,潘素也已经上完香,并拿出十两银子求购平安符。

潘筠从袖子里拿出两张平安符,非常公事公办的迭好递给他们。

十两就是两张,没有多送一张。

汪县令不相信这个,所以他随手把自己的那份平安符塞进妻子的荷包里,给她挂在腰上,没有求它保护的意思。

潘素若有所思:「我看老爷刚才和潘道长相谈甚欢。」

汪县令摸着胡子道:「她是不是真有神仙手段,我不知道,但她有悲悯之心,又不慕权势,的确是名副其实。」

潘素:「来前老爷还怀疑人家是沽名钓誉之辈,怎麽一面就改了?」

汪县令摸着胡子笑道:「所以,识人断事都不能想当然,夫人就不要再打趣我了。」

潘素笑了笑,回头看了眼隐在山中云雾和香火间的山神庙,颔首道:「也好,你既然不想僧道参与县务,而潘道长也无心奉承,不如就当如此。」

汪县令连连点头,只要潘筠不在他的治理过程中使绊子,他们就这样相安无事多好?

回到县衙,潘素便让人准备礼盒。

汪县令「咦」了一声,好奇的问:「这时候给谁送礼?」

「是我表姐,她正月的生日,我想早一点将生辰礼送去,讨个巧,」潘素笑道:「表姐夫这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吗?两家还是要拉近一下关系。」

汪县令连忙往外看了一眼,压低声音问:「别人知道我们和明仁的关系吗?」

「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汪县令呼出一口气:「还是不要说的好,不然别人还当我是借明仁的势谋得的这官职呢。」

潘素笑着点头:「我知道,我让人悄悄的把礼物送去,不叫人知道。虽不叫人知道,但该走的礼还是要走。」

汪县令点头。

而此时,王费隐看着逐渐散去的信众,见潘筠一边打扫案台,一边问起新到任的汪县令,不由道:「这事要感激明大人。」

潘筠:「明仁?」

王费隐点头:「明大人为了玉山县可谓操碎了心。」

他道:「蔡晟虽招安有功,但功过不能相抵,玉山县之所以会造反,他占一半责任,加之重开银矿是皇帝的意思,朝廷官员不敢说是皇帝之过,就把能推的过错都推到了他身上,你们刚走没多久,他就被人拿进京城下了大狱。」

潘筠:「这都好几个月了,还没判吗?」

王费隐:「这种大案,一时半会儿判不下来,邓茂七现在还在福建攻城略地呢,我看朝廷想把两案并成一案,且有得耗呢。」

「玉山县经此一劫,百姓对官府的信任度降到最低,倒是道观寺庙的香火日渐旺盛,虽然我是三清观观主,但我知道,长此以往,于民无利,」王费隐道:「明大人也看出这一点,便在候官的一干人中千挑万选,选中了汪县令继任县令,他只是举人出身,若不是明大人极力和于大人推荐,于大人向朝廷进言,汪县令来不了玉山县。」

潘筠摸着下巴道:「这位汪县令看上去不是很聪明,但心思灵敏,这样的人直觉很准,他为人又还算正派,偏又有些小懒,正好合适玉山县。」

王费隐笑着点头:「百姓怕官员不作为,却又怕官员乱作为,像他这样的就很好。」

也很适合三清观和山神庙,他们一个观主神隐,一年有大半时间在闭关和深山里修炼;

一个庙祝还在学习阶段,一年大半时间在外面学习历练,都适合随性而为。

太想有作为的县令隔三差五的找他们,他们去嘛耽误时间,不去,又有怠慢之嫌。

比如之前蔡晟为何那麽讨厌王费隐和潘筠,不就是他太想上进,太想有功绩了吗?

县令一和煦佛系起来,潘筠的事情立刻少了一半,心情也好了许多:「大师兄,我们再留几天就走。」

王费隐慢悠悠的问:「走去哪儿?学宫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吧?」

「您明知故问了是不是?当然是去吉安县了,璁儿多半要去泉州,我嘛,找机会去京城晃一圈,看看我爹和我哥哥们。」

王费隐倒未拦着,只是叮嘱一句:「你要记住,你已经突破第一侯,已经踏出红尘外,对父母家人,不可再投注过多的感情。」

潘筠:「我知道,您怕我不能接受父兄家人老去,走火入魔做出有违天道之事嘛,您就放心吧,《道元法则》我倒背如流。」

王费隐:「说到《道元法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