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6章 庆典丶观礼(2 / 2)

加入书签

外贸版售价:3亿美刀。

当军事观察员们分析飞鸟-Ⅲ侦察机的时候,10架超大型预警机拖着五颜六色的尾气,划过整个天空,留下一道彩虹。

Y8 pro max预警机(05版):扫描丶预警丶锁定丶追踪丶指挥丶制导,本机作用半径200公里,连接三元通信网,可藉助西塔星链,作用全球,向己方单位提供敌军实时动态信息,1万公里内信号延迟仅为0.01毫秒。

外贸版售价:8亿美刀。

这时。

宽敞的主干道上,一艘1:1仿制的818电侦船,在飞机牵引车的拖动下,缓缓来到众人眼前。

138米的长度,42米的宽度,在海洋中算不上什麽。

但在陆地,138米远比庞大的盾构机丶架桥机,更令人震撼。

尤其船体高度,加上舰岛,犹如一栋十数米高的巨楼在移动。

即便眼前的模型采用铁皮制作,甚至趴在地上,可以看到模型底部充当轮子的AGV电动平板车。

但这依旧挡不住现场观众的惊呼。

毕竟三系真的拥有818电侦船。

随后,4万吨排水量的两栖攻击舰1:1模型,出现在主干道上。

其长255米,宽76米,全高61米,相当于30层居民楼。

不过,为了令观众欣赏到甲板和内部空间,模型后方还跟着舱内关键层的模型。

有核动力舱丶居住舱丶餐饮舱丶文体舱丶武备舱丶弹药舱丶维修舱丶甲板…

一连串的1:1模型,令观众们看的如此如醉,惊叹万分,也令军事观察员们狂按相机快门。

而接下来登场的4万吨排水量的无人机航母,与两栖登陆舰的展示类似。

但多了货柜化的无人机蜂巢,以及货柜化的三系巡航飞弹丶货柜化的鱼雷飞弹一体化-鲲鹏。

当两艘舰船的模型,完全开过去,时间已经过去大半个小时。

9点15分。

各式各样的机械外骨骼亮相。

为首方阵是『地质勘探队』。

200名工程师,身穿机械外骨骼,身前安装云台稳定器,上方设置可折迭三屏幕工作站,背后挂载勘探设备丶测量设备丶三系电台设备等等。

他们步伐稳定,速度轻快,一边疾走,一边操作工作站。

第二方阵是『扫雷作业队』。

200名魁梧绿衣,装备与勘探队类似,但每人牵着一条同样身穿机械外骨骼的中华田园犬。

狗子精神抖擞,装有机械爪丶机械轮丶螺旋桨。

现场看到这一幕,齐刷刷发出惊呼。

第三方阵是『机械维修队』。

200名战地工程师,身穿机械外骨骼,胸前怀抱工具箱,身后挂着轮胎和打气筒,齐刷刷掀起目镜头盔跟观众打招呼。

前来参观的北美军部中,隐隐约约传来怒骂声:「是他们,是他们在东非偷了我们的飞机轮子!」

第四方阵是『后勤补给队』。

200名后勤人员,前三分之一背负弹药,中间三分之一背负油桶,后三分之一背负锅碗瓢盆。

「使命必达,要啥送啥!」

后勤人员喊着口号,疾冲而去。

很快,第五方阵『医疗后送队』出现在眼前。

200名白大褂,身穿机械外骨骼,或俩俩抬着上下三层担架,或扛着医疗设备,或背负各类药品,或推着杂七杂八的电子义肢和仿真器官,前仆后继的向前冲。

「哪怕你只剩下个脑瓜子,我们依旧能救活你!」

「请再坚持1分钟!!!」

机械外骨骼方阵远去,现场鸦雀无声。

因为绝大多数人以为,机械外骨骼是装上枪炮,跟敌人硬碰硬。

万万没想到,三系竟然这麽用。

很显然,对战争的理解,三系走在了前面。

10点整~10点10分。

主干道上没再出现任何方阵。

但观众们不仅不着急,反而齐刷刷翘首以待。

终于,南边出现了人们最想看的身影。

机械动力装甲。

它们身高3米左右,重达2吨,拥有双足,可奔跑跳跃,可藉助小腿履带跪地疾驰。

第一个方阵:高原伐木工。

顾名思义,机械动力装甲安装电锯丶斧头,可以在西伯利亚零下60℃的环境中,独立作业8小时。

第二方阵:火力支援小队。

他们可以独立行动,也可以为装甲单位护航,还可以与机械外骨骼组成军团,实现火力压制。

第三方阵:囯门守护者。

他们藉助机械动力装甲,或常驻高海拔哨所,或游走在边界线上,为东方撑起一圈保护墙。

第四方阵:反恐精英。

他们藉助机械动力装甲,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对受害者进行快速营救。

第五方阵···

随着一座座移动铁塔走过眼前,来自全球各地的军事观察员,再一次感受到时代变了。

随后又感受到令人窒息的紧迫感。

因为谁都明白,下一个时代是AI。

果不其然。

压轴戏过后,再次出现新的方阵。

那是一台台履带自走AI机器人。

有平板车,有类人型机械装置,有搭载雷达模块的小坦克,有MT公司的麦田守望者···

余阳带着目镜趴伏在市政大厅楼顶的护栏旁,看着下方景色,拍照留念。

然后发表说说:「我从未想过什麽霸权,什麽列强,我只想造福全世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