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97章 揭面!臣请军令状!(月初求双倍月(1 / 2)

加入书签

第597章 揭面!臣请军令状!(月初求双倍月票)

「问过我没有?」

赵都安的声音混在殿外透进来的惨白天光里,清晰地回荡于殿内百官耳中。

仿佛石子投入湖面,荡开一圈圈涟漪。

死寂的气氛骤然被打破了,金銮殿上因这一幕太过突兀而短暂陷入呆滞的人们终于回过神。

继而,那一张张脸孔上涌现出不同的神情。

首当其冲的徐温言丶徐雪莲等使团诸人心头升起惊悸,下意识的第一个念头,是这个白脸缉司的出现乃是女帝的安排。

因为只有这样才最符合逻辑,一个小小的缉司才能提剑顺利地杀到他们面前,如此大放厥词。

况且无论是燕山郡主,还是河间世子都在前些日子,遭遇过赵都安的跟踪丶试探……而这些行为,自然被他们解读为乃是女帝的意思。

可等听到「问过我没有」这一句,使团众人的惊悸又转为了疑惑。

因为这话怎麽听,都不像是奉命来此的模样,而更像是遵循其自己的想法。

堂内百官同样意识到了这点,有人转身扭头,看向高居龙椅上的女帝。

有人皱紧眉头,心生疑惑。

有人茫然,不知所以。

有人露出惊怒的神情,死死盯着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小缉司。

而如袁立丶马阎丶孙莲英等少数知晓赵都安真正身份的人,则眼神深邃,沉默着没有发表看法。

「陛下,这是什麽意思?」

终于,冯先生恼怒的声音打破了沉寂,这位代表河间王府的大客卿没有理会赵都安,只愤怒转身,昂首盯着御座上的女子皇帝,沉声道:

「还是说,陛下已决意放弃和谈,与我等开战?因此再也不顾脸面?」

徐雪莲身旁那位燕山王府的老臣也是一副怡然不惧姿态,面向女帝,冷笑道:

「陛下若下定决心,为手中权柄,坐视天下混乱,蛮人入关,也不妨将话说明白,何必派一区区军卒来此发声?岂不教天下人耻笑?」

使团众人也都回过神来,虽心中紧张丶恐惧,但脸上却都流露愤怒决裂的神态。

一副「你若要战,那便战」的架势。

他们不确定这是否是女帝安排导演的一场吓唬他们的无趣戏码,只能维持高姿态。

见状,佯装痴傻的徐温言也顾不得人设,知道必须开口了。

他脸色凛然,跨步而出,昂首盯着徐贞观,斩钉截铁:

「陛下若要杀便杀,不过我也要提醒一句,和谈失败,我河间王府必与朝廷死战。」

徐雪莲也回过神来,惊怒表态:

「我燕山王府亦将决战,不死不休!」

只一瞬间,和谈就到了风雨飘摇的崩溃边缘。

见状,殿内一些沉默的大臣终于忍不住了,一人忙劝道:

「诸位莫要误会,陛下心系苍生,此事尚且可谈……」

而后,又转身拱手向女帝,哀声道:

「陛下!和谈涉事重大,不可轻决,更不可听信谗言呐!」

另一人也大声劝谏:

「陛下三思,此事仍可商谈……」

旋即又抬手指着赵都安,愤怒道:

「你是什麽东西?几品官位?朝会大殿哪有你说话的份?」

再一人跳了出来,炮火直指赵都安,颤声道:

「持剑上殿,口出狂言,你要造反不成?!和谈乃国之重事,你有什麽资格指手画脚?还狂言要问过你,莫非陛下决断,也要你来同意?!」

一片骂声!

这一刻,朝堂中的「主和派」再也没办法装聋作哑,因为若放任闹下去,一旦和谈决裂,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哪怕退一万步,这个白脸缉司的确是陛下暗中授意,他们也必须要表态。

一时间,赵都安竟仿佛千夫所指般,更如怒海之中的一块漆黑礁石,直面风暴。

「呵!」

赵都安笑了起来,这一声笑,满是讽刺与不屑,更如一股郁气憋在胸中许多日,终于倾吐出来。

他右手持剑,冷眼扫视一张张愤怒指责向他的脸孔,这一刻,眼神的厌恶来到了极致。

「不必装模作样试探,我并非奉任何人的命令而来。」

赵都安的声音铿锵有力,予以了正面回应。

这反而令愈多的人愣住了,心想难道真是这人疯了?

只因在京中做了几件事,有了些名声,便以为能干涉议和?

而那些指责的主和派官员却眼睛一亮,不是陛下授意,那一切就都有缓和的馀地。

「大胆狂徒!」

一名议和派官员震怒,手指遥遥指着他的脸孔:

「既无传唤,安敢行此以下犯上之行径?来人!禁军何在?速将此人押下去!」

话音落下,殿外竟真有大群披甲禁军而来,不过却没有靠近,只是沉默地驻足于殿外。

非但不像是来擒贼的,反更像在拱卫前头的白脸缉司一般。

这一幕,令更多人怔住。

赵都安却也失去了耐心,他目光冷冽地盯着这名官员,面具下,露出嗤笑:

「你,还有你们……」

他抬起右手,用染血的剑尖指向那些主和派大臣。

左手却缓缓抬起,按在了脸上的纯白面具之上。

「你们问我品秩,质疑我有何资格议政?上朝?好,区区代理缉司的确不配,但……」

话落,他脸上的白色面具陡然掀开,被他随手一丢,摔在大殿光洁的地板上。

露出真容。

赵都安环视群臣,目光冷冽:「平叛大都督的身份可足够?!」

轰!

如一道惊雷自九天落下,狠狠击中大地。

这一刻,当赵都安揭开面具,显露真容。

偌大殿宇内,百官群臣皆只觉脑内有雷霆炸开,大脑一片空白,双耳隆隆作响。几乎所有人的脸上,皆是露出震惊之色。

赵都安!

太子少保,平叛大都督,钦定皇夫……拥有无数头衔,自开战以来,屡立战功,更于不久前斩杀徐敬瑭,平定淮水西线的赵都安!

「怎麽可能?!」

不知是谁发出惊呼声,而后,死寂的大殿轰然沸腾。

赵都督回京了?什麽时候?他不该坐镇在南方吗?为何悄然回京,全无动静?

不,若只是秘密回京,没道理非要佯装为白脸缉司……除非,那梨花堂代理缉司,本就是赵都安假扮。

如此,才能解释眼前这一幕。

可……怎麽会?如何做到的……

议和派大臣悉数变色。

拄着拐杖的董太师神色错愕。

枢密院副枢密使双眼瞪大。

六部尚书呆若木鸡。

议和使团众人更是如遭雷击,决绝的气势被打断,不少人流露出慌张的神色。

人的名,树的影。

赵都安这个名字,早已在「八王阵营」中有了沉甸甸的分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