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1 / 2)
第937章 只想摘桃子
看着皇上慈眉善目的样子,于大富心里大定,连忙说。
「农场动员职工,积极卖出稻米。我们不仅如此,还积极从河南丶河北等其它兄弟农垦局,以优惠价购买优质小麦面粉,加上运费转卖给农场职工,让他们心里不慌。」
「没错,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皇上,我们积极动员职工,收购稻米,统一卖给济南的粮商。去年我们收购了四千吨稻米。
去年济南的米价是十二圆一吨,五千吨稻米就卖了四万圆。」
十二银圆一吨,大致就是六角钱一百斤稻米,折合银子是零点四两一百斤。嘉靖朝江南的稻米,最便宜时是一点二两银子一石,折合一两银子一百斤*。
隆庆年间,稻米降到零八两银子一百斤,到万历初年,降到零点六两银子一百斤,而今降到了零点四两银子一百斤。
主要原因是张居正清丈出来的田地多了,各藩宗室丶世家豪强和地主乡绅们被没收的田地也多了,它们不是被分给缺地的农民,就是组建农垦局和农场。
农户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各省水利设施不断完善,逐渐解决了乾旱或内涝等老问题。
各省农科所不断研制新的良种,亩产不断提高。
几项举措加在一起,从而推动稻米小麦的产量一年比一年高。
此外再加上静海丶日南丶真腊丶暹罗丶炎州等地的一年三熟的稻米不断涌入本土市场,逐渐把粮价打压下来。
开始几年,还有士子学子在嚷嚷,「谷贱伤农!」
但是打压粮价是这几年朝廷的重要国策。
一是通打压粮价,压制地主乡绅集团的势力。二是压低农产品的价格,进而降低工业建设的成本。
工业建设重要成本之一就是人吃马嚼,粮价降低,朝廷在这方面的支出就少,可以在其它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
再说了,粮价降低,损失最严重的是有馀粮出售的地主们。拥有土地越多的大地主,手里的馀粮越多,损失越大。
谷贱伤农,这个农不是真正的农户,而是靠农田发家致富的大中地主们。
四千吨稻米卖了四万圆,差价是粮商的利润。
济南市面上米价十二圆一吨是批发价,零售价在一分五两斤到一分一斤。
这个差价也是粮商的利润。
你看到人家赚钱,却没看到人家要承担运输丶仓储丶粮食变陈折价等成本,还要承担淋湿发霉丶米价波动等风险。
不能只看到人家吃肉,看不到人家挨打。
这些情况,徐贞明等大臣心里有数,他们和朱翊钧一起,静静地听于大富继续往下说。
「去年我们共种植了两万一千亩油菜籽,是北京农科总院培育的甘蓝四号,亩产两百八十斤。总共收获两千九百四十吨油菜籽。
我们农场自己有一家榨油厂,用的蒸汽榨油机。去年投产油菜籽两千吨,榨得六百吨优质菜籽油。
供销社收购菜籽油的价格是每吨一百二十圆,这一项就获得七万二千圆的收入。」
听到这个数字,王宗载和陈大科眼睛一亮,不由自主地身子向于大富这边前倾。
「去年我们向供销社出售了九百四十吨油菜籽,这是我们农场承担的统销任务,获得了两万三千五百圆收入。
去年我们十二个生产队,合计出栏生猪四千四百头,都是河南农科所培育出来,北方闻名的南阳三号猪,平均每头出栏一百五十斤**。
市面上的活猪,都是八十斤一口,只及我们一半。此前活猪价格是一两银子一口,折合一块六角银圆一口。
这几年,随着粮价不断下降,活猪价格也跟着下降,大致是一块二角银圆一口。但是我们白云湖农场的生猪,可是一百五十斤一口,不可能按照这个价格。
收购生猪的济南供销社,跟我们几经协商,议定按照两块三角银圆一口。
去年我们在生猪这块,获得一万零一百二十圆。」
于大富把这些数字反覆记在心里,滚瓜烂熟,今天背出来,十分流畅。
「我们农场地方大,有许多洼地草坪,随便一圈就是两三千亩。我们总共圈了六个地方,设立了六个养鸡场。
去年合计卖出活鸡七万五千只,出产鸡蛋一百五十万枚。
目前济南市面上活鸡是五分钱一只,收购价是三分左右。供销社对鸡蛋的收购价是两文钱一枚,
去年我们出售活鸡收入了两千两百五十圆,出售鸡蛋收入四千五百圆。
三个生产队专司捕渔,去年一年捕得各色鱼两百吨,以鲫鱼丶鯿鱼丶白鱼为多。供销社的收购价为平均一百四十圆一吨,在渔业这块我们去年收入两万八千圆。
其馀稍微比较大项的收割芦苇,卖给济南造纸厂,收入一千五百圆;养鸭丶鹅丶羊和兔子,收入一千七百圆;农场有一个草席厂,就地取材,用芦苇编织草席。
一般都是厂子里把芦苇处理好,再发给愿意做的职工,带回家去编织,织好了交上来,再由供销社来验收。按件数算钱。
我们白云湖牌草席,在山东丶河南丶苏北丶皖北一带卖得还不错,去年合计收入两千一百圆。
其馀的就是莲藕丶杂粮等各种收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