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学习:去一趟真的有用啊(2 / 2)
「钱没啥,最重要的是你们要养好身体。」李龙笑着说,「要有好身体才能爬长城啊。」
「这个小龙你放心!我们老哥几个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好的很!」
从老马号出来,李龙先去了陶大强家里,陶大强不在,和杨苹苹一起去老丈人家里了。李龙便把那盒点心交给了陶建设,和他聊了几句,然后去了谢运东的家里。
两天前李龙回来的时候谢运东不在,去丈人家帮忙了,等他去了李家找李龙的时候,李龙已经走了。
李龙把车停在院外,提着一盒糕点进院子的时候,看谢运东正在清雪,他也看到了李龙,笑着说道:
「小龙过来了?正好,这卖牛羊的钱还在我这里放着,你过来了,刚好让你看看。」
李龙笑着说道:「不急不急。这是我从燕京带回来的糕点,那边的老字号,做了几百年点心的店,你们正好尝尝。」
「好好好,燕京来的东西,不容易啊。」谢运东把手头的木杴立在墙边上,推门,让李龙进去。
邓桂兰正在收拾厨房,看李龙过来,笑着打着招呼。
「你给小龙倒水,我把卖牛羊的帐和钱给小龙看看。」谢运东说了一声后带着李龙进了里屋。
李龙看谢运东从火墙顶上取下一个卷起来的包,打开后里面是一沓沓的钱,还有一个本子。
最⊥新⊥小⊥说⊥在⊥⊥⊥首⊥发!
「牛羊按着你说的价格和数量送到了糖厂,然后呢,那个胡科长还要三头鹿,公鹿。你不在,我就着既然人家要了,那咱们就宰吧。」谢运东说道,「这事当时也没办法给你说……」
「没事没事,是我没交待清楚。」李龙心说自己怎麽把这事给忘记了。
「后面还有队里人,外村的人过来买牛羊头,蹄子,下水的,帐都在这里,你看看吧。」
李龙翻着那个帐本,上面一笔笔记着每一笔收入。
不管是卖往糖厂三笔两万多的大帐,还是一个牛头十五块钱,四个羊蹄子加一个羊头五块钱——今年物价涨了,谢运东也没按去年三块钱的福利给。
「咱队里人不缺这点钱,」谢运东解释着,「马金宝那里一副羊头羊蹄子六块了。咱们要的少了,有些人不感恩还说怪话,所以我就给定价五块。」
李龙笑着说:「嗯,应该是这样的。」
总帐在最后一页,所有的东西卖下来,是两万六千一百八十八块四毛钱。
李龙认真的数了钱,然后从中抽出一百块钱交给谢运东:
「这是给你的,这事还多亏你了。」
谢运东也没推辞,笑着说道:「那我可就收了。」
这事就揭过了,谢运东问起了燕京城的一些事情,李龙就捡着能说的说了一些。
然后又去给梁大成丶贾卫东家里送了糕点,聊了一会儿,最后回到大哥家里。
李娟和李强两个听到吉普车的声音后就立刻跑了出来。
「来来来,刚好,把这些特产搬进屋子里,你们等急了吧?」李龙笑着说道,「在燕京那边没好好吃,这回拿回来了,可以好好的吃了。」
李娟有些害羞,李龙只是笑。
「别看着啊,来,一起搬!搬进去咱们今天好好吃一顿,我也没好好吃哩。」
李龙把拉回来的特产分开让两个孩子一人抱了几盒往屋里而去。李青侠丶杜春芳听到动静从东屋里出来,李龙拿了几盒跟过去放在他们屋里。
「老娘,这点心你就放在床头,想起来了摸一块吃。」李龙给杜春芳叮嘱着,「点心有点甜,一次别吃多。」
生活好了,杜春芳却没改喜欢吃零食的习惯。李龙时不时的会买一些放在她屋里,有些时候零食吃完了李龙忘记了,杜春芳就找李青侠要钱自己去买。
李龙知道她还会不好意思,去门市部买零食的时候给人家说是给自家孙子孙女买的。
小老太太有些时候挺可爱的。
「好好好,吃不了那些。」杜春芳看着满心欢喜,「放一盒就够了,剩下的你拿回家里吃啊。」
「家里有的。」李龙笑笑,「明明他姨在燕京哩,想吃就寄过来了,你放心吃。」
说着他又对老爹说道:
「老爹,你也吃。这可出名了,燕京名店,老字号,开了几百年了。」
「行行行,我尝尝。」李青侠不怎麽吃零食,但这是小儿子专门从燕京买回来的,那咋也得尝尝。
李龙去到西屋的时候,这边屋子里已经开了一盒糕点,陆家两口子坐在沙发上,一人手里拿了一块——这盒糕点里面是各样式都装了一些,两个人嘴角沾着有糕点渣子,看到李龙还有些不好意思。
「陆大哥陆大嫂,你们在啊。」李龙打着招呼,「味道咋样?说是老字号,几百年的老店,味道好不好不说,名气可不小。」
「好好好,好吃着哩。」陆英明急忙说道,「比咱们这边的芝麻饼丶江面条可好吃多了。」
北疆这边虽然生活条件总体要好一些,但毕竟算是才脱离温饱时间不久,而且文化底蕴什麽的比口里还是差的远,就像这边的糕点点心啥的,至少在市面上出现的并不多。
普通老百姓能在商店里买的品种少,自家做的限于文化传承和材料的不足,也就是麻叶子丶糖糕丶饊子之类的,和口里比是比不了的。
也就是再过个几十年,旅游业兴起来了,民族糕点才开始被大众所熟识。
所以陆英明说的也没错,这糕点无论是从花色还是味道方面,都是非常好的。
「呆会儿拿一盒回去吃。」李建国笑着说,「得让孩子也尝尝。」
「我们拿两块就行了,哪能拿一盒。」陆大嫂急忙说道,「这东西不便宜吧。」
「别管贵贱的,去了燕京一趟,那不得带点特产回来?」李建国摆手,「拿着吧,还有哩。」
陆大哥大嫂有点不好意思,但想想家里两个孩子,便也就同意了。
陆英明过来是问李家明年种植计划的。
去年李家这边说了种打瓜不行,种花葵可以,毕竟市场接受度高。
最后证明,花葵的确是比打瓜挣的多,但种打瓜的也赚了钱。
今年怎麽样呢?
「今年可以种打瓜了。」李龙回答了这个问题,「口里有人收了,打瓜籽有市场了,虽然麻烦一些,但钱应该能多挣一些。」
陆家两口子一眼,眼睛就放光了。
他们已经尝到了种经济作物的甜头,所以才会过来打听着种什麽。其实他们自己也想过打瓜籽可能会畅销,但还是不敢确定,所以才过来问。
现在有了准信儿,这心里就有谱了。
想来过不了两天,全村应该都知道这个消息了。
有了口里两三个炒货厂当支撑,李龙对于打瓜籽还是很有信心的。
当然这是暂时的,毕竟打瓜籽终究只是做零食,以后,还是得看棉花。(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