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来不及後悔(1 / 2)
第817章 来不及后悔
带着16连胜,开拓者从波士顿全身而退。
伯德没有在自己曾经的主场送老东家一场胜利,避免了「我一回归球队就输球」的尴尬。
比赛结束时,伯德和奥尔巴赫拥抱道别,伯德说:「我能感觉到,现在的开拓者,比我们曾经最好的时期都要优秀。」
「噢,你的心病已经好了吗?这麽迫不及待地说这样的话,话可不要说的太早了。」
「好话就要早说,走着瞧吧瑞德,这个赛季是我们的,我不会重蹈覆辙的。」
奥尔巴赫知道伯德说的重蹈覆辙是1986赛季,那一年常规赛凯尔特人摧枯拉朽,可惜总决赛被阿甘乾死了。
这麽多年,这次总决赛的失利一直都是伯德内心的一道伤疤,他始终认为那一年的总冠军应该是凯尔特人的。
那是凯尔特人团队篮球的巅峰,可是终极对决中,却被年轻的英雄主义打败,这次失利比1985年输给湖人的打击更加沉重。
从那之后,凯尔特人再没有站起来过,球员时期的伯德也再没能接近总冠军。
上个赛季执教开拓者,伯德的心理之一就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开拓者究竟是个什麽样的球队,阿甘到底是什麽样的球员。
这是他打开多年心结的一种尝试,去亲身感受一下击败自己的强敌是什麽样的情况。
当然,伯德是在退役成为教练后才这麽做的,当球员的时候他从来没想过要这麽做。
1996-1997赛季的开拓者是残缺不全的,逼出了NBA历史最伟大的个人单赛季表演。
即便如此,开拓者还是折戟季后赛,个人英雄主义失灵了。
用巴克沃尔特的话说,超强的发动机终究带不动螺旋桨飞机机身,加力过猛机身要解体。
伯德意识到,这麽多年,开拓者取得了那麽大的成就,本质上就是搭建一个A级的平台,然后阿甘大力出奇迹,把球队顶到S+级别,并在关键比赛中硬生生乾死对手。
今年的情况略有不同,开拓者的这个平台很可能不是A级,而是S级别的。
虽然从球员年龄,还有实力上看,和三连冠丶四连冠时期的开拓者相比,没有什麽优势。
甚至纯看帐面的话,本赛季的开拓者是不如四连冠开拓者的,尤其是三号位。
但伯德知道一个球队的实力不能纯看纸面,更不是球员数据的堆迭。
现在的这支开拓者每个位置功能完备,球员间的化学反应极好,从训练营开始就搭配的天衣无缝。
在整个NBA防守态势越来越凶猛,场均得分越来越低的情况下,开拓者场均能轰下108分,火力极为强大。
并且108分并不是开拓者的上限,很多比赛他们三节就打得对手没有反抗之力,早早将比赛拖入垃圾时间。
阿甘的场均得分降到了历史最低,但他的个人能力实际上正处个人生涯高峰,他得分低完全是因为对手根本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而且,当阿甘在得分丶组织上不用再投入太多时,他在防守端的影响力极速膨胀。
伯德作为一个篮球场上的天才,虽然在家休养了一个多月没有接触一线执教工作,但旁观的姿态反而让他对现在的开拓者有更为清醒的认识:
当阿甘可以空出手来全力防守和做好各类细节工作时,其他人更可以放开手投入进攻,让整个团队异常流畅,由此形成了一个正向的良性循环。
与此相反,如果核心球员在进攻端占据了大量资源,防守端却要队友不停的去擦屁股,角色球员进攻端得不到发挥,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这是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决定的,进攻带来的愉悦度更高,进球带给人的信心提升更大,防守相对更加枯燥和艰难。
阿甘将最艰难的部分做到了最好,因为进攻端的队友们值得信赖,每个人都值得他信赖,这是过去的波特兰开拓者所没有的特质。
同时甘国阳也喜欢防守,进球带来的快感对他而言已经小了很多,这个赛季他更喜欢让对手进不了球。
接下来开拓者连续客场对阵新泽西篮网和费城76人,继续他们的东部客场之旅。
12月4号晚上,在大陆航空竞技场,甘国阳在球场上见到了身穿篮网球衣的哈基姆-奥拉朱旺。
两个老对手,老朋友再度相遇,甘国阳还是那个开拓者11号,而奥拉朱旺已经是「三姓」球员了。
不知道多年后奥拉朱旺回想甘国阳说的那句「不要让忠诚害了你」,心头是怎样的一番滋味。
在和帕特-莱利彻底闹崩后,奥拉朱旺选择从南海岸离开,在迈阿密他带走了两个东部冠军,一枚总冠军戒指,从结果上来说还是可以的。
只是他无法再忍受莱利的执教风格,并且心知肚明,年岁渐长的自己将成为莱利的弃子。
你今天不走,明天丶后天还是会被抛弃,很有可能被交易掉,送去一个自己不想去的地方。
那还不如趁着自己有议价能力,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离开热火,去一个能继续发光发热的地方。
奥拉朱旺的心态和德雷克斯勒不同,德雷克斯勒已经没有了进取心,他冠军拿的足够多,奥拉朱旺还想再拼一个。
奥拉朱旺最想回的地方是休斯敦,那里是他的第二故乡,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和火箭闹翻离开,可现在火箭队换了老板,亚历山大不一定会拒绝这位曾经的休斯敦之子的回归。
可惜,奥拉朱旺高估了自己在休斯敦人和火箭队心中的地位。
火箭如今是克里斯-韦伯的球队,年轻的韦伯代表了火箭的未来。
而奥拉朱旺已经进入生涯暮年,能力逐渐下滑,还是曾经的球权黑洞,训练场恶霸。
火箭不想请个大爷回来,把年轻新核心给得罪了,并且火箭也给不到奥拉朱旺想要的薪资水平。
于是,火箭对奥拉朱旺的示好没有做任何回应,管理层表示夏天他们不会有什麽大动作。
在老东家那里碰了壁的奥拉朱旺将目光放在了其它东部球队,如果不能回火箭,奥拉朱旺是不愿意去西部的。
回到西部,每个赛季要四次面对阿甘,这样的经历实在是不好受,还是在东部更加舒服一些。
可是奥拉朱旺的处境颇为尴尬,如果他是28丶29岁,那一定是各队眼中的香饽饽,电话会被各队经理打爆,挥舞着支票让他填写。
甚至帕特-莱利也不可能放他走,一定会跪着上门送上一份大合同。
但1963年1月出生的他在1997-1998赛季将满35岁,90年代的NBA,35岁是一个坎。
回看历史,受制于伤病管理和科学水平,联盟几乎没有球星在到35岁时状态不出现断崖式的大下滑。
唯一的例外是贾巴尔,但贾巴尔只是缓慢下滑,而不是一直保持巅峰,35岁时相比30岁,已经是MVP第十和MVP第一的差别。
其他的知名超级中锋在35岁这年都进入了职业生涯倒计时,一两年内就要退役了。
97年夏天对奥拉朱旺而言,好消息是他上个赛季依旧是20+10的全明星中锋,不管怎麽说,在97-98赛季肯定馀威尚存。
坏消息是,大家对他的馀威能留存多久并没有太大信心,因为他的下滑肉眼可见,大家都知道,这种下滑一旦开始将难以逆转,只会加速,最终自由落体。
眼看着到了9月份,夏季联赛都打完了,奥拉朱旺竟然没有获得一份合适的报价,让这位超级巨星很是难堪。
当然有球队给他发来合作意向,但这些球队都不愿意给奥拉朱旺大合同丶长合同,只肯给一份价格中等,时间两到三年的普通合同。
奥拉朱旺怎麽可能满足这样的报价,他知道1997年夏天是获得大长合同的最后机会,到1998年夏天制式合同施行,老将的红利就结束了。
就在这时候,机会突然降临了,新泽西篮网队易主。
来自微软的大亨保罗-艾伦收购了篮网队,成为这个球队的新主宰。
1988年艾伦就想买下波特兰开拓者,结果在和唐建国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接着10年的时间,眼睁睁看着唐建国这个一点不懂篮球的家伙拿下一个又一个冠军。
保罗-艾伦通过微软获得大量财富后,一心想在职业体育领域玩个够。
收购开拓者失败后,艾伦转向NFL,1996年,他收购了老家西雅图的海鹰队。
和1988年时不同,到90年代中后期,保罗-艾伦的财富进一步膨胀,钱对他而言已经不是问题。
成功拿下海鹰后,艾伦对收购NBA球队的兴趣再度被燃起,他对篮球的热爱更高过橄榄球。
在试图收购西雅图超音速无果后,保罗-艾伦将目光投向了近年来一直经营不善,准备重组的新泽西篮网。
篮网当时的老板是1977年入主球队,由阿伦-科恩和乔-陶布为首的七名新泽西商人,他们被称为「Secaucus Seven」。(西科克斯七人组,是1980年美国的一部电影。)
七人组持有篮网的股份20年时间,球队始终没有什麽起色。
无论是战绩,或者市场表现,篮网在联盟始终都是中下游角色。
NBA一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球队都有高潮丶低谷,有起有伏。
但篮网这20年一直在伏,没有起的时候,球队的状况越来越糟糕。
曾经雄心壮志的七人组,经历20年的蹉跎已经对篮球上的成就不抱希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