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灵前问情心(1 / 2)
荣国府,荣庆堂后院,大花厅。
探春这一番话语,迎春等姊妹听了,倒并没有多想,毕竟她们还在闺阁,心思纯净,少沾俗念。
但王熙凤丶李纨丶尤氏等都是经历练妇人,林之孝家的这些管家媳妇,更是老于世故,惯会见风使舵。
原本荣国府这种世传勋贵,因有祖宗爵位世袭,富贵可逐代传承,所以对读书科举并不热衷。
就像当年贾母言及贾琮读书之事,便很不以为然,觉得贾家正府子弟,不需以读书科举改换门庭。
但如今形势大不相同,当初出身卑贱,毫不起眼的大房庶子,靠着惊才绝艳的读书本事。
在毫无家门帮扶之下,不过数年光阴,科场夺魁,进士及第,天子器重,官爵耀眼。
有了贾琮这等出彩榜样,贾家再无人敢忽视科举之威。
即便贾母这等老迈守旧之人,也不敢轻语妄语,再说不靠科举改换门庭的大话。
更不用说像李纨这样的,因受亡夫贾珠薰陶,加之出身书香门第。
她见了贾琮这等耀眼崛起,对儿子贾兰举业之事,自然愈发炙热起来。
如不是深知婆婆与贾琮嫌隙极深,她只怕早就让儿子和贾琮亲近,也好多受些薰陶教益。
至于王熙凤丶尤氏等人,归根结底都受贾琮庇护,贾家眼下有翰林门第美誉,她们自然更不会轻视读书。
这会子听了探春丶迎春之言,让她们对平时多有纨絝的贾环,不自觉都高看了一眼。
毕竟宝玉混在女眷中听戏取乐,贾环却懂得闭门读书,两厢比较颇为悬殊。
庶子出头盖过嫡子,在贾家已出过一桩,谁能说不会出现第二桩?
至于林之孝等管家媳妇,听了探春和迎春之言,不少人看向宝玉的目光,已有隐约的讥讽耻笑。
……
王熙凤虽不知贾环入国子监内情,却知探春和贾琮从小亲密。
贾琮爱屋及乌,想拉扯探春亲弟,也在情理之中。
况且连迎春都出言嘉许此事,这对亲姐弟一惯心有灵犀,王熙凤更觉得自己猜测不错。
按着她的私心,二房爷们全是饭桶,个个都烂泥扶不上墙,才最合她的心意。
如今出了这种苗头,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万一庶出的贾环,真被琮老三鼓捣得读书有成。
二房就是庶子压倒嫡子,以赵姨娘这破落性子,一旦小人得志,二房还不乱成一锅粥。
二老爷是极其看重读书的,环小子要是读书有成,宝玉在二老爷眼里更成了狗不拾。
自己姑妈就要丢尽脸面,从此事事低人一头,还有什麽狗屁根底和大房叫板。
王熙凤想清楚这些,心里大为畅快,恨不得贾环走了狗屎运,早些进学中秀才,贾家可真有好戏瞧了……
她畅快笑道:「还是三妹妹有远见章法,自己比环儿也就大几岁,就知道督促兄弟读书,这是极正的主意。
如今外人都说贾家是翰林门第,家里年轻爷们读书不出名堂,那可是被外人笑话的。
环儿虽皮猴子般闹腾,但三妹妹这麽聪慧之人,环儿和你是一母所出,哪里就会是个笨人。
只要三妹妹管教有方,环儿的聪明根性,必定能用在正道上,将来读书进学,也好让二老爷得意一回。」
……
王熙凤语音飒爽响亮,虽只是和探春说闲话,在场之人几乎人人听到。
宝玉听了已羞愤欲死,兄弟贾环也不爱读书,宝玉觉得他虽顽劣,多少有些见识情怀,竟也有厌弃禄蠹之志。
兄弟两人虽不亲密,日常也不在一处戏耍,竟有一脉相承之相,自己一番见识终归没错,不然怎有同道之人。
他实在不能想像,贾环一惯荒疏浪荡,如今也做起读书进学的蠢事,当真是愚不可及之举。
三妹妹还这般津津乐道,二姐姐更是大为赞许,都以贾环进学为乐,她们却不知自堕淤泥,实在太过悲哀。
既然是手足兄弟,我见人坠入污垢,怎麽能视若无睹,那日见到环哥儿,定要好生相劝一二……
……
贾母听了王熙凤这话,心中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无奈,三丫头督促兄弟读书,哪个还能说个不字。
况且三丫头还有琮哥儿撑腰,贾母既管不了此事,也就不愿往深处想,省的坏了眼前听戏的乐趣。
再说有些事便是再想,也是没什麽用处的,何必自寻烦恼,且受用一日是一日。
但贾母这般得过且过,王夫人却是万万不能,只觉王熙凤这番话太恶毒,简直就是当着瞎子说灯黑。
贾环这无耻的孽畜,也不看是什麽下流胚,凭他也配读书进学,当真是想疯了心。
三丫头被东府那小子挑唆,越发不像个正经人,她明知宝玉今日会来听戏,偏生让她兄弟在家读书。
还在人前讥讽显摆,让人觉得我的宝玉懈怠,她的兄弟勤苦有出息,装模作样当真恶心透顶!
强笑说道:「环儿肯读书自然是好的,只读书是一等辛苦事,不仅要用心刻苦,天资也是要紧的。
像琮哥儿这等才情出众,毕竟是极少有的,不然岂不人人都能金榜题名,进士及第。
三丫头督促兄弟读书虽好,但也不要让环儿读书太劳苦,不然小小年纪熬坏身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
贾母一听这话,便知二媳妇又和孙媳妇杠上了,不禁一阵头疼。
这政儿媳妇如今像是好斗公鸡,但凡有不如她的意思,便要上去啄上两口。
只是她这人能为有限,每次想在人前争脸面,常常都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上回鑫春号的事情,就被琮哥儿整治不轻,这才过去多少时间,难道就这麽忘了,现在又来招惹凤丫头……
李纨丶尤氏等人听了王夫人之言,哪不清楚她心中所想,不外乎儿子读书不成,便希望天下人都读不成。
她们虽对王夫人心思,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但碍于辈分和府中位份,自然是一言不发。
……
迎春等姊妹都是聪慧敏悟之人,听出王夫人话中狭隘与恶意,但她们都是晚辈,不好出言反驳。
唯独探春是当事之人,王夫人话中的讥讽,让她气得俏脸发红,虽也一言不发,对嫡母却愈发深了嫌隙。
王夫人见自己话语一出,众人都像哑了嘴巴,正觉得出了心中闷气。
却听王熙凤脆丽嗓音响起:「二太太这话极有道理,读书确是极辛苦之事,真不是人人都耗费得起。
像是宝玉这样娇弱的身子,真不敢因读书点灯熬油,要是熬坏了根本还了得。
二老爷历来教子严厉,但毕竟是个大爷们,哪有思虑到这上头,也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操心。
像琮兄弟从小摸爬滚打,十岁就进书院读书,一年到头也不回几次,照样生龙活虎,这才能够读书成事。
环儿虽比不了琮兄弟,但从小上蹿下跳,皮糙肉厚的小东西,一看便是经得起折腾。
三妹妹倒不用担心什麽,对这小子可劲造便是,读书不听话就揍,棍棒出贵子,还怕他读书不成。
宝玉身子娇贵,也是没办法的事,好好养着才好,二房让环小子去搏前程就是,也好为二老爷争些体面。」
王熙凤话语热络体贴,像是迎合王夫人话头,可就是听着总有些走味,但又挑不出什麽漏洞。
在场众人听了这些话语,人人都脸色古怪。
既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还要忍住发笑,一时没人来接王熙凤话头。
席上突有人娇声咳嗽,听着有些剧烈急促,众人循声看去,正是史湘云。
史湘云见众人都看她,俏脸一阵发红,连忙解释:「茶水太烫了,我刚才呛到了,可不是故意咳嗽的。」
黛玉宝钗等见湘云出丑,心中暗自好笑,她们都知湘云性子,大大咧咧,说笑随意,半点不懂掩饰。
她必是方才喝茶时候,听到王熙凤一番妙语,下意识想要大笑,又立刻觉得不妥,一下憋得太急才呛到。
王夫人听王熙凤调侃之言,本就有些尴尬羞愤,但又挑不出毛病。
而旁人也都没有搭腔,她正想要这麽混过去,省的自己没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