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拿出老照片证据(1 / 2)
家里有普洱茶树的农民就发大财了,一斤新鲜普洱茶都可以卖几万块,家庭年收入几百万那都算少了。
当初没分到茶山的村民们就开始眼红了,各种闹事,村子都不太平。
于是村干部与外面的资本勾结,强制要求成立茶叶合作社,统一采摘,统一出售。
垄断就是这麽形成的。
虽然茶农们的利润少了很多,可是一年几百万的收入,还是让班章村的村民们迅速从原始社会一步跨进了富豪阶层,家家造别墅,户户开豪车。
本来老班章丶新班章普洱茶都是被他们垄断的。
现在岭南堂突然跳了出来,说他们有几十吨最顶级老班章普洱茶,以后年年都会有。
这不就是在割老班章村的肉吗?
玉盘村长是农村出来的,平时在村里作威作福习惯了,这时候就不忍了,开始高声骂了起来: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我是班章村的村长,大家都知道,我们班章村一年普洱茶产量也就50吨,去年乾旱,产量更是不到40吨。
结果你们岭南堂说自己手里有六七十吨老班章?你们的茶叶哪来的?假的,一定是假的。
你们记者不是要拍吗?都来拍,我做为班章村的村长,不承认这些普洱茶是老班章。」
横的怕愣的,玉盘村长这麽一闹,记者和众多茶商全部都围观过来。
做为班章村的村长,玉盘的话还是比较有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这让不少人都对岭南堂产生了质疑。
林三七也不急,他已经昨天注跟中茶协的倪会长丶中农大的柳会长结成了利益同盟,自然不会让玉盘村长胡咧咧。
「诸位诸位,大家不要急,我这个普洱茶到底是不是老班章,我说了不算,玉盘村长说了也不算。我们可以请中茶协的倪会长来告诉大家。」
倪会长这时候的屁股是歪的,主要是他不做普洱茶生意,自然要「讨好」拥有龙井最多的林三七:
「咳咳,大家都知道,老班章茶以其霸气的口感而闻名,茶汤入口苦涩味重,但茶气强劲,回甘持久,令人感受到普洱茶的阳刚之气。
再看这外表,作为标准的大叶种茶,茶叶条索粗壮紧结,芽头肥硕且多绒毛,叶片肥厚饱满。
干茶色泽墨绿油亮,芽头显白毫;存放后叶底逐渐转为黄绿色或红褐色。所以从我们专业的角度来讲,这批普洱茶是老班章是可以肯定的。」
柳会长这时候也作证道:
「对,这个我们的茶叶研究所团队也做过相关检测,岭南堂的老班章完全符合班章普洱的各种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
玉盘村长当然知道自己理亏。
真当玉村长是个莽夫?他聪明着呢,就是利用大家对农民的刻板印象,故意胡搅蛮缠,想把水搅浑喽。
套用郭德冈的一句名言: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
「哈哈,笑话,我们老班章每年的茶叶采摘都是有数的,全部都是登记在册的。
接下多少新鲜茶叶,制成多少干茶,数量多少,一共卖了多少,库存多少,全部都有记录。大家看看……」
玉盘村长从秘书手里接过几个帐本,举在手里甩了甩:
「上面一共记录了近10年来,我们老班章每年的产量以及销售记录。你要说市场上莫名其妙流出去几百斤,我是相信的,村民嘛,总是有私心偷着卖。
但是六七十吨这样的巨量,远超年产量了,那我们的本子上怎麽就不有记录?所以我说岭南堂的老班章是假货,我都是有证据的。
那麽林董事长,我问你一句,你这麽多老班章普洱茶是从哪里来的?」
哄~~~会场里众人都是议论纷纷,记者们兴奋了,终于吵起来了。
朱宝茶会长沉默不语,没有劝阻也没有反驳,而是听任玉盘村长的表演,显然这几人今天都是有分工的。
林三七假装一脸无辜:
「咦,老班章普洱茶树,最老的有1400年,年轻点的也有几百历史,你只记录了10年内的成交数量,那10多年以前的数据你也有吗?
难道你们老班章10年前就不产普洱茶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