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救救额滴小儿子(1 / 2)
林三七指出了秦兵马俑所在,必定会载入史册。
将来史书上记载,第一位发现秦兵马俑者,是军伟卫生部副部长丶弗山专区常务副专员丶宝安县书纪丶首都传染病医院院长林三七同志。
当后人看到这麽一长串风马牛不相及的职务,再想到一个外乡人居然发现这个世界奇迹,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笑死一大片游客。
想到这里,心情大好的林百亿恶趣味就忍不住了,看向了一旁的杨村长:
「杨村长,你们村是不是有一个叫杨志发的农民同志?」
杨村长有些奇怪,但还是连连点头:
「有,杨志发是我三弟,他就在……」
杨村长环顾了一圈围着瞧热闹的人群,然后手点向了一个方向:
「那边穿着白短褂子的就是杨志发。」
如果现在是玄幻小说,就可以看到杨志发头上本来如日中天的红色气动已经慢慢消失了,好运彻底不见了。
本来按正常的历史,是1974年那会儿,陕省大旱,西杨村组织村民一块儿挖井,想以此来对付这旱情。
然后以杨志发为首的三个庄稼汉被分到了一块儿,找了个地儿琢磨着挖口井。
至于能不能冒出水来,那就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毕竟不是林三七的昌平农场,那时候啥高科技探水设备都没有,只能瞎打。
当时杨志发就随意在地上随便划拉了个圈,跟另外两个同伴说:咱就在这块地儿挖挖看,说不定能挖到水呢。
当时村民还好奇地问为啥选这里?
杨志发解释说,原先这儿有棵柿子树,长得特别茂盛,叶子又多又密,看起来就好像地底下有充足的水源似的。
三个人立马动手,拿起铲子就往下掘土。
挖了大概四五米深的地方,杨志发感觉镐头像是被啥东西顶了一下,他鼓起勇气,跳进坑里,伸手扒拉掉上面的黄土。
结果摸到个泥疙瘩,看起来就像个人脑袋的样子。
这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第一次被发现。
但明明是3个农民共同发现的,为什麽史书上偏偏要记下杨志发一个人的名字呢。
那是因为兵马俑首先被挖出来的是一个脑袋,乌黑的发丝,粉嫩的脸庞,还有那黑溜溜的眼睛,简直跟真人没啥两样,非常逼真。
然而,挖出来的泥人颜色没多久就褪了,这一下子让本来就吓得不行的村民们,更是觉得像是撞见了真鬼一样。
那时候,有人居然提议要把这个陶俑的头带回家,放在自家厨房的灶台上祭拜,毕竟大伙儿都不想惹恼神仙。
杨志发以前当过兵,有一定的见识,而且是个唯物主义者,脑子里没有神神怪怪这一套,当时他就觉得这应该是个什麽文物。
所以他把陆陆续续挖出来的陶俑碎片,装上手拉车,直接拉到临童文化馆去找专家鉴定。
到了文化馆,杨志发把这些碎片交给了文化馆的馆长赵康明。
赵康明花了整整3月时间,耐心地一块一块地把这些陶俑碎片给拼了起来,修修补补,最后才整出了一个完整的武士俑。
所以后来很多人都误解为第一个发现秦兵马俑的人是赵康明,其实是错的,西杨村农民杨志发才是第一个发现者。
后来县里给了杨志发30块钱的奖金,这钱在当时可顶得上一般工人快两个月的薪水了。
结果杨志发太胆小,觉得这30元钱太烫手,数目太巨大,于是主动把那30块奖金交给生产队。
生产队队长为了表彰老杨,就给他加了五个工分,算下来就是一分三毛钱的奖励。
于是杨志发这位第一个发现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人,到头来他实际得到的奖金,仅仅只有一毛三。
杨志发的好运一直要等到1998年,当年米国大统领拉链顿来到华国访问,第一站就到了西安,下了飞机立马去参观秦始皇陵的兵马俑。
看着这些超级壮观的宝贝,拉链顿突然说想见见第一个挖到兵马俑的那个人。
陕省就变成很快就联系上了在家务农的杨志发,并且给他安排了和米国大统领见面的机会
当时克林蹲一见到这位来自陕省的朴实农民,就显得特别高兴,还主动提出让杨志发签个名留作记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