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药品走私客出现(2 / 2)
那些着名医生的办公室外面,长长一排花篮,其他病人一瞧,就知道这位医生一定是名医,这就是医生的勋章。
但这种花篮一般也就几十个算多了。
像岭南医院这样摆满了一整个广场,上千个花篮,非常壮观,在香江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刚刚送花篮来的一对中年夫妻被记者围住了。
「先生,请问你们送花篮是为了感谢岭南医院吗?」
中年男显然不是普通市民,面对现场几十位记者,仍然淡定地接受采访:
「对,我儿子已经白肺了,白肺你们知道吧?就是半个肺用X光拍出来都是白色的,代表着弥漫性炎症,命悬一线。
那时候我儿子高烧不退,呼吸困难,圣保禄医院抢救了一周,最后还是下了病危通知书,告诉我们我儿子没救了。
最后我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不放过最后一丝希望,送到了岭南医院。经过岭南医院的全力抢救,我儿子现在已经出院,恢复健康了。
所以为了表达的感激之情,我亲自送过来一个花篮,同时我代表我们马家,向岭南医院扣款10万港币,用于重症肺炎的研究。」
哇~~~
现场的记者和围观群众都齐齐发出一阵惊呼声。
就连接待病人家属的医患关系部负责人都惊呆了,这可是岭南医院收到的第一笔社会捐款。
这事一下子就惊动了林三七这位大老板。
对林三七林大老板来说,10万港币并不是一个太大数字,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香江和国外医院一样,都是可以接受病人捐赠的,不过这种捐赠不能用于给职工发钱,往往是专项指定某个医学研究项目。
岭南医院在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肯定也要走科研丶教学路线,甚至还会创建自己的医学院校。
那麽自然是捐赠越多越好,用别人的钱,给自家医院搞科研,这生意怎麽做怎麽划算。
当然不要指望普通市民捐款,这种捐款往往来自各大富豪,相当于是花钱买个VIP资格。
冯世奇做为岭南医院院长,从病人家属手里接过支票。
现场闪光灯亮成了一片。
随后冯世奇用英文对着围观的记者说道:
「感谢马先生和马太太的捐赠,也请马先生和所有市民放心,我们岭南医院捐受的第一分捐赠,全部都会向社会和捐赠者公开帐目,公众随时都可以查阅。
另外,为了感谢像马先生这样的热心市民,我们决定在医院花园设立一块捐赠牌,每一位捐赠者的名字都会被刻上去,表示我们岭南医院不忘记每一位热心市民。」
好~~~
现场又是掌声一片。
鬼佬开的医院虽然高端,但普通捐赠者顶多就是拿到一个优先看病。
而捐赠最多的几个人,最多也只是进入医院董事会,挂个虚名。
轮到林三七却是灵机一动,采用传统功德牌模式,把捐赠者名单刻上去。
这下,极大满足了捐赠者的虚荣心,做好事留名了,以后捐款就更起劲了,这就是堂堂阳谋。
就在广场上热热闹闹的时候,有几个白人从门诊楼里出来,随身携带的背包里鼓鼓囊囊。
这几个白人上车后,迅速就将包里的药品都拿了出来:
「我一共配到了20盒头孢,10盒阿奇,还有10盒莫西沙星,你们呢?」
「我这里配的是儿科抗菌药,你们看,一共加起来有20盒。」
「这个布洛芬非常神奇,我试过,止疼和退烧效果一流。」
为首的白人菲利浦亲自将所有药物整整齐齐摆放在一个纸箱子里后,这才松了一口气:
「估计是岭南医院的药品产量不高,居然是限量供应,一人最多配几盒都规定死了,否则我们能收集更多。
不过这几天我们收集的量也更多了,可以拿回国内去试试。」
「好,菲利浦,听你的,我们明天就出发回国售卖。」(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