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老师好(1 / 2)
第795章 老师好
开学前一天,8月31日,星期五。
江影厂宿舍区。
天可怜见,一家成立了二十年的电影厂,今天终于开始拍第一部真正的户外电影。
即便是江影厂的职工家属,外人眼中距离电影最近的人,此时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将《小荷才露尖尖角》摄影区团团围住。
由于人太多,站后面的看不到,于是有的搬来椅子丶有的搬来桌子丶有的搬来梯子,还有的借别人的梯子上了房子。
这还是今天宿舍区禁止外来人员进入,否则人数少说能翻三倍。
摄影区内,陈凡面无表情丶眼眉低垂,默默地思考着什麽。
而江影厂的几位演员则略显不安地站在一旁,等着导演的判决。
这个时候的胶片摄影机是看不到回放的,镜头监控丶记录和回放属于电子数码的范畴。
是70年代的一位「我行我上」的制片人兼导演,他的名字叫罗伯特·艾伦·霍华德,他对于拍摄的时候不能看回放感觉非常不爽,于是后来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字叫Moviecam。
随后联合德国ARRI公司,……对,就是周亚丽买的摄影机的那家公司。
在他的建议下,结合了分光手段和电视电子技术,最终生产出了具有电子寻像器和模拟监看信号的电影摄影机,这便是在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Moviecam摄影机。
后来这款机器出了几代之后,最终被并入ARRI公司。
在用一根线连着小电视机的电影监控器诞生之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导演都是通过这个小小的寻像器窗口,查看自己的拍摄效果。
虽然只有一点小小的图像,并且还是黑白色,却也勉强够用。
而「寻像器」这个词,还是在93年才被收录为电子学名词。
所以现在陈凡考虑的,不是刚才演员们演得怎麽样,而是为了拍摄方便,要不要先把寻像器和电影监控器搞出来?
要不然连自己拍的镜头是什麽样子都不知道,万一等回去看了不合适,不是要重拍?
这东西其实真不难,将摄影机和电视摄像机丶监控器结合一下,解决其中的几个结合点难题,就能顺理成章拼凑出来。
那现在的导演是什麽样子的呢?
一切靠经验。
现场观察光线丶布景丶演员的站位和走位丶表情丶动作丶服装丶气氛……
如果有哪些地方不对劲,导演就会立刻喊「咔」,然后嗖地一下冲到场中,现在进行调整,包括指导演员的表演。
许多胶片时代的大导演,到了2025年还有这个习惯。
哪像后世,坐在几台22吋的监视器后面,就能轻易掌控全场,有问题拿个对讲机喊喊就行,再不济将演员叫到面前骂几句。
感叹了一下现在导演工作的不容易,陈凡回过神来,起身将演员们召集到一起,斟酌着说道,「刚才的表演基本上没问题,就是杨师傅,……」
被点名的老演员立刻抬头挺胸,满眼忐忑地看着导演。
陈凡笑了笑,摆摆手说道,「不是什麽大问题,就是刚才您小儿子回来的时候,这个情绪表达还有一点点欠缺,您的表演很好地表达了欣喜丶担忧丶坚定等情绪,但是情绪之间还缺少层次感,……」
他说着做了几个表情,「您看啊,小儿子下乡回家,首先是开心丶高兴,但是呢,家里人多,本来就住不下,现在又多了一个人,怎麽安排?
您再看到两个儿媳妇脸色都不好看,难免有些担忧,对不对,人之常情嘛,除此之外,还有小儿子的工作怎麽解决……」
吧啦吧啦一阵解释丶引导,加上杨师傅也是老演员,他立刻恍然大悟,「懂了懂了。」
随即说道,「导演,您看我先演一遍,是不是这麽回事。」
说完便现场进行表演。
陈凡看了一遍,觉得差不多了,便点了点头,转身喊道,「再来一遍啊,第三场第七条,开始。」
坐在导演席上,一连拍了八条,陈凡才喊停。
今天的拍摄结束,吃瓜群众心满意足,也开始慢慢退场。
还有人在兴高采烈地议论。
「杨师傅老当益壮啊,表演起来跟真的似的。」
「那还用说,演了二十年的话剧,那还不是手拿把掐。不过,我怎麽感觉杨师傅他们刚才的表演,跟舞台上的表演有点不一样啊。」
「这个我知道我知道,人家陈导演说了,电影跟话剧不一样,话剧要尽量夸张,声音要大,要不然后排的观众都看不清丶听不见。
而电影不同,那镜头对着你的脸在拍,稍微做点表情,就会放大,你们得想想,那电影银幕有多大啊?演员的一点小表情都被放大在上面,观众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你再夸张,那不成笑话了吗?
所以啊,杨师傅他们的表演都是经过调整了的,为了个这个,听说武厂长还亲自跑了一趟京城,从北影厂请了两位表演老师过来指导,要不然杨师傅他们都不一定能被选上。」
「不是吧,要求这麽严?」
……
没理会外面的纷纷扰扰,陈凡翻看了一下拍摄日志,便将资料丢给边慧芳去整理。
呃,虽然小边同志是作协的人,可她的领导都被借调了,顺便把她也借调过来,很合理吧。
其实昨天吃饭的时候,陈凡就是随口开玩笑地问了一句,要不要跟自己过来拍电影。
边慧芳小同志二话没说,当即满口答应下来,连大权在握的外联部都不要了。
本来陈凡以为许启珍会拦一下,毕竟机会难得,刚毕业一年就能作为副厅干部的助理丶掌管一个热门科室的杂事,可不是谁都能有这样的机会。
但许启珍不仅没反对,反而还鼓掌表示赞同。
于是陈导演便多带了一个助理进组。
不过这个助理只负责他个人的文书工作,电影副导演还是负责掌镜的况明义。
此时拍摄结束,况明义便跟救火队员似的,东奔西跑指挥剧组收摊,并安排明天的拍摄计划。
陈凡则坐在椅子上,拧开茶杯喝了口水,旁边立刻有负责剧务的小姐姐给他满上。
武厂长见陈凡忙完,才快步走过来,拿出找朋友买到的中华烟丶从底部推出几支出来递过去,又随手拉了把椅子坐下,笑道,「陈导可以啊,第一天拍摄就拍了八条,这效率真不低啊。」
一条就是一场戏,后世拍电影,有监控器丶有各种设备配合,一天也就能拍20条左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