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871令人生厌的人(1 / 2)
第872章 871令人生厌的人
「是不是把杏留出一部分来?待会校领导来了,只有一桌子杏核,不太好看吧?」唐植桐跟贺平丶万向红聊完,霍效平在一旁悄悄建议道。
唐植桐听完,顿时感觉嘴里的杏肉不香了,终于特麽的反应过来少了啥!
「你邀请校领导了?」唐植桐费力的将嘴里的杏肉咽下,反问道。
「嗯?没有啊,你没邀请吗?」霍效平被唐植桐问的愣住了,这是把校领导给漏了?
「最近太忙,疏忽大意,把这茬给忘了。」三日为请,两日为叫,一天是提溜,且不说今天有没有校领导值班,就算有,眼下再过去联系也不合适,唐植桐坦然承认的同时,也在琢磨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前两天碰到庄辅导员,我倒是问了他一句,他说不过来。」毕彬就坐在霍效平旁边,两人因为一起攻关气垫船模型的事情,最近打的火热。
「哎吆,谢谢组长,得亏你问了,要不然我还不知道怎麽收尾呢。就这样吧,真把校领导给喊来,大家也放不开。」科研班虽然是用的邮电学院的学生,却是军方主导,庄磊不过来,邀请校领导过来反而显得有些喧宾夺主。
唐植桐心大,想了一圈也没想出什麽好办法,事已至此,一会多吃点。
至于学校的相关领导有没有意见嘛,唐植桐觉得有叶主任给挪腾的留京名额和自己以前给学校带来的荣誉在,应该不会有啥大问题。
如果真有人小心眼到用这个来拿捏自己,那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唐老师,有没有酒?我们去买点,待会给大家助助兴?」唐植桐这边话刚落音,刚才说自己是体育标兵的那位在另一桌隔空问道。
「咱今儿的庆功宴以水代酒,我只负责一件事,让大家伙吃尽兴,大家也负责一件事,不要把自己吃吐。」唐植桐看了一眼那位同学,脸上带着笑回道。
眼下整个四九城能维持生产的酒厂就那麽两家,而且只能维持最基本的运转,压根没法跟往年似的堆产能。
买点?去哪买?就算他有钱,凭他的身份也买不出来!
白酒供不应求,眼下恐怕只有井下工人能有每人每月一斤白酒加两斤露酒的供应。
花市小酒馆的何老板倒是神通广大,从乡下进了些私酒,不过价格已经较之前涨了,而且都是搭配小菜卖,尽量将利润最大化。
这不是买酒,这是点化自己,嫌今儿没酒呢!
唐植桐心里明白,但今天这个场面不适合把话撂开,只能先这麽维持住。
唐植桐的一番话,让一部分同学笑了起来,能吃饱呢,谁不开心?不过坐在一旁的贺平不乐意了。
贺平跟这边科研班的同学说不上熟,本来只是唐植桐拉过来测试保温箱的,项目一结束,大家各奔东西,可能馀生不会再见第二次。
唐植桐怎麽说都是好姐妹的丈夫,贺平知道他担心得罪人,但自己不怕啊!
于是,贺平表面上义薄云天,实际却是以退为进丶阴阳怪气的说道:「喝酒好啊,不过我听说有些人酒后酒品不怎麽样,我倒是能搞来酒,有没有想试试的?」
「你那是75度的医用酒精,跟喝的白酒是两码事。大家眼睛雪亮,可不会上你这个当。」唐植桐笑着将这事揭了过去。
他自然听出了贺平对自己的维护之意,但这是自己头一回搞庆功会,不能弄个虎头蛇尾,只能让贺平先消停会。
「要我说啊,酒没有肉香,待会多吃口肉,多吃个馒头,等吃饱喝足咱回教室做模型,喝酒耽误事,今儿不喝酒。」毕彬也在一旁帮腔道。
几人的表态连消带打把那几个带头想喝酒的同学说的脸上挂上了讪笑。
「大家先聊个天,菜一会就做好,今儿有红烧肉,留着肚子,待会多吃点。」面对朋友的边鼓,唐植桐尽力打着圆场。
好在想喝酒的同学不多,场面一会就有了转暖的迹象,而霍效平碰了唐植桐一下,说道:「我们老师说风扇曲面还能再改良一下,你出来我跟你说道说道。」
「成,走着。」唐植桐不疑有他,跟着霍效平出了包间的门。
「保温箱的风扇,还是电风扇的风扇?」来到小食堂门口,唐植桐才问道。
「哪有什麽风扇,找理由拉你出来透口气。我看你为这次庆功宴准备了不少东西,没少费劲吧?有些人就是没眼色,别放在心上。」霍效平笑笑,他打小就知道并非所有人都能玩到一起。
保温箱项目结束后,他之所以还能跟毕彬一块搞气垫船模型,只是单纯的觉得毕彬这人能交,至于其他人嘛……
「嗐,没事,林子大了什麽鸟都有。总不能因为几个人就把这次庆功宴给搞砸了。」唐植桐也跟着笑,只是没怎麽把这事放在心上,庆功宴是自己当初亲口许诺下的,怎麽着都得兑现。
即便那几个同学跳脱了些,但总归在保温箱项目上出过力,若是今儿不给他们台阶,那自个气量也忒小了些。
众所周知,度量和知人善用是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走得远就不能太凭藉个人喜好任人唯亲。
「他们会记住这顿庆功宴的,在接下来两年内,恐怕都没有机会吃到这麽丰盛的伙食了。」霍效平说完,叹了一口气。
「怎麽?你这是听到了什麽消息?」唐植桐认同霍效平的说法,但为了隐藏先知的身份,不好表现的太明显。
「调粮发生了困难,京津沪有压力,地方上的压力更大,而且意见也不小。说四九城居民的定量太高,要求想办法压缩定量,跟地方上看齐。」霍效平将音量调低一档,说道。
「有些地方确实定量不高,没办法,只能共克时艰了。」唐植桐点点头,对霍效平说的情况并不算意外。
京津沪自己产粮不够,要求地方上给调粮,而地方上也缺粮,不患贫而患不均,矛盾就此产生。
「就这,有人还拖着不缩减定量,想再等等。」霍效平说话间带了讥笑,内心想法外露在了脸上。
「为什麽?麦收结束了,汇总上来的数据还能过得去?」唐植桐是知道这几年天灾不断的,但压缩定量有阻力,也许是数据被注了水?
「怎麽可能?总产量直接没眼看,有些人想继续保持四九城这点仅剩的脸面,将希望寄托在后面的水稻收成上了。」霍效平摇摇头,非常鄙视这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行为。
「那他们恐怕得失望了,报纸上没少提抗旱。」唐植桐也跟着摇头。
「唉,情况比报纸上还要严峻,已经有单位在组织人手研究代食品了。」霍效平又叹了一口气。
「那麽多的灾年都挺过来了,老百姓恐怕比专家更清楚什麽东西能吃,什麽东西不能吃。」对于望梅止渴的行为,唐植桐不看好,有这空还不如下去想想怎麽抗旱丶怎麽因地制宜的种些农作物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