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盛世为何唱哀歌?(2 / 2)
这番话让李治心头一暖。他起身走到窗前,远处长安城的灯火如星河璀璨。
忽然,一阵琵琶声随风传来,曲调苍凉悲怆,唱词带着关中方言的韵味:“借问天上宫阙,不知重逢何年月...”
这熟悉的旋律如重锤般敲击着李治的心。
他推开窗,夜风卷起案上的奏章,恍惚间又回到少年时——那时他还是晋王,跟着皇兄在咸阳,
每到夜晚,军营里就会响起这首歌,皇兄说,这是给百姓打气的曲子。
“陛下?”武媚娘见他神色有异,忙问。
“备马,朕要出宫。”李治披上玄色大氅,声音微微发颤。
子时的朱雀大街,夜市灯火渐稀。
李治带着王灿穿行在坊市间,循着琵琶声来到西市角落。
月光下,一名女子怀抱琵琶坐在断墙边,素衣上沾满尘土,泪水在脸上冲出两道痕迹。
她身後的墙面上,用木炭写着“还我工钱”四个字。
“小娘子,如今乃是大唐盛世,为何唱哀歌啊?”李治轻声问道。
女子抬起头,清秀的面容上满是哀伤:“官人有所不知。”
“我爹娘乃是工厂的员工,结果家乡又遭旱灾,爹娘生病,又拿不到工钱,爹娘...都没了。”她哽咽着拨动琴弦,“我一路乞讨到长安。”
李治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皇兄带着他们在咸阳用歌声鼓舞人心的场景历历在目。
没想到多年後,这首承载着苦难的曲子,竟在盛世长安的街头重现。
他从袖中取出一锭金子,轻轻放在女子膝上:“拿这些钱找个安身之所,莫要再漂泊了。”
女子惊恐地後退:“使不得!官人若爱听曲,小女子再唱便是。”
“拿着吧。”李治的声音带着不容拒绝的温柔,“就当是替太子积福。”
说罢,他转身离去,月光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回宫的路上,李治望着夜空沉默不语。
王灿忍不住问道:“陛下,那女子唱的曲子...”
“那是朕年少时的记忆。”
李治打断他,“王灿,你说什麽是盛世?是宏伟的宫殿,还是充盈的国库?”
不等回答,他继续说道,“真正的盛世,应该是让百姓不再受饥寒之苦,让他们的歌声里只有欢笑,没有悲伤。”
次日早朝,李治颁布诏令:减免受灾州县三年赋税,拨银修缮各地义仓。”
“当李义府再次提及陵寝之事时,他只是淡淡一笑:“朕的陵寝无需奢华,能与皇兄相伴,与百姓同在,便已足够。”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 已经修正了, 如果还是无法保存, 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 清除浏览器的Cookie, 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