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蛮夷?不好意思,不熟(2 / 2)
偶尔搞点儿空印案丶犁头案乃至於黑煤窑案丶孩童案和铁器案,在大明的乡贤士绅们眼里甚至都算不上是对朱皇帝的反击。
那麽问题来了。
在用尽手段逼迫乡贤士绅们放弃兼并土地之後,朱皇帝还要再弄起正规的海军和舰队,正式插手海贸,这就相当於要断掉士绅们的最後一条路。
那些乡贤士绅们会干出什麽样的破事儿来?
杨少峰淡定无比的啧了一声道:“岳父大人说的对,那些土地原本就是咱们大明的,该插的旗子一定要尽早插上。”
让朱皇帝放弃搞海军丶舰队以及海贸那是不可能的。
对於老登而言,出门没捡钱都算亏了,要是再放任那些乡贤士绅们跑到海外,用尽各种手段避开大明的税收,那就等於是从他朱重八的身上割肉,而且还是用的钝刀子。
所以,谁去管他们那些乡贤士绅们死不死。
尤其是那个在古里佛种胡椒的乡绅,回到大明再死就是最亏的,要是能死在古里佛那就最好不过。
……
正当杨少峰琢磨着让那些乡绅充当汉使的时候,被朱标派到淮安府的三百个恩科进士已经来到了宁阳县的城外。
瞧着远远看去就显高大无比的城墙,三百个恩科进士当中有二百八十四个人都陷入了震惊加懵逼的状态。
直到过了好一会儿,一个进士才拉着身旁的另一个进士问道:“李兄,你们宁阳县这城墙……不得有五六丈高?”
被称做李兄的进士笑着说道:“陈兄说的不错,宁阳县城墙高五丈六尺,外用青砖水泥,内用碎石和熟土,青砖水泥和碎石丶熟土之间还有竹蔑丶铁条互相勾连。”
姓陈的进士微微退後半步,抬起头仔细看了看,却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别说是一般的县城,就算是许多府城,也未必有宁阳县的规模?”
再看看近处道路旁边的村庄,姓陈的进士又继续说道:“宁阳县的县城高大若斯,城外百姓也都颇为富庶,驸马爷当真是治下有方,实在是我等的榜样,陈某佩服,佩服。”
姓李的进士笑了笑,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笑着说道:“陈兄看到的,是洪武三年以後的宁阳县,可不是洪武元年的宁阳县。”
“那时候的宁阳县,城墙不过两三丈,还是用泥胚砖做的城墙,有毁於战火的,有多年下来毁於雨水冲刷的,反正是或倒或塌,全没有半分城池的样子。”
“至於城外的百姓,有间能遮风挡雨的茅草屋便已经是谢天谢地的幸事,何敢奢望像如今这般的青砖瓦房?”
“更何况,大老爷上任之初便想尽办法办学,且不说对我等有再造之恩,就说这份为百姓考虑长远的心思,便绝非一般人可比。”
姓陈的进士点了点头,又问道:“李兄,听说宁阳县便是随便找个老农出来,便都能识得五百个字,这可是真的?”
姓李的进士先是点了点头,随後又摇了摇头:“要说大部分百姓能识得五百个字,这个是有的,甚至许多人能识得一两千个字,会写的也不仅仅只有五百个字。”
“但要说随便拎个人出来就能识得五百个字,那可就过了。”
“李某祖父如今花甲过半,只识得百馀个字,能写他自己的名字和宁阳这两个字,剩下的便不会了。”
姓陈的进士傻傻的望了姓李的进士一眼。
花甲过半,那就是六十五岁。
一个六十五岁的老翁,竟然识得百馀个字,甚至还能写自己的名字。
这正常吗?
搜书名找不到, 可以试试搜作者哦, 也许只是改名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