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41章 冰火两重天(2 / 2)

加入书签

一方面投资人们也承认他的才华,但他为什麽会有「徐老怪」这个称呼?

如果仅仅只是称赞他的才华,为何要给他冠以「老怪」的称号?

就是因为他在拍电影的时候,很任性,也很固执。

为了更好的电影效果,他会坚持己见,会经常不按剧本来拍。

比如:剧本里设定的东方不败,是男人子宫后的形象,应该由男演员来演,但他却突发奇想,

请林清霞来演。

哪怕因此得罪原着作者金庸,他也无所谓。

只是—

这次拍《蜀山传》,他自由发挥丶常常拍出剧本之外的剧情,导致的成本远超预算,有点吓人。

主要是这部电影的特效镜头太多了。

他随便多加一段剧情,需要增加的特效镜头成本,可能都要数百万甚至上千万。

原定的4000万预算,拍着拍着,就搞成了8000多万的成本。

对外宣传成本1亿。

上映之前,他心里有点虚,估计这本电影恐怕要亏损两三千万。

但心里压力也不是很大。

毕竟,这部电影虽然找了四家好莱坞特效公司合作,他自己的特效工作室,也揽了不少活,再加上自己的导演片酬,等等算下来,他个人应该能保本。

亏损部分,应该会由其它投资人承担。

问题不大。

只是,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寄以厚望,坚信一定能震撼无数观众的《蜀山传》,在上映后,竟然出现了一泻千里的票房现象。

上映首日的内地票房突破700万之后,第二天就腰斩,第三天再次腰斩上映8天,票房天天以腰斩的幅度持续下跌。

跌得他心里寒气直冒,也跌得这部电影在电影院的排片率不断下降,更跌得本来和他一起来内地做宣传的主创团队,纷纷请假走人。

来到广州做宣传的时候,主创团队的最后几人也突然坐飞机回香江了。

只剩下他和老婆还在广州逗留。

他想冲击华语市场第一大导演的梦,就这麽破碎了。

上映之前,他不止一次憧憬过,《蜀山传》如果票房成功,自己就算是开创了华语电影特效大片的先河,成为仙侠电影的第一人。

而华夏有那麽多仙侠故事可以拍。

《蜀山传》都能拍好几部。

足够他吃很多年了,也足够他坐稳华语电影第一导演的宝座。

可是现在?

他都有点不敢回香江了,怕自己刚回去,就被即将破产的投资人派人砍死。

忽然,包厢门被人推开。

徐老怪臀了一眼,是妻子施南笙。

徐老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没有出声。

施南笙走到他对面坐下,轻叹一声,看着他,默不语。

他俩本以为《蜀山传》就算亏损,也亏不到他俩身上。

但今天已经接到发行方下映《蜀山传》的消息,票房大亏,已成定局,肯定会亏损他们夫妻身上。

血亏的那种。

这让他俩怎麽高兴得起来?

施南笙:「早知道这样,《蜀山传》安排在《拳霸》上映后上映就好了,票房绝对亏不到现在这个程度,你说呢?」

徐老怪沉默不语。

《拳霸》是他执导的。

让他很是风光了一段时间。

《蜀山传》原定的上映时间,就在《拳霸》上映后不久。

但.——·

《拳霸》刚上映时,在内地丶香江的票房表现都不佳,市场又一次证明男主角赵汶卓的票房号召力不足。

不过,这部电影是中美合拍片,因此也在米国那边上映了。

结果,墙里开花墙外香,《拳霸》先在米国火了。

消息传回国内,带动内地和香江等地的票房。

只是,那时候,《蜀山传》已经见势不妙,撤档了,将上映时间推迟到春节档。

怕《拳霸》的票房失利,影响到《蜀山传》的票房。

谁能料到《拳霸》的票房竟然能逆风翻盘?

等他们后悔的时候,《蜀山传》已经撤档了,只能安排在春节档上映。

是!

春节档观众的观影欲望很强,热门电影在春节档往往能斩获远超其它档期的票房。

但..—

春节档的竞争也很激烈,对竞争失败的电影,显得也更加残酷。

就像《蜀山传》。

上映8天,因为票房表现不佳,就被同期的其它电影抢光了院线排片,被通知下映。

如果放在其它档期上映,就算票房表现不佳,也未必会这麽快就被通知下映,

现在下映了,《蜀山传》也就没了逆风翻盘的机会。

施南笙见徐老怪不说话,又叹了口气,轻声说:「现在看来,曹生当初对咱们剧本的建议,是很有道理的,可惜,咱们没听他的。」

徐老怪微微低头,依然一言不发。

因为他心里清楚一一不是「咱们没听他的」,而是他徐老怪没听他的。

妻子当初是建议他考虑一下曹胜建议的,

但他对自己亲手拍摄的《蜀山传》,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迷惑,根本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来判断这部电影的剧情质量。

反而越想越觉得自己这麽拍,很棒。

「接下来—咱们好好拍曹生那部《神墓之魔主传说》吧?」

这部电影早就立项了。

导演确定了徐老怪。

本来早该开工拍摄的,但一来这样一部仙侠电影,需要寻找一处处合适的拍摄地点,二来,他们夫妻去年下半年的精力,大部分都在《蜀山传》这部电影上,所以,正式拍摄的日期一推再推,

到现在都还没有正式开拍。

而现在?

徐老怪看了看妻子,默默地点点头。

正好他暂时不敢回香江了,就直接在内地拍摄这部电影吧!希望等这部电影拍完,他回香江的时候,《蜀山传》的主要投资人已经消了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