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果然还是老何那股味儿,已老实的同(1 / 2)
第760章 果然还是老何那股味儿,已老实的同龄人(二合一章)
这个问题一出来,周围人好奇了。
对啊!
何休都去世这麽多年了,没有人教方言,他居然就把里面的手法给学会了?
这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哪里知道,方言学过道医推拿术,学过正骨术,学过武,这些东西加起来,足够让他在文字的基础上解析出来实际用法了。
不过方言也没想给他们解释。
今天过来是给他们展示自己继承的东西的,不是给他们解密的。
其实只要他们承认自己用的老何家的手段就行了。
一旁的王鹏飞老爷子也反应过来,都不用方言说话,他就对着杨艺农说道:
「这个是人家的事儿,你管他是怎麽学的?」
杨艺农也不生气,说道:
「我这不是好奇嘛,老何走这麽多年了,难道还能托梦给他外孙?」
一旁的祝伯权提醒道:
「你可别忘了人家是什麽人。」
他的意思很清楚,人家方言可是天才人物,你用自己的思维来猜测他,当然猜不出来了。
杨艺农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
笑着点点头:
「哦,对!差点把他当成普通后辈儿了。」
「他现在可是在协和里帮着中侨办干活,已经不是一般人了。」
这话说出来后,立马就让三个年轻后辈表情精彩起来。
佩服的人依旧佩服,不服的人和跃跃欲试的人,反倒是冷静了不少。
他们想和方言比,确实该想一想自己几斤几两。
就在这时候方言已经让患者父母抱着孩子去一旁等着,等留针时间结束,就可以拿药走人了。
「下一个!」
因为有了之前同仁堂坐诊的经验,所以方言在这种小诊所里面,不知不觉的效率都提升了起来。
很快下一个孩子就被父母带了上来。
这是一个大孩子了,今年看起来应该至少十一二岁的样子,身材矮小,发育不良,头发枯黄。
「方大夫好!」对方父亲先对着方言打了个招呼。
然后带着孩子坐下后,就对着方言说道:
「我们家孩子十年前不小心掉入水中,被他爷爷救上岸后,从那以后就留下了后遗症,他会惊恐害怕地大声呼喊,紧接着全身开始抽搐,过了很久才停止,这种情况经常发作,每次发作都会惊叫并抽搐,意识丧失不省人事,手脚蜷缩起来,口中吐出白沫,过了一会儿,喉间发出尖叫声后才清醒过来,我们也到城里一家精神病院进行检查,当时被诊断为癫痫。」
说完他从兜里掏出一个药盒子,放到方言面前,并说道:
「使用了这个……苯妥英钠,但是效果也不太理想。」
方言微微皱起眉头,苯妥英钠是一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不良反应是恶心丶呕吐丶食欲减退,也可能出现头晕丶头痛丶眩晕丶失眠丶精神紧张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眼球震颤丶共济失调丶意识模糊等。
长期使用还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丶低血钙症等。
如果十年前就在使用,那这孩子恐怕实际年龄应该看到的要大。
于是方言问道:
「他今年多大了?」
「十五。」患者父亲回应道。
方言无语了,这麽久时间才带过来,现在孩子发育都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了。
不过治还是需要治的。
方言对着孩子说道:
「张开嘴让我看看舌头。」
孩子听话的张开嘴,方言看到舌苔灰腻,舌暗淡。
倒是和他外在的表现差不多。
欢迎接着又对着患者说道:
「把你手拿上来,我把把脉。」
男孩子听话的伸出手,方言将左右手的脉都摸了后,发现是脉沉细。
癫痫羊癫疯在中医里的病名叫痫证。
他这是十年前溺水惊恐伤及心肾,致心阳不振丶肾气不固,而后痰浊内生,病程十年,长期服用苯妥英钠损伤脾胃,运化失司,痰湿积聚,《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过:「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抽搐丶意识丧失为肝风挟痰上扰清窍。
舌脉也佐证了这点,舌暗淡丶苔灰腻是阳虚痰湿,脉沉细是阳气不足,痰浊阻滞。
一般来说,此类顽固性痫证需坚持治疗很长一段时间。
但是之前外公医案里有个类似的情况,他只用了两个月的样子,就将人给治愈了,不过那个方子并不是何家的秘方,而是用的清代道医,恒阳子丶天都锺龄道人,程锺龄的方子。
程锺龄出生于1662年,卒于1735年,安徽歙县人。
他自幼体弱多病,便立志学医,发奋研读《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以及金元四大家等医学书籍,汲取古医精华,逐渐成为康熙丶雍正时期的医界新星。
中年时因祖坟与土豪家纠纷,为不累及乡民投案自首,被判死罪入狱,后因治好了巡抚母亲的病,在巡抚母亲的帮助下出家修行才逃过一劫。
《医学心悟》是程锺龄的代表作,成书于其狱中及出狱修行期间。
书中内容丰富,涉及内科丶妇科丶儿科等多个领域,详细阐述了他对疾病的认识丶诊断方法丶治疗原则以及药物的使用等,还提出了着名的「医门八法」,即汗丶吐丶下丶和丶温丶清丶消丶补。
外公何休留下过一本他自己写的《医学心悟注解》,被方言大表哥找到后,100美元卖到了方言手里。
那个医案里的方子是仿程锺龄化痰定痫法,制作的丸药服用。
于是方言当即就快速的将的自己的辨证写了出来。
辨证为:脾虚生湿,湿生痰,痰热生风,痰气上逆,内扰神明。
治法:用外公何休医案记载化痰定痫法,作丸药服之。
接着他写起了处方:
天麻 30g丶川贝 30g丶胆南星 15g丶丹参 60g丶麦冬 60g丶石菖蒲 15g丶远志 20g丶法夏 30g丶全蝎 15g丶陈皮 20g丶僵蚕 15g丶茯苓 30g丶琥珀 15g丶茯神 30g丶辰砂 9g丶薄荷 6g。
制服法:上药研末,用竹沥 1小碗,姜汁 1杯,再用甘草 4两熬膏和药为丸如梧子大,辰砂衣,每服 2g,每日 3次。
方言写好后,周围几个人都皱起眉头看着他的方子。
他们倒是完全没想到还能这麽治。
直接搓丸子让人家回去吃。
「果然是怪方何的风格。」王鹏飞老爷子第一个点点头说道。
他这一带头,其他人也纷纷点头。
「确实,这还真是他的风格。」
「要是我就用涤痰汤和右归丸加减,他倒是好,直接来了个省事儿的。」
「要不说还是他怪呢……」
周围几个后生,面面相觑,他们根本不会想到这麽干,肯定是开了药先试试,然后隔段时间来检查一下,方言这个直接就没这一步。
他这个方子的丸子一搓,就能吃好久了。
方言写好后,对着患者家属说道:
「忌羊肉丶韭菜等发物防肝风复动,另外苯妥英钠也别吃了,吃多了副作用多,现在还有几年时间发育,趁着这段时间多吃点东西,争取多长点个子。」
「好好!」患者家属连连点头。
「行了,拿着方子让柜台去制药吧。」方言将处方递给对方。
对方拿到后连连点头,他们虽然还没试过方言的药,但是毕竟方言名声在外。
就没听说他治不好的,所以拿到药方后,表现的也是相当激动。
他们可是听过方言,只要是开的药,那就必然能治好的传说。
方言也没废话,对着下一个喊道:
「继续,下一位!」
结合一个年轻的母亲抱着襁褓中的孩子走了上来,她一见面就急急忙忙的对着方言说道:
「方大夫,我们家孩子一岁,她在两个月之前开始发病,呼吸急促困难,咳嗽并且有痰液,身体发热,口渴,坐立不安,不停地哭闹喊叫,连续几个夜晚都无法入睡,也不愿意进食,她还不能平躺着,一躺着就开始闹腾,我们和她爸只能交替的抱着睡。」
「现在眼看着身体逐渐消瘦,大便又出现泄泻的情况,小便的次数也增多了,但每次的量比较少,而且颜色发黄,我们就想找您看一看……这情况到底能不能治好?」
「你说病了两个月了?」方言有些错愕,今天这都是啥情况啊,刚才是十年的,这会儿还是两个月的,他们都是攒着等自己来治疗吗?
患者母亲像是看出了方言的疑惑,赶忙解释道:
「嗯,之前找大夫看过,但是没太大的效果。」
方言点点头:
「行,我现在先检查检查。」
接着他离开诊台,到了患儿身边。
检查后发现,患儿舌苔呈现白色,小儿指纹又粗又大,颜色发紫发黑,已经延伸到了命关部位。
这情况在中医里为病情危重的徵兆。
方言赶忙检查患儿的鼻翼和肋间,这时候如果出现鼻翼煽动丶肋间隙凹陷,就表示转为「马脾风「也就是西医里的重症肺炎了。
还好,没有出现这情况,方言略微松了一口气。
接着他赶忙开药,穴位贴敷:白芥子1g丶甘遂5g丶细辛5g共研细末,生姜汁调糊,敷贴肺俞丶膻中穴。
每日一次,一次一小时,皮肤发红即去。
看完后他递给老邓头说道:
「邓老帮忙弄一下,我给孩子做推拿!」
老邓头不以为忤,点点头就接过处方,快步去帮着方言调药去了,他是老中药师干这些活儿那是手拿把掐。
方言这边则是用上了小儿推拿。
将孩子从她妈妈手里接过,然后开始推拿起来,手法是无名指掌面从指根推向指尖,这是清肺经,要做200次。
然后是揉掌小横纹100次,也就是掌面小指根下尺侧纹头,揉这里。
接着运内八卦100次,也就是在孩子掌心顺时针划圆,两只手分别做100次。
最后是捏脊6遍,从长强至大椎。
其他人都看着方言一步步的做,明显能感觉到孩子的喘息声,随着方言的推拿平息了下来。
接着老邓头那边的药也弄好了,方言给孩子穴位上贴上。
然后对着患者母亲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