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8章 《清宫医案研究》只准一个人看(月(1 / 2)

加入书签

第828章 《清宫医案研究》只准一个人看(月票加更3K)

「……」方言这下无语了,自己今天是来学东西的,结果变成带班的了?

要说人在这里能够学到点东西都还行,但关键是他一走这里就成了方言的门诊了,那还找谁学去?

变成方言带着王志君他们了。

方言说道:

「算了吧,您要是有事儿我们去其他地方就好了。」

听到方言这麽说,陈科冀倒是也没有硬让方言在这里坐诊,他略微想了想,点点头说道:

「那也行,下次你们再来吧,过段时间我应该就空了。」

说完又拿出一本书递给了方言。

「这个是我整理的清代宫廷医药档案,你可以拿去看看。」

方言一看封面,上面写着:《清宫医案研究》。

方言问道:

「太医院的医案?」

陈科冀说道:

「嗯,对,你瞧瞧看吧。」

方言这才想起来,这位在今年议并主持整理清代宫廷原始医药档案,一直做了好几年,一直整理了三万馀件宫廷医药档案。

就这情况,方言还记得原来历史上,他还在今年写了三本书,分别是:《岳美中老中医治疗老年病的经验》丶《养老奉亲书》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

其中一本还是帮岳美中岳老总结的治疗老年病的经验。

方言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精力,简直可怕。

接过陈科冀递上来的书,方言翻开第一页,就是太医介绍。

赵文魁(1873-1933年),字友琴,号鹤舫,祖籍浙江绍兴,世居BJ。

其家族世代业医,他自幼秉承家学,勤奋钻研医学经典,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有着深厚的造诣。

赵文魁于光绪年间进入太医院,担任御医。他医术精湛,曾为光绪皇帝丶慈禧太后等皇室成员诊治疾病,深受信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王朝覆灭,太医院解体,但赵文魁凭藉其高超的医术,继续为一些上层人士和社会名流治病,在京城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赵文魁方言知道,他儿子赵绍琴整理的《文魁脉学》方言还看过。

他属于是子承父业,他爹赵永宽也是太医院的御医,只不过这上面没写。

继续往下翻,第一页就是医案:

叶赫那拉氏(慈禧),女。

诊查:光绪某年四月二十九日,臣佟文斌丶赵文魁请得老佛爷脉息,浮数而滑,左关弦数。

辨证:此系肝胃有热,兼受风凉,以致头晕鼻衄,身肢酸倦。

治法:谨拟疏解清热止衄之法调理。

处方:荆芥炭三钱丶甘菊三钱丶防风二钱丶薄荷二钱(后下)丶粉丹皮三钱丶黑山栀三钱丶元参四钱丶军炭三钱丶次生地四钱丶侧柏炭三钱丶犀角一钱五分(研冲丶生草一钱。

药引:鸡内金三钱。

这是治疗慈禧流鼻血的医案。

继续往下翻。

溥仪,男。

初诊:1918年农历正月初九日。

诊查:正月初九日,赵文魁请得皇上脉象,左关右寸均浮,左寸右关略有数象。

辨证丶治法:此风热在中焦,宜清散……

这是治疗溥仪的。

然后方言继续翻,还看到了治疗额尔德特氏也就是淑妃的,他他拉氏也就是端康皇贵妃的。

就只是短短几个医案就看的出来,赵文魁擅长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温热病丶妇科病丶虚劳病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方言和陈科冀说道:

「谢谢陈主任,我回去一定和同学们好好分享。」

听到方言这话,陈科冀当即说道:

「诶!分享就不必了,你还是自己看吧。」

方言一怔,问道:

「是保密的?」

陈科冀说道:

「这本书还没批准发出来,你看看就行了,批准发行的版本还得删改,太多人看了不好。」

「那我看了没事儿?」方言有些诧异的看向陈科冀。

陈科冀说道:

「当然没事儿了,你是参与过这类项目的,还是协和的中医主任,而且故宫博古馆那边季尧和你也是熟人,他说过你的事儿,你看看没毛病,说不定还能找出点什麽问题呢。」

方言恍然大悟,原来和老季还有关系。

他对着陈科冀说道:

「行,那我自己看看,看完了尽快还给您。」

其他人露出个羡慕的眼神,这可是清代御医方子啊。

方言本来以为今天不顺,没办法学习陈科冀看病了。

结果这柳暗花明又一村,手里这下落了本还没删改和谐的御医手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