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39章 卫生大会变招商会!方言点爆合作热(1 / 2)

加入书签

第1239章 卫生大会变招商会!方言点爆合作热!(二合一章)

「推广至全国主要城市医疗单位,三个月内成功抢救患者七十三例,填补了中医急救领域的空白!」

「提交成果单位:协和医院,华夏中医研究院,南通中医院。」

「成果专家医师:方言,以及其团队。」

领导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掌声比刚才更响了。

方言站在原地,能感觉到后排有人踮脚张望,前排的朱老正朝他竖大拇指,赵锡武更是把水杯举起来晃了晃,像在敬酒。

方言笑了笑,对着四周再次鞠躬。

「第三个成果——」领导翻过一页报告,语气带着笑意,继续说道:

「修复《御修医方类聚》挖掘出二十九本失传古籍,数千古方……」

这话说完后,全场沸腾了。

数千的古方?

光是这个数目就已经把人震惊了。

当然了,只有方言知道这个数据还是有点水分的,里面的一些古方是有类似同款的方子的,并不是绝密的秘方。

不过里面当然也有不少的秘方,上千没有,几百肯定是有的。

「提交成果单位:首都中医药大学,华夏中医研究院。」

「成果专家医师:方言。」

接下来全场掌声此起彼伏,方言的研究成果一个个的被说出来。

一直说了九个才停下来。

台下众人都有些麻了,这数量真是够多的。

结果上头领导还说道:

「还有一些成果目前已经提交,但是还没审核下来,所以暂时就不公布了……」

台下顿时响起一阵低低的惊叹。

「九个……这还没算没审核的,这小子是把一年过成了别人十年啊!」滇省中医院的老院长掰着手指头数,「光那个《御修医方类聚》,咱们省档案馆找了三十年都没凑齐,他倒好,直接挖出二十九本失传的……」

「才多大啊?比我徒弟还年轻呢!」

「这年轻人,算是把中医界的『天花板』给抬高一截了。」

众人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方言,接下来上面领导继续说道:

「说到方言同志,我想多说几句!」

「在座的很多同志都是看着中医一步步发展过来的,知道这条路有多难,既要有传承老祖宗智慧的定力,又要有突破陈规的勇气,还得有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本事。这三点,方言同志都做到了。」

「大家看这九项成果,涵盖了急救丶疑难病症治疗丶古籍修复丶制剂研发多个领域,没有一项是『纸上谈兵』。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国际公认的绝症,他用中医辨证施治拿出了方案;基层急救缺手段,他推广的《破格救心汤》三个月救了七十三人;老祖宗的古籍快失传了,他牵头修复二十九本,抢救出几百个有效古方,国家需要外汇,他就帮着中侨办完成了一个个的任务,到现在都保持着百分百的治愈率……」

「更难得的是,他不搞『闭门造车』。他联合各单位,找军队提需求;请老中医传经验;搞提取设备,他联合大学搞创新。这种『跳出中医看中医』的视野,恰恰是咱们很多老同志丶老专家容易忽略的。」

「有人说,中医太慢,跟不上时代。」领导提高了音量,「但方言同志用事实告诉我们:不是中医慢,是我们没找到让它快起来的法子。他搞的那些成果,哪一个不是盯着急用实用?部队要急救药,他就改药;基层缺方案,他就推手册;国家要外汇,他就把中药制剂卖到国外……」

「他的研究所里,既有捧着古籍抄方的老专家,也有摆弄精密仪器的年轻人;既有祖传秘方的传人,也有科班出身的研究员。这种『混搭』,看似不搭调,却撞出了真成果,这就是中医该有的样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所以,」领导最后说道,「我们不仅要表扬方言同志的成果,更要学习他的思路: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永远盯着『解决问题』做文章。这样的年轻人,越多越好;这样的中医,才有未来!」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热烈的掌声。

这一次,连那些老专家,也跟着用力鼓掌。

不管他们怎麽看方言,起码这会儿这些成果,一件一件的,他们是服气了。

方言听着领导对他的评价,这可给他捧的有点高了,他赶忙对着台上深深鞠躬,又转过身,对着台下所有注视着他的人鞠躬。

方言刚坐下,屁股还没沾稳椅子,旁边的赵锡武就用胳膊肘碰了碰他,眼里的笑意藏不住:

「行啊,领导这话可是把你往中医界的标杆上推了。」

「赵院长您可别打趣我了。」方言连忙摆手,声音压得低:

「这九项成果里,哪项离得开团队?离得开老前辈们帮衬和支持?说白了,我就是个搭台子的。」

话音刚落,前排的研究院季锺朴院长就回过头,手里的钢笔在他胳膊上轻点两下:

「年轻人别这麽谨慎,有点谦虚过头了,该受的就得受着,记得越高处风越大,往后更得步步扎实就行了。」

「您说得是。」方言点头如捣蒜,正想再说两句谦虚话,斜后方突然伸过来一只手。

方言甚至都不认识这人,他是从其他方阵跑过来的,他手里攥着张名片说道:

「方主任,我是云南那边研究所的,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方言一看联系方式上写的职务,云南中医药研究所的院长。

「院长您太客气了。」方言双手接过名片,躬了躬身。

这边还没应付完,左边空军总院的人也凑了过来,脸上带着几分笑:

「方大夫,上次咱们说的事儿您考虑怎麽样了?」

方言想起来是上次八一节和他们说过合作中医这块儿的事儿。(见1187章)

「您说医疗合作的事儿?」方言问道。

对方点头说道:

「我们也是自己人了,打算增加中医医疗体系的事儿早就想好久了,就是不知道您什麽时候有时间?」

对于这种能够增加中医影响力的事儿,方言当然是记得的。

不过这段时间确实有点忙,方言对着他说道:

「等这阵子忙完卫生大会的事,我带着研究所的教授过去一趟,咱们把具体方案碰一碰。」

对方连连点头。

等到人走了过后,陈副院长对着方言说道:

「今天才算服了,这声望当协和的院长都够了!」

方言听到这话,说道:

「陈院长您这是说哪儿去了。」

「您放心,这院长肯定不会是我!」

陈院长一怔。

正说着,台上的领导已经开始表彰下一位……一位研究麻风病防治的老专家。全场的掌声再次响起。

方言趁机对着陈院长说道:

「待会儿您就知道了。」

说完其他人也来和方言打招呼了,方言赶紧笑着拱手:

「都是运气,都是大家帮衬,真不算什麽……」

有年轻医师挤过来,居然是打算要方言签名,看着他有些狂热的表情,是真的把方言当偶像了。

方言他笑着婉拒:「我这字拿不出手。」

有地方药监局的同志过来打听成果转化的流程,他立刻指着老胡的方向:「那位是负责市场对接的胡先生,经验比我丰富,您找他准没错。」

好不容易稍微清静些,院长从斜前方探过身,慢悠悠道:

「知道夹着尾巴,还算没糊涂。」

方言摸了摸鼻子,苦笑:

「您还不知道我?这点规矩再不懂?」

院长笑着点点头,转了回去。

方言松了口气,刚端起面前的茶杯想润润喉,就见崔静怡目光扫过来时。

崔静怡的声音很轻,带着笑意,「谦虚是态度,不是底气。该扛的责任,别躲。」

方言有些莫名其妙。

不是……当院长的是你,又不是我!你说这话是什麽意思?

不过方言也不是笨人,仔细一想过后就明白过来,崔静怡的话不是批评,而是信任的体现。

她作为新任院长,了解自己的价值,认为他确实有实力有底气支撑高位。

提醒他既然已被官方推上神坛,就该有承担的信心。

方言还是习惯谦虚点,至少不招人恨。

这是他的经验。

台上的表彰仍在继续,一位陕西研究鼠疫防治的老专家站起身。

他对着台下深深鞠躬。

全场的掌声里带着敬意,方言也跟着用力鼓掌。

等到表彰结束,没有任何意外,方言确实是成果最多的人。

并且关联的单位也是最多的人,他甚至关联了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南通中医院。

属于是跨得有点远了。

接下来,就该他们这些人上台讲话了。

方言理所当然的排在了第一个。

他稳步踏上主席台的台阶,脚下踩过红毯的每一步都引来无数目光。

这个年轻人今天必然会受到最多的关注。

当他在讲台后站定,原本有些杂声的会场倏然安静下来。

站在这里,方言朝着下面看去,黑压压的人头。

舞台灯光照在他脸上,他看不清楚下面的人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