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87章 挣扎(1 / 2)

加入书签

第387章 挣扎

战场上军队崩溃,往往就是一瞬间。

督战队没有在第一时间发挥作用,瞬间引发了无数跟风者,眨眼的功夫就演变为大溃败。

重兵把守的城门,直接被守军拱手相让,无数虞军趁机杀入城中。

「你们可以动手了。」

「都给记住了,朝廷要收复安南,又不想留下隐患。

凡是可能威胁朝廷统治的人,都必须消失。

办好了此事,不光你们可以获得赦免,外面上好的良田也有你们的一份。」

见城池即将被拿下,张宁严肃叮嘱道。

在进入安南之前,对李牧谋划安南,他一直持反对意见。

可是亲眼目睹,九龙江沿岸的广袤良田后,他的立场一下子从反对变成了支持。

这麽多肥沃土地,放在蛮夷手中,实在是太浪费了。

立场受影响的不光张宁一人,参加远征的部队,大都变成了战略支持者。

没别的原因,李牧事先做出了承诺,要把这些沃土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军中士卒多是农民出身,对土地的渴望,早就深入到了骨子里。

相比山地丘陵为主的两广,红河平原实在太肥沃了。

要获得这片土地,肯定要先干掉土地的原主人。

这些脏活儿,不适合官军亲自动手。

换成义军就没关系了,他们的马甲可是安南起义军,立志于推翻安南王的统治。

朝廷收到的消息,只会是安南王倒行逆施,官逼民反。

至于义军干了啥,那是安南国的内部矛盾,同虞军没有任何关系。

虞军南下是讨伐不臣,吊民伐罪。

「总兵大人,您大可放心,我们保证把事情办漂亮。

如果有漏网之鱼,我们负责善后!」

络腮胡子大汉当即拍着胸脯保证道。

干脏活累活没事,朝廷让他们干活,那就意味着他们有价值。

乱世之中,有价值的人,才能活的滋润。

至于杀戮过重,这些是安南叛军乾的,关他们这些大虞百姓什麽事。

出来混的,谁不多准备几个马甲啊!

……

「城破了!」

噩耗传到丞相府,崔梓炎直接昏死过去。

兵败如山倒,成了升龙守军的真实写照。

大家都忙着逃命,根本无人阻止敌军进城。

崔梓炎的晕倒,更让城中群龙无首。

大难临头各自飞。

生死关头,人性最是经不起考验。

一个个嘴上喊着忠于大越皇朝,城破之际一个比一个跑的快。

除了极少数人选择殉国外,大部分权贵都带着细软,踏上了逃亡之路。

可惜一切都晚了,入城的义军,就是冲着他们去的。

哪怕抛开朝廷的许诺,光他们随身携带的财宝,也值得人家出手。

……

越军大营。

「石羽丰,干什麽吃的?」

「亏他还是三朝老臣,我大越的宿将,居然连阻击敌军的任务都做不好。

朕被这老王八蛋给坑惨了!

……」

面对皇帝喋喋不休的怒骂,营帐中的众人,早已经习以为常。

从大军撤离开始,皇帝的脾气就突然变得暴躁起来。

随便遇到点儿事情,就对手下非打即骂。

搞得群臣提心吊胆,唯恐当了皇帝的出气筒。

刚刚收到噩耗,敌人咬住了后军,对越军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危险,再次点燃了胡新波的怒火。

「陛下,息怒!」

众人齐声开口道。

甭管能不能劝住皇帝,该有的流程,肯定不能少。

「哼!」

「都到了这种时候,你们还叫老子息怒,再息怒下去大越皇朝就没了!」

「难不成要等到敌军攻破了升龙城,你们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麽?」

胡新波的发飙,让群臣很是尴尬。

后军被敌人咬住,他们一样犯愁。

可有些事情,不是着急就能够解决的。

带兵回去救援,那就相当于同敌人主力决战。

能够打赢也就罢了,万一不小心输了,大越皇朝就直接凉凉。

甭管未来能不能赶走虞军,江山都会易主。

不去救援的话,后军必定会损失惨重。

战争进行到现在,大越一直被人钝刀子割肉,再损兵折将后面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陛下,兵法有云,不可怒而兴师!」

「敌军固然可恶,但当务之急是班师回朝,先保住河内根基之地。

倘若停下来和虞军纠缠,那就正好中了敌人的诡计。

他们缠着我们不放,就是妄图拖延时间,为那些冒充叛军的虞军争取时间。」

陈初阳上前劝说道。

双方的战略谋划,都摆在了台面上。

明知道是敌人搞出来的陷阱,他们还是只能按照剧本走,主动往坑里跳。

谅山穷困,养不起十几万大军。

丢了河内地区,哪怕击败了后面的追兵,他们也会在这里被困死丶饿死。

「传旨,让后军充当断后部队,务必把敌军挡住七天。」

看了一眼众人后,胡新波狠了狠心说道。

无法改变战略计划,那就只能尽可能降低损失。

后军被敌人咬住了,在没有增援的情况下,很难摆脱敌人的追杀。

注定保不住,那就索性让这些牺牲变得更有价值。

「报!」

「陛下,后方传来……紧急……军情。」

「升……升龙……城……」

不等说完,传令兵就晕倒在地。

顾不上救人,胡新波一把夺过了军报,打开之后身体瞬间颤抖起来。

「不可能!」

「这不可能!」

升龙城是大越皇朝的首都,城池坚固丶粮草充足,正常情况下就算守上一两年都不是问题。

急着带大军回去,不是担心敌军攻破升龙城,而是怕叛军在河内大肆破坏。

见皇帝失态,群臣也变得惶恐起来。

一股不详的预感,在众人心中生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