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3章 杀戮的号角(1 / 2)

加入书签

第493章 杀戮的号角

得到了确切的命令,军方一改往日的消极怠工,纷纷行动起来。

王府。

「老爷,刚刚收到官兵投书。

责令我们两天之内,补缴全部拖欠税款,外加一倍的滞纳金。」

从管家手中接过催收公文,了一眼之后,王嘉恒就扔进了垃圾桶。

类似的公文,最近这些日子,王家已经收到过好几封。

全部都是光打雷,不见下雨,

官府的催收,也是冲着软柿子去的,从未骚扰过他们这些世家大族。

唯一的区别是公文上面的滞纳金数额,在持续攀升中。

从最初的加收一成,一路增加到了一倍。

连最初的税款,他都不想缴,岂会接受官军要求的滞纳金。

「安排人手盯死官军的动向,在方圆五十里的主要路口布置哨岗,发现不对劲立即汇报。

严令民团士卒加强巡逻,严防山贼土匪偷袭!」

王嘉恒当即下令道。

尽管不认为官军敢做什麽,但参考勋贵系此前的作风,他还是决定提高警惕。

万一有兵痞贪图王家的富贵,冒充山贼土匪劫掠,那可就亏大发了。

「老爷,下面的人不识大体,理解不了您的命令。

民团中的士兵,抱怨声很是严重。」

管家一脸为难的说道。

现在正是冬耕的季节,青壮劳动力全部都加入了民团,严重影响到了生产。

王家是家大业大,不在乎这点儿损失,可下面的底层百姓受不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少收那麽三五斗,可能就是一家老小的命。

同以往的催收税款不一样,官军主要是冲着中小士绅去的,尚未波及到底层百姓。

就算是行军,也会尽量避开农田。

除了最开始跟着闹的时候,大家激情澎湃外,后续就丧失了积极性。

毕竟,百姓的赋税重,那麽是衙门的胥吏在催缴税款的时候,把世家大族那一份转移到了百姓身上。

现在军队催收,同地方士绅没有关系,可不会帮他们转移赋税,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抗税运动,已经有弄巧成拙的迹象。

本质上士绅们闹腾,主要是想逃避商税丶矿税丶关税等一系列税款,而不是转移到百姓头上的田赋。

朝廷催收,也不是针对所有士绅。

那些耕读世家,在本轮抗税运动中,就闹了一个寂寞。

认清现实之后,抗税也就没那麽积极了。

一些没有从事商业,或者是商业收入占比少的士绅,此时已经退缩。

局势发展到现在,江南全民抗税运动依旧声势浩大,但内部却是一再分化。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为了别人的利益卖命,哪怕是最好忽悠的底层百姓,一样产生了怨言。

「嗯!」

「那帮泥腿子懂什麽,我们如果不抗税,最后的负担还不是要落到他们头上。

罢了,他们注定一辈子的牛马命,想不到这麽多,老夫就不与之计较。

告诉族中子弟,想办法安抚军心。

这样好了,民团士卒的伙食,我们王家每人每天补贴二两糙米。」

王嘉恒愤愤不平的说道。

民团这种组织,在朝廷那边没有编制,自然也不会有军。

存在的主要价值是抵御山贼土匪,士兵基本上都是自带乾粮白干活。

在乱世之中,有一定保境安民的作用。

搁在和平年代,就是土绅盘剥百姓的一种手段。

除了朝廷的税款之外,士绅们还会以防匪的名义,向百姓徵收一笔保护费。

理论上这笔钱,要用作民团训练和武器采购,实际上就是进了士绅的腰包。

这一次的情况特殊,要防备的是官军。

为了安抚人心,王家不得不表示一下。

「老爷英明!」

管家顺势拍上了一记马屁,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

搁在往常的时候,民团士兵每天能有二两糙米的补助,对底层百姓来说,绝对算得上大喜事。

不说每个人都感激零涕,最是大部分人会称赞王老爷大方。

现在的情况特殊,面对的潜在敌人,极有可能是官军。

大虞朝再怎麽衰落,在底层百姓心中,依旧是高不可攀的天。

二两糙米还不够一顿造的,就想收买军心,未免太过想当然。

真想收买人心,这个数字最少要增加十倍,能够勉强填饱大家的肚皮。

不过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增强自保的能力,王家聚集了足足两万民团。

全部自己掏钱养着,每天光伙食费上的开销,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一天两天不要紧,一连持续几个月,那可是需要好几万石糙米。

1I

傍晚时分,官军营地。

「叶兄和刘兄远道而来,未能及时与两位会面实属不该。

等这次事情结束,小弟定当在秦淮河上设宴,为两位仁兄接风洗尘。」

云向文笑呵呵的说道。

同为勋贵少壮派,但三人见面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上一次会面,还要追溯到当年在李牧魔下效力的时候。

后续因为职位变动,一连数年都没有再见过面。

「云兄客气了!」

「虽然没有第一时间会面,但云兄的大手笔,可是让我等汗颜。」

叶弘昌微笑着回应道。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沦为废墟的江南书院,他不敢相信,有人敢去捅这个马蜂窝。

最关键的是捅了马蜂窝之后,云向文还活得好好的,没有被江南士绅抓到把柄。

各方一直调查到现在,还是一件无头公案。

对勋贵集团来说,既然对方找不到证据,那就相当于什麽都没发生。

「哈哈—」

「叶兄说笑了,云某现在可是连南京城都不敢回,就是为了避免引火烧身。

真要说厉害,还是两位仁兄厉害。

在北疆那麽困难的地方,还能保住八成的部队编制,可是令人羡慕。」

云向文淡定的回应道。

江南地区是富庶,可他的军队编制,却被各方卡的很死。

几度想要补充编制,最后都只能作罢。

问就是户部没钱。

朝廷发放的军饷有限,地方衙门也不愿意额外协饷,强行补充编制官兵就得饿肚皮。

「你们两位再这麽吹捧下去,今天的军事会议,就只能延期啦!」

一旁的楚国公忍不住打断道。

催收税款持续了这麽久,终于到了动真格的时候。

继续浪费时间,他们是没什麽,问题是北方的朝廷受不了。

漕运中断,国库枯竭,叛军四起,大虞正在风雨中飘摇。

论起凶险程度,现在的面临的局势,比当年白莲教叛军攻克南京还要危险。

「公爷说的不错,叙旧的事情,下来慢慢进行。

今天先商议一下,催缴税款从什麽地方展开。

公文想来大家都送了出去,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没有人主动向朝廷补缴税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