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0章 摩尔:同志们,这是一场工业化战争!(2 / 2)

加入书签

刚刚从北美前线返回的东布罗夫斯基突然拍案而起:「数字能决定战争?法国人的米特留斯多管枪在美国战场杀人无数!而普鲁土人的克虏伯大炮...:..他们连丹麦人都没正经打过!」

「那不是法国人的米特留斯多管枪,那是......墨西哥制造!」马宝才用菸斗敲着桌面,「实际上是太平天国的兵工厂制造好再拿去墨西哥贴牌,然后用一条快速蒸汽船偷运进美国的...::.不过这种武器实际上一点都不好用,完全不如加特林机枪,唯一的优点就是不需要使用金属弹壳的子弹.....

「但是克虏伯的大炮却没有什麽实战....

「那可发射6磅开花弹的后装炮啊!普鲁土人一个月能生产几十门,它怎麽可能不如一挺破多管枪?」

「实战!实战,没有实战,只有纸面上的数据是不可靠的!」

争论声越来越激烈,直到摩尔站起身,用菸斗敲了敲桌子,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这不是骑兵冲锋的时代了,同志们。」摩尔的声音低沉而坚定,「当拿破仑三世的玩具战车陷在普鲁土人的防线里时,克虏伯的列车炮会把巴黎的宫殿轰成废墟。这不是两个皇帝的战争......

他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手稿,封面上用德文写着《工业化战争论》:「我认为这是坩埚钢与生铁丶义务教育与文盲丶历史进步与反动倒退的终极对决。」

1866年圣诞夜的柏林军校,雪花无声地覆盖着操场上训练的士兵留下多脚印。校内靶场中,毛奇的军靴碾过地雷试爆后的焦土,靴底沾满了混合着硝酸甘油气味的黑色泥浆。

「威力足够。」总参谋长摘下被冲击波震裂的单片眼镜,朝克虏伯公司的老板点点头,「中国人的胶状炸药配方值得交换。」

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心疼地看着那块扭曲的装甲板一一这是他们特制的劣质品,含碳量只有标准军规钢的60%,以模仿法国产品。「总参谋长先生,真的要......」

「把错误参数写进技术手册。」毛奇打断他,他嘴角勾起冷笑,「掌握好尺度,让太平天国的钢铁永远比我们的差20%。」

三公里外的菩提树下大街,太平天国驻柏林大使翁同爵正在用放大镜端详着新到的钢材样本。窗外,两个裹着厚大衣的「雪人」已经站岗六小时一一他们是普鲁士军情处的密探,笔记本上记满了进出使馆的东方人面孔。从大约5年前开始,太平天国就开始向欧洲大量派遣留学生了,而普鲁士则是接受太平天国留学生最多的欧洲国家.....

两个戴着金丝边眼镜的青年留学生放下了克虏伯公司刚刚送来的技术手册和配料表,

朝翁同爵点了点头。其中一个操着广东口音的学生说道:「大人,这个配方应该能用...」

另一个来自湖南的留学生则笑道:「至少能解决有无问题..::..咱们的铁甲舰可以使用钢甲,而不是「钢-铁』复合甲了。」

他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圣诞钟声淹没。教堂的青铜大钟在寒风中轰鸣,仿佛在宣告一场即将到来的钢铁风暴。

巴黎圣安东尼郊区的圣艾蒂安兵工厂里,一名法兰西「国家工匠」正在两个学徒的配合下,将一块「钢-铁」复合装甲用铆钉安装上「皇帝战车」的车架,一边安装,还一边用优雅的法语,将技术要点传授给自己的学徒:「一定要背熟了......哦,还有,在开工之前一定要找皮埃尔工程师把工作图纸问清楚,实在听不明白,就让他拿纸糊一个同尺寸的样品,然后再照看做,明百了吗?」

而在鲁尔区的克虏伯工厂,接受过严格的普鲁士职业中学教育的技工拿着工程师发下来的图纸就能自己看图组装。

在这里,从车床操作员到质检员,人人都能看懂技术手册!

车间的黑板上还留着今天的生产指标:今日完成12磅炮管30根,合格率98%。角落里用粉笔写着一行小字一一「义务教育是普鲁士最强大的武器」。

而在伦敦的白金汉宫内,依旧担任着英国王室顾问的摩尔正用流利的牛津腔英语,在为英国女王和王夫进行着有关「普法奥战争」的分析,

「法兰西的战争是纯粹的掠夺,克里米亚丶墨西哥丶义大利......几十万生命换来的只有皇帝的虚荣和银行家的金币。」

「普鲁士虽由容克地主领导,但统一德意志符合历史潮流。更关键的是,他们的义务教育工厂正在批量生产比法国更优秀的工人。」

「历史将证明:在工业化时代,最强大的战士不是马背上英勇无畏的骑土,而是在工厂当中挥汗如雨的,接受过良好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工人,以及受过高等教育,拥有足够的专业知识的工程师..:::.他们才是一个强大国家的根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