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上新闻了(5.4K)(2 / 2)
一上午他都在忙着辗转各个种植基地,了解受损情况,帮忙清理淤泥积水垃圾等。
其中有一处荔枝种植区,由于雨势较大,发生了山体滑坡。
陈景乐到现场得知消息后,连忙问:「有伤到人麽?」
片区负责人表示:「人倒是没伤到,不过鸡舍被压垮了一部分,同时淹死了百来只鸡
有些种植区会结合林下鸡模式,种植水果的同时顺便养鸡,这样的林下鸡肉质接近走地鸡,价格比一般饲料鸡要高不少,是不错的创收手段。
「人没事就好。」陈景乐大松口气,「走,去看看情况。」
到现场一看,情况确实有点麻烦,好在滑坡程度不严重,更多是泥水冲刷导致的。
陈景乐挥挥手:「死鸡得赶紧掩埋,不然细菌爆发,容易传染给其他活鸡。」
洪水过后,容易爆发各种疾病,这是因为洪水会滋生大量蚊虫,蚊虫传播疾病。同时地表水和地下水都可能受到污染。
必须做好卫生消杀工作。
陈景乐手持铁锹,带头动手清理鸡舍。
负责这块种植区的员工连忙阻止:「陈总,不用不用,您在边上看着就行。」
陈景乐摆手拒绝:「小看人麽,我也是农村人,少废话,赶紧弄。」
授起袖子就是干!
其他人见状,都不再说什麽,同样开始卖力干活。
人家老板都亲自带头做事,你下面的小虾米,好意思在旁边看着?
只要带头的人积极主动,其他人自然会跟进。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便是这个道理。
清理完鸡舍,陈景乐顺便带人把下方直至村子水田的排水沟渠,也一并清理了。
因为下方除了村民的自留地外,还有部分是鸿启承包用来种植番石榴的水田。
加上闻讯刚来的当地村民,一行数十人,颇具声势。
大家要麽穿着雨靴,要麽卷起裤管,扛着铁锹锄头,头戴草帽,没有半点垂头丧气,
有的只有灾后重建家园的决心。
陈景乐恍间,仿佛回到那个人多力量大,生产热情高的火红年代。
「丢你奶的台风!」
陈景乐挥舞着铁锹,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牛劲。
就在这时。
离村子不远的县道上,停下几辆车。
一行尚穿着雨衣的人从车上下来,观测周边受灾情况。
其中一个面相年轻,戴着无边框眼镜,身材微胖的男人,如果陈景乐看到,便能认出对方是有过一面之缘的江北市政副手姚辉。
然而姚辉并非此行领头,而是跟在一个梳着三七分的儒雅中年男人身旁。
显然三七分的地位比他还高。
男人瞧见不远处众人聚集在一起,顿时好奇问:「那边是谁在组织复产工作?本地村干部吗?」
工具不统一,没有穿马甲,男女老少都有,而且以中老年为主,看起来不像是单位组织的,更像是村民自发行为。
没办法,受灾面积太大,人力又有限,根本安排不过来。
除了水电线路,其他只能寄望于下面基层自发行动起来,助力灾后恢复工作。
BR县道另一边的几个村子,同样受灾严重,甚至因为地势低,情况更麻烦。
姚辉示意秘书:「快去问一下。」
秘书赶紧小跑过去。
趁此机会,男人看向其他方向,看到山头上被刮到的按树丶田间折断的番石榴,亦或者成片伏倒的水稻,都只能心里暗叹。
过了好一会儿,秘书带回来一个五十多岁的寸头男人。
看到这麽多穿着统一雨衣的人,而且不少一看就是公家单位,顿时有点紧张:「领导好,我是六甲村的村长陈贵。」
「陈贵同志你好!」
三七分中年男人笑着跟他握握手:「能不能说下村里现在是什麽情况?受灾严不严重。」
陈贵受宠若惊:「还好还好,问题不大,村里已经开始清理各种倒塌的树木跟飞散的垃圾了,同时疏通河沟,保证积水及时排掉。」
「那边这麽多人是在做什麽?」男人问。
陈贵回答:「在清理河沟及时排水呢。那边是鸿启的种植区,带头干活的是鸿启公司的领导,据说是老板的女婿。他们清理完山上的荔枝园后,又把下面田里排水渠疏通一遍,好让水都能流到下面的大河沟去。跟我们村人互相帮忙。」
「鸿启?」男人微微一愣。
旁边的姚辉略作沉吟,回答说:「鸿启是省里市里的农业龙头,主要做蔬菜水果种植运输,听说最近开始在尝试进军社区蔬菜水果生鲜。」
男人问陈贵:「承包村里土地种荔枝,给多少钱一亩?」
陈贵连忙回答:「山头是80,坡地是220,水田是380。」
「这麽少?」男人微微皱眉。
姚辉没说什麽。
村长却连忙说:「不算少了,比其他人的价格高,我们这边的地本来就不肥,有人肯承包就不错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小孩种不了,丢荒的地越来越多。鸿启的老板愿意承包,再从村里招几个人帮忙干活,挺好的。」
男人有些异,微微点头,回头对姚辉说:「企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者,只有懂农业丶爱农村丶爱农民的优秀农业企业,才能与农民双向奔富。」
姚辉点头:「您说得对!」
旁边的人一听,顿时明白该怎麽做。
中午下了场小雨,好在影响不大。
陈景乐午饭是在外面解决的,吃得比较简单,就一份鸡腿饭,跟工人们一起,往种植区的平房里随便一坐,打开饭盒埋头咔咔一顿吃。
今天是没法回家了,事情太多,根本忙不完,下午还有好几处要跑。
正吃看呢,突然接到李启光电话。
「你现在在哪?」电话那头,老李同志好奇问。
陈景乐喝口矿泉水把嘴里的米饭咽下去:「我在横岭瓦窑这边,怎麽了?」
今天一上午没停过,都在奔波。
李启光说:「刚才有人打电话跟我说,领导下去视察灾后复产工作时看到你了,顺带对我们公司三农工作表示肯定,你具体干了啥?」
「领导?市里的?」陈景乐意外。
「不,是省里。」
陈景乐微愣:「我啥也没做啊,就是正常的组织恢复生产。应该算好事吧?」
省里的领导这麽忙,会关注他一个小虾米?
搞不懂。
大概率只是路过。
「嗯,省电台今天的晚间新闻,应该会有一段露脸镜头。」李启光说。
「谁?」陈景乐意外,不确定问:「公司还是?」
「当然是你啊,你在现场。」
李启光微微一笑,某种意义上,陈景乐算是给他跟鸿启露脸了。
「哈?」
陈景乐懵圈,他都没注意到附近有没有人扛着摄像机,什麽时候在哪拍的,根本不知道。
算了,管那麽多!
他只想早点把公司旗下的种植区恢复正常生产,这损失的都是自家的钱!
至于其他,都是顺手。
「那谁,帮忙去给大伙儿买两条芙蓉王,我来报销。」
匆匆忙忙吃完饭,陈景乐说。
工人们顿时高兴:「陈总大气!」
陈景乐挥挥手笑:「小事情!等会儿大家加把劲,争取今天都弄完,省得拖到明后天下雨又淹上!」
「没问题!」
众人积极性高涨。
晚上,陈景乐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他是铁定没空做饭了,晚饭是爸妈做的,比较简单,但至少能吃。
匆忙洗完澡,打开二楼电视,调到新闻频道这会儿正好在播晚间新闻。
岳父大人果然没说笑,他确实上电视了。
镜头只有几秒,一晃而过,如果不仔细看,都认不出是他。看镜头距离,有点远,显然是放大了倍率的。
画面中的他,跟身边的村民们没什麽区别,卖力挥动铁锹,头发被汗水打湿,有点凌乱。
这段素材放在灾后重建报导部分。
「刚才那个是不是你?」
旁边的李北星好奇问。
陈景乐微愣,没想到李老师居然能认出来。
当即把中午时候跟老李同志的对话说给李北星听。
「我就说嘛,你平时都不咋看新闻的。」
李北星嘻嘻一笑。
回想刚才画面上陈景乐跟村民们一起埋头干活的样子,她是既心疼又骄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