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接二连三添置大家当(2 / 2)
四小和汤圆精明的跟小狐狸一样,他们嗅到香味你追我赶往二楼跑。
筒子楼一户户的都舍不得吃肉,能够出来这肉香味的自然是钱进家里。
钱进把一串肉交给魏清欢:「趁热吃。」
他用卫生纸擦了擦签子头,魏清欢轻启红唇咬下一块肉慢慢咀嚼。
肉汁混合着烧烤料在舌头上爆炸,她忍不住点头:「好吃,我感觉比管大哥烤的还好吃。」
钱进知道她没有违心夸奖自己。
21世纪的烧烤料配方太成熟了,当下的国营大厨根本比不了。
魏清欢开开心心的吃着肉问道:「这得是内蒙草原的羊羔肉吧?好嫩。」
钱进揽着她的腰准备来两句骚话,结果门被推开五小嗷嗷进来:「好香啊!」
后面其他人开始断断续续的到来。
王东拎着两瓶白酒,鼻子使劲抽动着:「这味儿,隔着一条街我都能闻见!」
「烤肉串啊?好东西,正好配我今天带来的汾酒——科里的过年福利酒。」
后面徐卫东丶朱韬丶赵刚丶石振涛几个人都到了,周山湖这次也被钱进叫了过来。
到了年根,各大单位发了年节福利,于是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点东西。
有用报纸包的油炸花生米,有单位发的虾米,还有带了香肠肉丸之类的东西。
周山湖最实在,一手一条大黄花鱼。
黄花鱼得有半米长,色泽金亮亮,一看就知道是夜里捕捞上来的好货——
海边人家都知道,大黄鱼之所以是黄色的不是因为它们擅长搞黄色,而是体表有一层金色皮腺体。
这东西极易被紫外线分解褪色,因此夜晚捕捞的大黄鱼会因为隔离光线加上低温保存而使其色泽更加金黄,白天的会偏于灰白色。
看到周山湖进来,钱进招手:「你过来,你手巧,以后这门买卖你负责。」
周山湖擦了把鼻子低声问:「钱总队,我一个新兵编入人民流动食堂能合适吗?」
谁都知道人民流动食堂如今为劳动突击队乃至居委会提供了巨大的资金和福利支持,所以进入人民流动食堂对突击队员们成为一种荣耀。
钱进说道:「合适,除非有人比你手更巧。」
「烤肉不简单,我其实学的不好,之所以破例提拔你来负责这个活,是因为需要你自己钻研。」
周山湖痛快的说:「交给我,钱总队,我办的漂漂亮亮。」
钱进让他看自己烤肉。
肉串烤到七八分熟时,钱进拿起个刷子,蘸了油料往肉上刷。
油一接触滚烫的肉表面,立刻激发出更浓郁的香气。
他解释说:「具体什麽时候刷油你得自己研究,我是乱刷的。」
周山湖点头。
第一波烤好的肉串被放在搪瓷盘里,魏清欢端上桌,接下来周山湖也上阵,两人一起忙活起来。
「都别客气啊。」钱进阴阳怪气说反话。
王东这帮人跟牲口一样根本不在乎,早就开抢了。
烤得焦黄的羊肉块冒着热气,咬下去的瞬间,外皮的酥脆和内里的鲜嫩形成绝妙对比。
滚烫的肉汁混合着香料在口腔里炸开。
满嘴流油这个词,此刻有了最生动的诠释。
「钱总队这手艺真厉害,我感觉这次比在工人新村那天吃的还要好吃,钱总队的技术进步了啊。」朱韬吃得满嘴油光。
「那是,」王东灌了口白酒,「钱总队在做菜这块真厉害,跟小魏老师简直是天地之合。」
「是天作之合。」徐卫东纠正。
王东便冷笑:「哟,徐老师也考上大学啦?」
两人开始斗嘴。
钱进笑着又放上一批肉串。
这次是五花肉,肥厚的肉片在炭火卷曲起来,边缘渐渐变成诱人的焦糖色。
魏清欢端出一摞面饼准备上锅,钱进见此急忙说:「不不不,这是要烤的,实际上人民流动食堂的烧烤铺以后全靠这个面饼来撑生意。」
这年头烤肉太奢侈了,注定不会成为烧烤铺的主力,烤面饼和烤豆腐才是。
钱进烤起面饼。
油料刷上去,面饼渐渐鼓起小泡,小麦的甜香中透露着浓郁的孜然香。
「来,试试这个。」钱进把烤好的五花肉递给魏清欢。
但递给其他人的五花肉是夹进面饼:「尝尝这个,这就是以前没吃过的了。」
魏雄图回来,他去给宋致远老教授送年礼来着,顺便把老教授接了过来。
老教授曾经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可他多年没吃过烤肉了,如今拿到手后大为感慨:「上一次吃这个还得是62年吧,当时我去内蒙协助筹建大学……」
说着他长叹一声摇摇头,张开嘴咬了一口烤饼夹烤肉。
随即老先生的眼睛眯成两条缝:「妙啊,这谁想出来的绝配?」
「五花肉肥腻,面饼瘦柴,让面饼吸足了油水给五花肉加了粮食味道,绝配!」
然后他又压低声音:「说起来要是在前两年,这可就是享乐主义啊。」
众人哄笑起来。
徐卫东举起酒缸:「那麽同志们,咱为能光明正大吃肉乾杯吧?」
「乾杯!乾杯!」大人举起酒杯吆喝,小孩也举起橘子水吆喝。
安排周山湖做烧烤是个很好的主意。
他以前搞钱快舍得花钱,也是吃过烧烤的,另一个他确实手巧。
一把把肉串在他手里旋转,第一把烤肉还有些地方烤焦,第二把烤肉的时候就已经没有焦糊处了。
后面钱进下班,他自己掌控烤炉,能从左到右同时照顾好几十根烤串。
又是开开心心一顿大餐。
夜渐深时,众人摇摇晃晃离开,炭火渐成暗红色。
魏清欢收拾着残局,发间绒花不知何时掉了,乌发散在肩头如瀑。
钱进拎着热水壶给她添茶,壶嘴腾起的热气氤氲了视线。
墙角的录音机飘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沙沙杂音里歌声倔强地往上蹿。
「明天百货大楼能来电视,今天我骑车过去的时候白洁特意跟我说来着。」钱进往烤炉里添了把松枝,噼啪声里火星四溅。
魏清欢倚着窗台,月光给少妇镀了银边:「那明天咱家里就有一台电视机了。」
钱进说道:「电视机算什麽?运气好的话,年前我给你看看咱家能添置个什麽好东西。」
魏清欢下意识要笑。
可过于幸福的生活又让她有些担心:「咱家里又有录音机又有电视机,就是寻常的领导干部家庭也比不上咱们。」
「老公,我感觉咱家里的东西够多了,不要再添置了。」
钱进哂笑:「放心,老公的东西都是堂堂正正来的,绝对没问题!」
房间又有火炉又有烤炉,温暖如春,而海滨靠海一年四季都湿润。
于是,这个夜晚带上了一些春日的潮意……
当烤炉的最后一颗火星湮灭在星光里,泰山路的石板路上已结满霜花。
钱进照常上班,刚上班一会杨胜仗的电话打过来:「到总社办公大楼来。」
今天很冷。
寒风像刀子一样刮过街道。
钱进顶着风站在供销总社办公楼院子里,脸颊冻得发红,看起来像是满脸喜色。
当然他确实很欣喜。
因为此时他面前停着一辆崭新的摩托车,大红色的车身在冬日阳光下泛着喜庆的光泽。
准确的说这并不是他熟悉的摩托车,这车的车身结构介于自行车和摩托车之间,不如摩托车那麽厚重,又比自行车厚重的多。
这就是轻骑15。
轻骑来自于它的形象,这是一款轻型的铁骑。
15是因为这款车下线时正值建国15周年。
钱进买的不是最早款式的轻骑15,像购买票上写的是轻骑15-75,实际上它是轻骑15在1975年出厂的升级款,用二十世纪的话说就是plus款。
官面上这款车也叫轻骑15,但民间为了区分把它叫做轻骑75。
相比前辈15型,75型要更结实厚重,跟后世的电动自行车也就是小电驴差不多。
15型这款车油耗少,百公里油耗仅为1.5升,设定时速45公里。
改进型的75型轻骑油耗提升到了2.8升,限定时速也提升到了80公里。
轻骑15型还有些车被私人买走了,75型几乎都被用于公用了,比如送电报送胶片,或者各单位外勤使用。
杨胜仗拍了拍车座说道:「单位特批的一个名额,名义上这车该给报社使用,领导亲自出面给你要了过来,这是78年海滨市过来的第一批75车。」
钱进道谢:「多谢领导了。」
「行了,别愣着了,试试吧,你会开摩托车吧?」杨胜仗递过他钥匙,金属在冷空气中泛着冷光。
钱进接过钥匙露出笑容:「干嘛不会?」
「这是油门丶这是离合,这是刹车,这还不是有手有脚就能骑?」
他跨上车座,皮革冰凉的感觉透过棉裤传来。
一阵鸡动。
插入钥匙,轻轻一拧,发动机发出「突突」的声响很清脆。
钱进感到一阵奇妙的震动从胯下传来,很久没有的感觉了。
自从来到这边他只骑过肉马,还是第一次骑铁马。
「慢点开,路上小心!」杨胜仗在后面喊道。
钱进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拧动油门。
他现在娇妻在怀,大好前途在望,比谁都怕死。
摩托车缓缓驶出大院,拐上街道。
二月的海滨市街头,行人裹着厚厚的棉衣匆匆行走,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
但当摩托车的声音传来时,自行车的铃声只能黯然失色。
「看!大摩托车!」有戴棉帽的小男孩指着钱进大叫起来。
大摩托也是一些人对轻骑75的俗称,轻骑15自然就是小摩托了。
八十年代青年为什麽愿意骑摩托车?
钱进现在明白了。
他只是出来试车,绝对没有炫耀的意思,可街道上好些目光聚集在他身上,不知道是惊讶或者羡慕还是好奇,反正周围的人都往他身上看。
甚至有骑自行车的年轻人拼命蹬车想跟上来看看。
钱进一看这风头太大了,调转车头开了回去。
现在摩托车比骑车还要罕见,轻骑75这种当下的大摩托则最是罕见。
钱进回去跟杨胜仗说了情况:「要不然我先把车子送回去吧,否则带到大队去,同志们哪有心思干活?肯定都要跑来看车了。」
杨胜仗抽了口烟点点头:「你把工作安排好,今天直接歇班吧,大年初一你给我去值班。」
钱进正要满口答应,一听大年初一值班直接萎靡了。
杨胜仗说道:「年前这几天,你只要安排好工作就行了,其他时候不用在单位盯着,这样大年初一换你值班行不行?」
钱进一听,精神抖擞:「领导你说什麽就是什麽,你兵锋所指,我策马奔驰!」
「滚蛋!」杨胜仗笑骂甩手,「真是近墨者黑丶近刘金山者能拍马屁!」
刘金山的马屁功夫在全仓储运输部里都是有名的。
钱进执行命令。
加油门滚蛋。
以往二十多分钟的自行车车程如今就是几分钟。
摩托车开进泰山路,远远地钱进就看见几个孩子在筒子楼下的空地上玩斗鸡。
他们单脚跳来跳去,摩托车的声音一传来,游戏立刻停止了,所有孩子都转头望向声源处。
「前进叔?!前进叔你开上摩托车啦!」刘三丙不斗鸡了,激动的迎面跑来挥手。
其他孩子也一窝蜂地跟上来,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
钱进不得不停下车,生怕撞到这些兴奋的小家伙。
「哎哎哎,都能碰丶都给碰——不是,那里别碰,小心烫着!」钱进一边熄火一边喊道。
但已经晚了,有几只小手已经摸上了还发热的排气管。
「哎呀!」两个孩子同时缩回手,有一个直接眼泪汪汪。
钱进又好气又好笑:「车子以后停在咱泰山路,少不了你碰的时候,但排气管不能碰,这是车炉子,能不烫手吗?」
孩子们却不管这些,围着摩托车转来转去,问题一个接一个:
「钱叔叔,这车能跑多快?」
「烧汽油的吗?」
「是单位奖励的吗?」
钱进一边胡乱搭腔一边推车回到筒子楼门口,晒太阳的老头老太们伸长脖子看。
「小钱,这是公家配的?」对门的王师傅喊道。
钱进点点头:「对,工作需要,搬运队经常要去仓库检查,有辆车方便。」
他没说是以人民流动食堂名义买的。
这就是他的车了。
在供销总社这车属于人民流动食堂,在泰山路它就属于供销总社。
「了不得啊!咱们这条街上头一个配车的干部!」王师傅的赞叹引来一片附和声。
小孩的喊叫和老人的赞叹吸引不少楼上住户,有人推开窗户往下看,看到大摩托赶紧下楼来凑热闹。
魏清欢也出来了,手里还拿着没摘完的韭菜。
钱进过去找她,又对其他人挥手:「叔伯阿姨爷奶婶子,都散了吧,天冷,别冻着了,这车以后就停这里了,你们想看随时能看。」
进了屋,魏清欢关上门小声说:「这麽招摇,合适吗?」
钱进把钥匙放在桌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工作需要嘛,我们杨部长说了,这是社长特批的。」
「再说了,现在不是提倡『四个现代化』吗,交通工具也得现代化。」
魏清欢还是有顾虑。
在这个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年代,突然有了这麽一件稀罕物,难免招人眼红。
但钱进很清楚,时代正在变化,生活要改变了。
去年恢复高考,今年又要搞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神州大地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
魏清欢还没有去搬电视机,她想要等晚上百货大楼快下班时候再去搬。
那时候天就黑下来了,她想要搬上电视偷偷去工人新村藏起来。
钱进知道她喜欢电视机也喜欢摩托车,所以今天能提前下班,他想要带魏清欢出去兜风。
魏清欢一个劲担心他被人嫉恨,便拉着他的手说:
「咱先不去兜风了,天这麽冷,马上要过年了,要是兜风给兜感冒了怎麽办?」
「你把车先停到学习室里去吧?主要是得小心被人给偷走。」
这是个重点。
这种摩托车当下是所有小偷的心头好,学习室还真是个合适的藏身之地。
毕竟那地方曾经是个大仓库,窗户很小只有门能进出,只要把门锁好就没事。
钱进答应魏清欢,晚上就把车子停进去:「但这白天用不着,走,我带你去买电视机。」
「咱买了电视机直接送去工人新村,然后咱俩在那里看电视。」
魏清欢也想看电视。
但她太了解钱进了,或者说她现在有个公式。
钱进+工人新村=上床。
所以她特意警告钱进:「今天是去上床丶不对,说错了,今天是去放电视机,绝对别想别的!」
钱进无语:「你把我当什麽人了?」
购买电视机很顺利,钱票准备好,钱进搬上箱子就走。
摩托车开进工人新村又是一阵瞩目。
钱进锁车搬着箱子上楼,将小电视机放在了卧室桌子上。
魏清欢说道:「应该放到客厅去呀。」
钱进解释:「有外人来的时候再搬去客厅,平时放卧室,客厅那麽冷怎麽看?」
「放卧室咱们可以在床上倚着床头盖被子看,那多舒服。」
魏清欢觉得哪里不对劲,可这句话确实有道理。
现在没法安插天线,钱进打开电视转动按钮调频选台。
只有一个电视台,不知道是不是他们住顶楼并且现在六楼是居民楼的最高层的原因,画面倒是还挺清晰的。
清晰的工农兵雕塑画面。
钱进上床盖好被子。
魏清欢很有仪式感的泡了两杯茶上床。
然后……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