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新的门(2 / 2)
不干预,是经济上的止损。
所以,霓虹旁观,不是一次情绪化的退缩,而是一次在计算器上按出结果后,不得不接受的丶痛苦的理性决策。
他们牺牲了尊严,保住了舰队和经济。
二丶阿美莉卡观望
更多的人,特别是4v的很多人,会觉得这是阿美莉卡的背叛,我看知乎上喊来打我的魔怔怪这几天少了很多。
这种看法,同样没有理解阿美莉卡行为的本质。
阿美莉卡不是背叛了霓虹,阿美莉卡是忠于了自己,像他们过去无数次选择的那样罢了。
那架P-8A和更高空层的RC-135S侦察机,它们不是保镖,而是验伤员。
它们在那里的唯一任务,就是回答五角大楼最关心的一个问题:A2/AD体系,在真实世界中,到底有多大威力?
霓虹的海保船和侦察机,从某种意义上,成了阿美莉卡测试这张网的诱饵。
华国舰队的每一次雷达照射丶每一次电子信号的频率和强度丶每一次的反应速度,都被美军的飞机贪婪地丶完整地记录了下来。
阿美莉卡通过这次观察,得到了他们最想知道丶也最不愿看到的数据:
华国的反舰弹道飞弹系统与海军舰队的数据链已经完全打通。
华国的导航技术,已经摆脱了对外部卫星的依赖,具备了在强电磁干扰下的斩首能力。
华国军队,拥有在该区域内,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的决心和意志。
所以,阿美莉卡的观望,是一次冷酷的丶不惜以盟友的屈辱为代价的战略验伤。
他们在检验自己过去三十年所依赖的丶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西太平洋战略,到底伤得有多重。
验伤结果是:重伤濒死。
三丶新时代的亚太默契
所以,当霓虹止损了,阿美莉卡验伤了,一个全新的丶不需要言语的亚太默契就此诞生:
红线已划定,这片海域,已经被事实证明,是我们可以有效行使管辖权的范围。
在这里,我们的利益是核心利益,不容挑战。
阿美莉卡航母战斗群的传统威慑力,在这片海域已经大大折扣。
阿美莉卡未来的干预,将不得不依赖成本更高丶风险更大的丶来自关岛和袋鼠国的潜艇和远程轰炸机。
棋子需自保:霓虹和4v,都从这次事件中,看懂了自己的真实地位。他们不再是受保护的盟友,而是处在危险边缘的资产。
总而言之,这场回收行动,不是一声炮响,却胜似一声炮响。
它用一种近乎和平的方式,完成了对太平洋沿海秩序的重构。
那枚精准坠落的返回舱,像一把钥匙,为我们打开了新时代权力版图的大门。
门上的字,写得很清楚:欢迎来到实力决定一切的世界。」
而在B站,一位着名的军事UP主,连夜制作了一期视频,标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次教科书式的大国博弈》。
视频中,他将华国发布航行通告丶舰队前出丶回收返回舱丶霓虹克制丶阿美莉卡观望丶东京事变等一系列事件,串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视频的结尾,他用激昂的配乐,打出了这样一段字幕:
「我们没有开一枪一炮,却让一个世界强国,在自己的家门口,承认了自己军事力量的失能。
我们没有说一句重话,却让一个七十多年来左右摇摆的国家,在一夜之间,完成了最高权力的更迭。
这不是最高级别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当你的科技丶军事和国家意志,都已经强大到让对手觉得对抗这个选项本身就毫无意义时,你就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欢迎来到新时代。」
「木村先生,」王皓先开口,他的日语非常流利,「今天的数据非常完美,贵方在高K金属栅极工艺上的积累,确实令人敬佩。
只是,我有一个疑问,关于FinFET的栅极轮廓控制,你们为什麽选择用更复杂的多重侧墙沉积,而不是优化蚀刻方案?」
早在这次回收前,华国和霓虹围绕着28nm及以下半导体技术的转移就已经开始了。
王皓就是众多被派往霓虹接受技术的华国工程师之一,曾经在NEC工作过。
他问的是一个非常细节的问题。
木村敏郎,这位在这里工作了近四十年的老人,露出了他今天第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那是一种老师傅看到聪慧学徒时才会有的欣慰笑容。
「王君,你眼光很毒辣。」他喝了一口冰麦茶,「因为在十年前,我们能拿到的最好的等离子蚀刻机,其均匀性控制,达不到我们对漏电率的要求。
我们是被逼出来的。
用更复杂的工艺,去弥补设备的不足。这就是我们这一代日本半导体工程师的宿命:在被限制的框架内,做到极致的完美。」
王皓点了点头,他听懂了这番话背后的历史。
他沉默了片刻后问出了一个更私人的问题:「木村先生,您将您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这条生产线。现在,亲手把它……把它的一切,打包,交给我们。是一种什麽样的感觉?」
「感觉?」他喃喃自语,「没有愤怒,也没有不甘。只是一种宿命般的平静。」
他转过头,看着王皓,眼神像是在看一个年轻时的自己。
「王君,你知道吗?三十年前,我刚进公司的时候,这里是全世界的中心,阿美莉卡的仙童丶英特尔,都要派人来学习我们的存储晶片制造技术,我们打败了美国老师傅,那时候,我们相信,世界是我们的。」
「后来,我们输给了高丽人。
不是输在技术上,是输在他们的赌性上。
在市场下行周期,他们敢用政府的钱,逆周期疯狂扩产,用价格战把我们拖垮。
我们输给了他们的豪赌。」
「再后来,我们输给了4v。」木村的语气里,第一次有了苦涩,「还是输在钱上,台积电的张忠谋先生,他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玩法。
他不生产自己的晶片,他只为全世界代工。
他把全世界的资本,都变成了自己的弹药。
而我们,这些大而全的综合电机制造商,还在为自己内部的产品线争吵不休。我们输给了他的模式。」
他端起茶杯,将已经没有冰块的麦茶一饮而尽。
「现在,我们把它卖给你们。」他看着王皓,眼神变得异常坦诚,「因为我们知道,这场比赛,我们已经彻底出局了。
晶片战争,打到最后,不是技术,不是模式,而是资本丶市场和国家意志的总体战。
这三样,我们都已经不再拥有优势。」
「所以,对我个人而言,」木村最后说道,语气里是释然,「与其看着这条生产线,在未来几年慢慢地丶痛苦地被市场淘汰,最后变成一堆无用的废铁。
我宁愿,亲手把它所有的工艺丶所有的数据,都完完整整地交给你。
至少,我知道,我这一生的心血,在一个新的地方,还能继续发光丶发热。这或许是一个工程师所能得到的最好结局。」
木村接着问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只是王君,我不太能理解,你们都能做到如此高效的整合了,最后的落点偏差只有485米。
电磁发射丶月面核能丶新型霍尔推进器丶自主导航丶高超音速再入.
这些技术,任何一项,都是一个国家需要倾注十年甚至二十年心血才能攻克的难关。
而你们,不仅把它们全部攻克了,还能把它们完美地丶像瑞士手表里的齿轮一样,严丝合缝地组装在一起,并且一次就取得了成功。
你们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功,为什麽还要执着于28nm这样十多年前的技术。
恕我直言,我已经老了,我不太能理解,难道华国人想什麽都要自己做吗?」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