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3章 世贸(2 / 2)

加入书签

那次的派对来了上百个孩子,主人为此花费绝不少于百万卢比,也就是两三万美金。

但在孟买高地这个圈子,这笔钱花得值。它是孩子们的社交训练,也是他们基本生活的一部分。

真正需要这些孩子操心的,不论他们长到多大,是这样两个问题:谁会邀请我去他们的派对?我要邀请谁来我的派对?

越是贫困的国家,对派对似乎越是狂热。孟买的派对接连不断,寄来的请帖更是创意满分丶争奇斗艳。

有塞在羊毛手套里的,有卷在烈酒杯里的,还有同义大利面丶干蘑和香料一起装在盒子里的。

这一张张请帖相邀的是成年人,和孟买国际学校的生日派对的名单高度重合。

在这些成人派对上,便不乏孟买女郎的身影,她们面容姣好丶身材火辣丶穿着清凉。

罗恩这次回到孟买,发觉了一个新的现象:年过四十的单身人士仍旧活得逍遥。

一个浪荡子略显粗鄙又实事求是地解释他为何至今不婚:「每天都能喝到牛奶的话,还买奶牛做什麽?」

他指的「奶牛」正是个三十出头的孟买女郎,当然对外永远宣称二十八岁,因为单身,所以左右逢源,也因为单身,所以芳心寂寞。

她是已婚男士和有钱肥佬的首选目标,只要有个怀抱共度漫漫长夜,什麽都好。

但从她精致的妆容丶人前的调笑,绝看不到一丝一毫的脆弱和自怜。

已婚妇女妒忌她,又有谁人晓得她的苦楚。

全球化的潮流终于侵蚀了这座大都市,随之而来的还有对金钱的崇拜。

「有情有义的印度人」,这句话渐渐变得不那麽可靠可信。

除了见证小拉维上学这件事,罗恩还要处理自己的生意。

孟买这里最要紧的当然是苏尔电器,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品牌,在整个印度次大陆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今苏尔电器这个庞然大物,几乎生产人们生活中所需的一切电器。

从厨房到客厅,再到卧室,到处都能看到苏尔logo的身影。

随着印度的经济越来越好,诸如空调丶冰箱丶洗衣机这些大家电,也越发的受市场欢迎。

就连笔记本电脑,经过几次换代后,现在都小有名气。

不过要说近两年最成功的产品,还是手机。

自从搞定了晶片后,苏尔手机就进入了快速扩张的时代。

截至今年,印度的手机用户总数应该五百万左右。其中83%的人,使用的都是苏尔手机。

从五年前的不足十万,飙升到今年的五百万,苏尔电器居功至伟。

如今第二代手机已经上市,功能比上一代更全面,也更可靠。

以前的缺陷,明显的bug都被修复,日常使用会越发的顺畅。

不出意外的话,下一代苏尔手机会更加成熟。

内部的研发团队,已经慢慢接手大部分的设计工作。

在华子那里学习了两年,苏尔电器的人才班,总算可以出师了。

至于晶片,罗恩没有奢求。整个印度都搞不定的事,凭什麽他可以。

当然啦,这不影响苏尔电器的宣传。

随着苏尔手机大卖,太阳神晶片的口号被喊了一遍又一遍。

「自研」丶「科技」等字眼,慢慢和苏尔电器划上了等号。

爱国这碗饭,罗恩终于要越吃越稳了。

全印度第一家手机晶片公司,那是多大的荣耀啊。

新德里都帮他鼓吹,有些词罗大善人听了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不过在巴拉特赢学盛行的印度,这是好事。

所有人都认为苏尔电器将会再创辉煌,说不定在国际市场上也会占据一席之地。

直到一则消息突兀的登上报纸,印度的邻居,东大似乎要加入世贸组织了。

这条新闻瞬间传遍整个商界,印度企业疑惧万分,担心廉价的东大货会塞满国内市场。

印度媒体充斥着东大的伞丶电池丶焰火等企业,将会挤跨当地同行的报导。

没办法,对这个邻居,印度人的感官是极其复杂的。

他们艳羡对方所取得的成就,却又极尽言辞的去贬低,仿佛不屑一顾。

阿三最无能为力的是两个国家有同样规模的人口,也当初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还略有优势。

但他们就是生产不出东大那种物美价廉的产品,明明他们的人工成本更低。

苏尔电器的高管们也非常紧张加入世贸后的东大,要知道很多零配件到现在还依赖那边的出口。

如果贸易壁垒不在,双方还能像以前那样愉快的合作吗?

罗恩不知道,他准备回一趟新德里,阳光智慧城市已经开业。

这种不动产丶商圈,没有外来者参与竞争。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