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公兵法》?我这有精装印刷版的(2 / 2)

加入书签

说罢,身影陡然消失不见。

日升月落,一天的时间转眼即逝。

当林道的身影再度出现的时候,张良已经在桥头等候多时。

他正在看书,见着林道的身影,急忙起身背行李。

的确是背行李。

黄石公给了他一整套的太公兵法。

这套兵法,是以竹简为载体。

众所周知,竹简记录的字数少,而且很重。

张良是背着整整一大筐的竹简。

「子厚兄。」

一过来他就抱怨「这竹简太重了。」

「而且上面写的,也没子厚兄这纸上的详细丰富。」

「这纸若是能普及天下,当为幸事。」

「哦~」林道挑眉「要不你用这些竹简跟我的换?」

「好!」

没有丝毫犹豫,张良当即答应下来。

急匆匆的取下了背着的大筐,放在了林道的面前。

黄石公若是见着这一幕,估计能当场气死。

至于张良,也必然是振振有词的反驳。

『反正内容都差不多,这纸上的甚至更加丰富详细,还有许多有用的注解~』

这边林道也是笑,伸手拎起了沉重的大筐,直接动身消失。

毫无疑问,林道花点钱印刷的《六韬》换来这原版的《太公兵法》绝对是赚大了。

这可是正宗的手抄原版呐~~~

收藏收藏,必须收藏起来。

至于张良,也是觉得自己赚大了。

没见过纸张之前,那一筐的太公兵法,绝对是比性命还要重要。

可见识过了林道提供的纸张,以及纸上记录的那比原版还要详细的知识,竹简立马就不香了。

他郑重的将书册收入怀中,跟着再度出现的林道走人。

现在也不急着去寻始皇帝了。

若是林道能一直领着他遇到各种奇遇,始皇帝的事儿,可以暂且往后推迟。

「子厚兄~」

兴致勃勃的张良,出言相询。

「我们现在去哪?」

林道随口回应「淮阴县,南昌亭。」

始皇帝废除分封,行郡县制。

而郡县,并非是只有郡县。

实际上的行政划分,是郡县乡亭里。

来自咸阳的命令,通常都是到达郡县。

而郡县的官员,则是属于朝廷直接任命,吃朝廷俸禄的那种。

在郡县之下,朝廷与皇帝的命令无法直接送达。

这就是皇权不下乡。

郡县之下设置各乡,像是大泽乡起义的地方,就是一个有着大型沼泽湖泊的乡。

乡,通常由各地乡老负责协助,安排县令传达下来的命令工作。

乡之下,则是亭。

类似于现代世界的镇,管辖数个村的那种。

亭以亭长负责,大概相当于当地的治安主任,民防主任,宣传干事,税赋催收员等等。

至于最为基本的里,那就是村子了。

以里正,里长负责。

淮阴本是东夷淮夷之地,后归属吴国。

吴国灭亡之后,归属越国,再之后又被楚国夺取。

秦灭楚国,于此地设置泗水郡,淮阴县即为泗水郡下属之县。

下邳县至淮阴县并不远。

以林道的视角来说,几百里路压根不算什麽长途。

他花钱购买的几匹骏马,载着自己与张良,一路飞奔赶往淮阴县。

至于沿途各处的检查,也有林道从现代世界订购的传,符节,以及照身帖应付。

现代世界的造假工艺,那可谓是登峰造极。

豆腐都能让你吃出肉味来,这些东西都是小儿科。

凭藉着完善的证件,两人一路上畅通无阻,轻松跨县过郡。

若是没有这些东西,那就得强闯了~

毕竟在秦朝这儿,没有身份证明还想要到处乱跑?

找死啊~

一路来到了淮阴县南昌亭。

策马来到了县城之中,就见着街道上挤满了人,正在看热闹。

马背上的林道举目张望,就见着人群围着的正中,一个身形高大的佩剑少年,正为一屠户所阻拦。

只听那屠户大笑言语。

「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那少年郎年岁不大,约莫只有十三四岁的模样。

可却是生的身形高大挺拔,身上也是收拾的极为妥当。

腰畔配着剑,一见之下就给人一种『此子不好招惹』的感觉。

面对羞辱,面对数百人的围观。

少年郎眉头紧锁,仔细盯着眼前得意洋洋的屠夫。

沉默片刻之后,少年郎低下了身子。

人群之外,传来了一声响亮的呼喊。

「且住!」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