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96章 7000亿大项目!余晨东和雷逸军翻脸(1 / 2)

加入书签

第498章 7000亿大项目!余晨东和雷逸军翻脸:不服自己造个CPU!

陈延森出差一周后,终于回到了虚城。

可他刚进三角洲别墅,屁股还没挨到沙发,华科协会的胡锐晖就打来了电话:

「上面打算成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目的也很简单,通过定向资金补贴,减少对海外晶片的依赖,增强国产晶片产业的竞争力。

下周三,要在燕京会议中心举办行业交流会,除了天工科技外,还有展讯和海思。

另外,晶片制造丶设备材料丶封装测试等环节的企业都会参加。」

大基金?

陈延森的脑海中不禁飘过这三个字。

大基金,是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简称。

因为它资金大丶影响大丶战略价值大,才有了这个外号。

前后三期投入7000亿资金,撬动了数万亿的半导体市场。

在他的记忆里,大基金要到2014年9月才会成立。

但从胡锐晖的语气中不难看出,一期资金似乎已经筹备到位。

喊他们去燕京开会,一来是促合作,二来是听政策,准备『分钱分资源』。

想到这里,陈延森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白给的钱,哪能不要?

这钱就该给天工科技!

以前虽说也有税费减免丶科技奖金和地方补贴之类的福利,但顶多也就一百万丶五百万,跟蚊子腿似的,一点都不过瘾。

现在是上面直接拨款,一出手就是十亿丶二十亿。

陈延森并不缺钱,但他缺的是产业链上下游的技术和资源。

尽管高通目前还没和他翻脸,但随着天工晶片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谁能保证对方不会利用自身的行业优势,胁迫代工厂给他停产呢?

而国内工艺最先进的华芯国际,根本达不到天工 A100的生产要求。

产量低丶成本高丶良品率差!

必须未雨绸缪!

陈延森可不想有朝一日被人掐着脖子。

那滋味不用想,就知道不好受!

「谢谢胡先生告知,我一定准时到场。」

陈延森说着往沙发上一躺,爽快地应了下来。

顺应大势,才能发展得又快又稳。

胡锐晖笑着打趣道:「你不来,这场交流会就得失去一半意义。」

「胡先生言重了,天工科技不过刚入行,担不起这盛誉。」陈延森谦虚回应道。

「可天工科技在CPU丶GPU的架构技术上,却早已超过了展讯和海思,就连苹果丶山星都掏钱购买了橙子Z1的指令集专利。

坦白说,正是有了橙子Z1和天工 T100晶片的问世,才加快了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落地实施,而天工 A100的上线,更是添了最后一把火。

你啊,功不可没!」

胡锐晖毫不吝啬地夸赞道。

他的这番话,没有一丝水分。

天工科技不断突破欧美专利壁垒,给了上层极强的信心。

既然能在晶片设计领域拔得头筹,说不定通过追加行业投入丶调动更多资金与技术,能进一步提升集成电路产业的硬实力。

若是能攻克几项关键技术,或许能让中国半导体行业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从而完成从买家到卖家的身份转变,真正融入世界半导体产业体系。

至于超越,谁都没敢想。

只有行业内部人士才清楚,晶片制造所需的设备和技术有多复杂。

即便是阿斯麦,也不敢夸口说能独立制造光刻机。

因为它离不开德国丶灯塔国丶小日子和高丽等国的光源丶电子特种气体丶光刻胶技术。

换作灯塔国也一样,也没有能力搞定整条产业链的技术。

因此,上层此时的想法是:在某个领域,比如前道工艺设备制造,或是CMP抛光材料丶光学镜头等方面达到世界顶尖水平,成为行业不可或缺的一环。

陈延森早已听惯了各种恭维,虽说胡锐晖身份不凡,说话语气也极为诚恳,但他并未将这些话放在心上。

两人又聊了几分钟,便各自挂了电话。

陈延森把手机一丢,斜靠在沙发上琢磨着。

该以何种形式切入晶片制造领域?

毕竟曜橙 X2的销量越高,意味着天工 A100晶片的出货量越多,对高通丶联发科丶英伟达的威胁也就越强。

别看黄仁勋这会儿跟他又是搞专利技术交叉授权,又是投资入股,可一旦触及英伟达的核心利益,对方照样会在背后下黑手。

「先去上面拿点免费的钱花花。」

一分钟后,理清思绪的陈延森小声嘀咕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