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2(2 / 2)
丁景焕冷冷一笑:“官府连奴婢家仆都不允许买卖,更何况是童养媳?”
其实无论是买卖奴婢家仆还是买卖童养媳,都是不被允许的,但一般来说都是民不举官不究。
可当官府真要追究起来,那就是犯法的。
丁景焕代表官府,不承认这场买卖,恢复了刘大娘子的自由身,还追究了那户人家的责任。
到了这一步,崔照都还能理解。
但丁景焕接下来的操作,让崔照的眉头蹙得极深。
丁景焕传唤来了刘驰的邻居,还有刘驰所在的村子的村长,从他们口中证实了刘驰溺死女婴、毒打刘氏和两个女儿的事实。
所以,丁景焕判两个女儿和刘驰断亲。
从今往后,刘驰在法理上,就不再是刘大娘子和刘二娘子的父亲了。
“丁大人。”
崔照不得不开口了。
他再不开口,丁景焕就要把苍州城搞得乌烟瘴气了。
“你让两个小姑娘前来公堂状告她们的亲生父亲,就已经很儿戏了,如今还要判她们和她们的父亲断亲,简直是胡闹!”
丁景焕道:“刘氏在刘家待了二十多年,为刘驰操持家务,生养孩子,可刘驰从不顾念刘氏对他的好,不仅对刘氏拳打脚踢,还有意休弃刘氏。如今刘氏亡故,只余一双女儿,父不仁、不义、不慈,子为何不能告父,又为何不能与父断亲?”
崔照憋了一肚子怒火。
他质问道:“刘大娘子今年八岁,刘二娘子今年更是只有六岁,她们懂什么?丁大人也说了,刘氏已经亡故,若刘驰再与她们断绝了往来,你要她们以后如何生活?”
丁景焕似笑非笑:“不是有崔府尊赠予的一百两银子吗?”
w?a?n?g?址?发?B?u?页?í????ū???ě?n????????5?﹒??????
崔照被堵得哑口无言,半晌后道:“凭她们两个小姑娘,如何守得住这笔钱?”
丁景焕道:“崔府尊所忧虑的事情,太后娘娘已经考虑到了。”
***
与此同时,府衙斜对面,茶馆包厢里,霍翎几人也正在说着刘氏的案子。
宋叙道:“刘氏的案子好判,就是不知道丁景焕打算如何安置刘氏的两个女儿。”
季衔山吃着店里刚上的酥酪,眉头小小皱起,似乎是觉得不够甜。
无墨怕他噎着,给他倒了一杯杏仁茶。
季衔山喝了两口茶,疑惑道:“宋老师你不知道吗?”
无墨道:“少爷,你忘了吗?昨夜我们说起此事时,宋大人并不在场。”
季衔山恍然:“对,我想起来了。”
季衔山开口为宋叙解惑:“娘亲有意在京师和苍州城各设立一所慈幼局,收留没有亲人养育的弃婴、孤儿,避免他们死于非命。”
宋叙微微一愣,不由看向霍翎:“慈幼局?”
如果宋叙没记错的话,慈幼一词,最早应是出自《周礼》。
《周礼》中记载了保息六政,提出“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礼记》中也曾提出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认为一个大同社会,应该做到“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自此以后,历代朝廷都想法设法保障民生,救济幼、老、穷、贫、疾。
而在保息六政里,慈幼排在第一位,可见其重要性。
但要说直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