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1(1 / 2)

加入书签

陆续从课表上删掉。

宋叙问过季衔山的意见后,就充当起了与各门课程的老师沟通的角色。

一众老师得知前因后果,也都表现得极好说话。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都乐得看到陛下早早开始接触朝政、接见朝臣,自然不可能在这件事情上给陛下添乱。

宋叙看着他们那副高兴模样,不知怎么的,就想起了老师文盛安离京前与他说过的那番话。

——娘娘是君父,陛下却非太子。

——国朝可以有二十年不掌权的太子,焉有二十年不亲政的天子?

他想,老师终究是看轻了娘娘,娘娘行得端、坐得正,并不介意陛下接触朝政、接见朝臣。

……

霍世鸣的课是今年才安排上的,没什么意外地被保留了下来,只是上课时间需要重新做一番调整。

霍世鸣过来天章阁上课时,笑着向季衔山打听:“怎么突然开始调整课程了?”

季衔山含糊道:“母后说我的基础打得很牢固,可以跟在她身边学习处理政务了。”

霍世鸣脸上满是感慨:“也是,一眨眼的功夫,陛下都这么大了。”

说着,他又惆怅地叹了口气:“娘娘这些年过得很不容易,她素来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有什么苦都是自己往心里咽,从来不会与人说。”

季衔山想到这些年的种种,用力点头:“外祖父放心,我今后会好好为母后分忧的。”

霍世鸣露出慈爱之色,开始给季衔山上课。

w?a?n?g?址?F?a?B?u?Y?e??????????€?n??????????5?????ò??

这几个月里,他派去大穆的亲信终于有了音讯。消息源源不断传回京师,传到他的手里。

霍世鸣在给季衔山讲课时,也会有意无意提起大穆的乱局,并介绍两国的军事情况。

长达一个时辰的课程结束了,霍世鸣开口邀请季衔山:“兵部武库司近日研制出了一款新式连弩,一次能连发十箭,这是兵部准备进献给陛下的寿礼,不知陛下有没有兴趣去兵部看看?”

“为我准备的寿礼?”

季衔山一听就来了兴致。

他现在出宫不再像以前那样麻烦,很快就与霍世鸣约好了时间。

这款新式连弩,是霍世鸣上任后,命武库司的工匠们研制的。

练武场上,身材高大魁梧的禁卫军手持连弩,瞄准远处的土墙,十箭齐出。

箭身只有一半没入土墙,威力差了一些,但长箭的数量足以弥补这个缺点。

“好!”

季衔山鼓掌叫了一声好。

霍世鸣陪在季衔山身侧,笑着为季衔山介绍连弩的性能。

季衔山对于连弩的性能其实没有太大概念,他问:“比之大穆如何?”

霍世鸣自信满满:“大穆军中所用的连弩,一次最多只能射出五支箭。”

季衔山立刻就激动起来了。一边是五支箭,一边是十支箭,就算他再不知兵事,也明白其中的差距。

“这款连弩叫什么名字?”

霍世鸣笑呵呵道:“这是兵部进献给陛下的寿礼,自然该由陛下来命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