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31(1 / 2)

加入书签

霍翎手里撑着一把油纸伞,闲庭信步,恍若不觉。

她心里也没有具体目的地,只是和朝臣议事一天太过疲倦,想换个环境继续整理思绪。

这一路走着走着,等霍翎再抬眼时,才发现自己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摘星台。

摘星台,顾名思义,是一座视野极好的观星台。

摘星台地处皇宫西北角,离寿宁宫很远,霍翎平时很少会走到这里。

不过来都来了,霍翎撑着伞,拾阶而上,来到摘星台最高处。

雨夜自然不适合观星,但摘星台地势很高,从这里向宫墙外眺望,可以看见一大片府邸。

那些府邸亮着橘红色火光,在雨夜分外显眼。

夜风愈发汹涌,无墨抱着外衣走到霍翎身边,就要给她披上。

霍翎突然抬手,指着一处黑暗的地方:“你知道那座府邸里,原先住着何人吗?”

无墨顺着霍翎的视线望过去,努力辨认无果,摇头道:“娘娘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记性。”

霍翎为她解惑:“那座府邸的上一任主人,是羌戎前任首领李向笛。你应该还记得他吧。”

李向笛,也曾是一代草原雄主。

景元二十年,他举兵反叛大燕,被当场活捉,押送至京师献舞谢罪。

献俘大典后,景元帝给李向笛封了个伯爵之位,又赐下这座府邸,从那以后,李向笛就被幽禁在里面,一直到两年前病逝,这座府邸才重新空出来。

“大燕没有直接要了李向笛的命,是为了安抚羌戎贵族。但随着李宜春逐渐掌握了羌戎的大权,李向笛是死是活,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李宜春给我行过不少方便,我想着投桃报李,就给他去了一封信,问他还想不想杀李向笛。但他拒绝了。他在信里说,让李向笛这么慢慢老死,就是对李向笛最大的惩罚。”

无墨愕然,都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好。

“我起初,并没有怀疑李宜春的说辞,后来再回想起此事,倒觉得是李宜春心软了。”

一滴雨水穿过油纸伞沿,随着斜风吹落至霍翎眉心。

她眉间一片冰冷。

“羌人不像汉人,没有那么讲究父子君臣,李宜春一个在羌戎王庭长大的人,却在不断学习汉人文化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父子君臣的影响。他能够在一日间杀死四个羞辱自己的兄长,却对造成自己真正处境的父亲手软了。”

以前不杀,是因为大燕留着李向笛还有用,不允许他动手。

后来不杀,是因为他不想杀了。

无墨没有完全听懂这番话,却还是像以前每一次一样,煞有其事地回应着霍翎。

霍翎抬起伞沿,看着那些亮起的橘红色火光一点点熄灭,轻声道:“走吧。外头的人家熄灯了,我们也该回去休息了。”

第152章 下毒。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i??????????n????〇????????????o???则?为?屾?寨?站?点

霍翎不愿意轻易开启北伐,是因为她不愿意平白消耗国力。

但要是实在避不开,她也不是一个畏战怯懦、摇摆不定之人。

既然战争已经开启,他们的想法也要及时做出调整,不能再被以前的策略束缚。

在给周嘉慕的密信里,霍翎明确指出,周嘉慕不用有心理负担,该怎么打就怎么打。

他才是前线统帅,是最了解战场形势的人。

如果周嘉慕判断局势后,认为据城而守更合适,那就借着城池堡垒与敌军慢慢周旋,莫要急功近利。

如果遇到不错的战机,认为可以出城一战,尽管摆开阵仗与敌军厮杀,无需瞻前顾后。

这一战,要的就是化战果为最大,尽可能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